#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看到這個話題感慨良多,藉此回憶一下自己的奮鬥青春,希望能給同齡人、下一代的青年人以激勵。


以下是我的簡歷:

16歲,遠離在新疆的父母,獨自到上海生活。

18歲,因為高考失敗,開始第一份工作。同時開始參加自學考試。

30歲,放棄在耐克的高薪工作,去倫敦留學攻讀碩士。

39歲,再次放棄在外企的高薪工作,去香港攻讀博士學位。

2016年,戴上博士帽時,我已年近45歲。


今天我是一個橫跨學術與產業界的獨立時尚理論學者、時尚評論人與商業顧問。


如果你此時此刻正在被年齡所束縛,因為覺得自己年齡太大(或者太小)而猶豫是否要去做什麼,希望我的故事能幫到你。也歡迎你在評論區與我分享你的故事與困惑。有時,與來自一個陌生卻又有類似生命歷程人對話,或許可以激勵你更多!


高考失敗,從此留下“讀書夢”


16歲以前,我一直在新疆南方一個小城生活,我的父母則是原籍來自上海的知青。那一年,也正是我高考的一年(那時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幼兒園。我們那裡很多孩子到了四五歲就上學了)。可是,平時讀書成績還算不錯的我,居然高考失敗!


而這一年也正是國家政策允許上海知青子女的戶口調回上海的一年。 以我當時16歲的年齡,我完全可以到上海再選擇從高一讀起(新疆參加全國考卷。上海參加本市會考,因此教材與考試製度完全不一樣。也因此不可能從高三複讀。只能重新讀一遍高中)。所以我已預備好重新在上海再讀一遍高中。


然而,在我已經入學上海當地一所高中學校就讀時,我遠在新疆的父母給我連發3份電報與長信。大意就是說,讓我抓緊時間去讀高考分數線夠得上的一所中專(不然報名時間就過了)。原因是他們在新疆的工資不高,同時還要供已經在上海讀書的哥哥4年大學。如果另外要供我再讀3年高中外加4年大學,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而中專只要兩年我就可以出來工作了。


我原來在學校的成績雖不屬於學霸,但自我感覺還是比較優秀的那種。我一直以為我是上大學的料,也因此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考不上大學的情形。所以當我父母告訴我,因為經濟問題我必須去讀中專時,我大哭了一場。感覺自己人生的命運瞬間被扭轉了。我從小就是對未來充滿理想的人。總覺得自己不該碌碌無為度過一生。可是,如果連大學都上不了,我一開始就比那些上大學的人矮了半截。原本想象的是陽光大道,突然之間擺在你眼前的是一條看不到前方的羊腸小路。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16歲時,剛從新疆來到上海的我

曲折踏入職場正軌


2年的中專學習生活總體對我並沒有太多樂趣。除了因為從一個西北小城鎮到南方一個大城市需要適應的各種新事務與新生活,也因為我一直對自己未能讀大學而耿耿於懷。每次去哥哥的大學看他時,我都會趴在操場的欄杆上看著那些奔跑在賽場上的大學生哥哥姐姐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


終於熬到了畢業。1991年我畢業時,國家還為大中專生包分配。我被分配到了一家客輪公司,從做檢票員開始。國營企業的論資排輩與死氣沉沉讓我終於決定離開這個當時人們眼中的“鐵飯碗”。 離開國企後,我投了很多簡歷。回想起來,在那一年,我幾乎把這一輩子的簡歷都投完了(之後進入外企軌道後,我幾乎就沒再主動投過太多簡歷)。然而它們都如石沉大海般了無音訊。去人才市場面試,別人一聽我是中專畢業生,總是說“對不起,我們要大學生!“(很多人誤以為那個時候中專生已經是高文憑了。也許在二三線城市是。但是在上海,進入正規公司大多已經開始要求大學學歷)。


離開客輪公司後,為了養活自己,我邊找工作邊打零工。我在餐廳做過服務員;也給別人的孩子做過所謂的家教;也賣過化妝品。


直到有一天,我在人才市場門口賣我的化妝品時(因為那裡人多),碰到一個30幾歲看上去很儒雅的男子。他騎著自行車上正預備進入人才市場。我就跑過去問他,是否要給他太太買化妝品。


他說"我不是來買東西的。 我是來招人的。“

”你要招啥人?“

”秘書。“

”哦, 有什麼條件嗎?“

”要英文好“。

”哦, 我英文還可以“。 (這是事實, 我從4歲開始學英文。高考100分我英文考了92分,但是其他都一塌糊塗)。

”哦,是嗎?你什麼學歷?”

問到了我痛處: “中專“(弱弱的答到)。

”哦“。

”但是可以讓我試試嗎?“(我不想放棄)

"你家在哪裡?”(我當時的著裝一看就不是上海人,也不會說上海話)。

“新疆。 我父母是知青,我是知青子女。”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正是這句話,打開了這個後來成為我老闆的人的心扉。因為他認為外地回來的年輕人必定能吃苦耐勞!

”那你明天來我們公司面試吧!”

……

如我所願,我終於進了這家公司。而我的工資,也從當時月薪60多元,變成了300多元……


後面幾年我又跳槽,最後直到去了耐克——這家全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品公司。也是我職業生涯裡最幸福的時刻。


耐克是1990年代少有的給大批員工出國學習與考察機會的外資企業(簽證難也是一方面因素)。也因此,在1990年代,我們就獲得了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耐克同事多文化交流的機會。在耐克6年期間,我就換了2本護照。去過美國多次。也去了新加坡,日本,泰國以及當時尚未迴歸的香港。 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及我的同事們)獲得了當時一般國人所不擁有的視野。而且,耐克的產品開發與營銷體系一直都是全球MBA課程的經典案例。作為身處其中的一員,我同樣受益匪淺。 耐克還經常給與優秀員工以外派海外的機會。即使一直做下去,我知道自己職業的前景大概率下依然會很光明。


然而,即使進入了當時條件如此優渥的外企工作,我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讀書夢。工作之餘,我也參加了自學考試,並獲得了專科文憑。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我對去大學讀書的渴望!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1997年,我與耐克創始人Phil Knight先生的合影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正是從耐克開始, 我認識了世界。攝於1996-2002年間。

10年未圓的“讀書夢”


我從14歲開始就記日記。到現在我依然保留著這些日記本。我當年的日記就可以體現我對讀書的渴望。


1998年9月12日 週日

晚上,用新買的護膚品洗臉,突然感覺自己老了(其實這個時候我才26歲不到)。皺紋好像多了一根。 心情有些沉重!白天和那些小孩上課(為了自學考試),真得覺得自己的心態不再是做學生的時候! 有時真是這樣矛盾! 要放棄目前的職業(在耐克的工作), 去追求毫無邊際的東西(去留學),是否值得?我看到了許多人的失敗,但也看到了許多人的成功!我會經得起失敗嗎?我想明年4-5月,不管怎樣,一定是要放棄工作好好讀書!…….


1998年11月10日 週二

當日本的老師說擔保人的材料都要重新填寫時(我原本想去日本留學。那時候還需要經濟擔保人),我幾乎要哭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想當初放棄了考大學是因為錢的問題。 2年前本想去瑞士留學,也因為錢沒攢夠放棄了。如果不是家裡催著要買房(家裡人一直想有自己的房子,我就在此前剛買了房),那我現在也應該有十幾萬的存款了……


總之,從中專畢業到這段時間, 工作上終究順利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也終於有時間來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讀書的事情成了我的心病。一方面,因為那個時候去國外讀書還很貴,我需要先自己攢錢。另外一方面,總覺得歲月不饒人,時間拖得越久,我越著急。生怕有一天,錢攢夠了,學習的熱情卻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淡漠了。


我想起自己第一個美國老闆的故事。


我的第一個美國老闆Joe, 在他離開中國回國時已年逾60歲。 幾年後的一天,他寫郵件告訴我,自己最近很忙, 忙於競選市長。 我用了典型的中國式思維寫信給他:“您年紀大了!應該多享受退休生活!市長工作會很忙,對健康不利。”


他回覆了我,帶著一種被冒犯的感覺:“誰說我年紀大了?我年輕的時候就想做市長!因為當時孩子還小,我不想讓太太一個人忙碌家庭,所以就主動從市長崗位退下來,轉去了相對平穩的工程師工作!我現在我要實現自己年輕時沒有實現的夢想!“


我的第一個美國老闆Joe, 在他離開中國回國時已年逾60歲。 幾年後的一天,他寫郵件告訴我,自己最近很忙, 忙於競選市長。 我用了典型的中國式思維寫信給他:“您年紀大了!應該多享受退休生活!市長工作會很忙,對健康不利。”


他回覆了我,帶著一種被冒犯的感覺:“誰說我年紀大了?我年輕的時候就想做市長!因為當時孩子還小,我不想讓太太一個人忙碌家庭,所以就主動從市長崗位退下來,轉去了相對平穩的工程師工作!我現在我要實現自己年輕時沒有實現的夢想!“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我與我第一任美國老闆。他65歲還在忙於競選市長。攝於1994年。

客觀地說,這件事對當時20幾歲的我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它打破了我對年齡的認知——原來一個65歲的人還依然可以追夢啊!那我這個年齡還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2002年時,我在耐克年薪已近20萬!如果去留學,就要花掉30萬人民幣(當時我去了英國。英鎊兌換人民幣正是最貴的時侯:1:15)。 30萬,在當時的上海可以買套房子。這套房子放到現在,也可以增值不少。 而從學校畢業後是否可以找到如同在耐克一樣好的工作,還是個未知數。至少從經濟上考量,去留學,這是個沒有確定回報的投入。


而從年齡上來說,我已年近30歲。 30歲的女性,在傳統的中國人眼裡,應該是在結婚生子,身兼照顧家庭與奮鬥於職場的時候。


每當我猶豫不決時,我就問自己:“如果我不去做(或者去做),當我老了,回頭來想,我是否會為自己的決定而後悔

?“


為了不讓自己老來後悔,我終於踏出了遠行逐夢的腳步——在2003年,放棄了20萬的年薪,以當時一套房產的代價!


我花了1年時間在倫敦學習(雖然我只有專科文憑,但憑藉在耐克的經歷依然獲得院方認可)。去留學後,我才驚訝地發現,中西對讀書年齡這個問題的認識差異是多麼地大! 我原以為我應該是最大齡的學生了。沒想到去了以後,同班的20人年齡分別在25到45歲不等。 最大的那位不是我,而是一位已經40多歲,在服裝企業做到總監的英國女性。其他還有幾個比我大些的30幾歲的歐洲學生。 與他們交流,我才知道在歐洲,其實工作數年後再去讀書是很普遍的現象。他們都認為這會讓自己學習的目的更清晰。我當時有些年齡自卑感的心理立刻得到了釋放。


當我釋放了自己原本心靈上所受年齡的束縛,才發現,自己其實還很年輕!

回國後,還沒有開找工作,以前一個耐克的客戶就讓我去他那裡工作!幾乎沒有任何時間間隔,回國後很快我就擁有了新的工作。並隨後在33歲時升任了事業部總經理。

年近40歲時去讀博

當我快到40歲時,我再次感受到了職場上的一種瓶頸期。 那個時候我在一家企業獨立負責一個部門。過著不忙不閒的日子。但人很沒有成就感!


40歲,正是人生上半場與下半場的分水嶺。我又問自己,我要怎樣度過自己的後半生呢?如果一直在職場上做下去,我與我所歷任的大多數老闆一樣——到了時間就退休!而一旦你退休,曾經的叱詫風雲就與你不再有任何關係!就好像,你從未在這家企業貢獻過什麼!


我又開始想著折騰自己了——我想跨入學術界!


從英國留學回來後,我就嘗試開始寫書。因為我曾出過一本用英文介紹中國服裝設計師成長經歷的書,藉此機會也認識了些英美的出版社與時尚學者與教授。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覺得學術世界並不像我曾想象得那樣枯燥乏味! 而跨入全新的領域是一個可以讓自己重新煥發激情的方法!另外,國內在企業工作了十幾年的人很少會去讀博跨入學術,但我覺得這正是自己很酷的地方——我就喜歡做鮮有人做的事情!


於是,我又去了香港大學讀博!


在這個期間,凡是知道我去讀博士的人無不表示驚訝與疑惑!

“你都那麼大了,還在讀書啊!“……

含蓄些的則說“你真喜歡讀書啊!”

“讀完博士後做什麼呢?”

想想當時自己就是一個年近40歲的女人,放棄了工作,沒有收入,還在讀書!如果把這樣一個形象告訴周圍的人,我想大多數人的感受就是:真是失敗的人生啊——混到40歲,還沒混出個人樣來!


但同時,這麼多年的閱歷讓我知道,自己的路終究是靠自己的雙腳走的,沒有別人能替代你走路!所以你為自己做的決定,為何一定要取得別人的理解與認同呢?


雖然有很多來自周圍的疑惑與不解,讀博期間,我依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榮譽。 2013年,我獲得由美國國務院提供的獎學金——富布萊特獎,並且去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做了10個月的訪問學者。富布萊特獎是全美有名的學者獎項。從這個獎項曾經誕生了數十位諾貝爾獎及普利策獎獲獎人。在美國,即使是普通大眾,也知道這個獎項的分量。全香港每年只有8位博士生可以獲得此殊榮,而我很榮幸的獲得了這個機會!


正是藉助這個機會,我遇見過親身經歷戰亂,由聯合國解救出來的並通過讀書改變人生的非洲難民;也認識了放棄紐約百老匯舞蹈演員身份,去遭遇過人口大屠殺的盧旺達用自己的舞蹈改變當地孩子人生的女性舞者;還有那些來自伊拉克、黎巴嫩、阿富汗這些我們眼中的戰亂之地的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無論年齡,都身揣各自的夢想…… 而他們也成為了鼓舞我繼續追夢的動力——人生除了常規的讀書、畢業、結婚、生子的路徑,還有很多種生活方式。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富布賴特獎為獲獎者提供了很多結識各國優秀學者、企業家與藝術家的機會。攝於2013-14年。

而作為一位在中國被視為“高齡”的中年婦女,在這裡我毫無年齡違和感!我們的年齡從20幾歲到50幾歲都有。但大家相處在一起,從未感受到因為年齡的不同而有任何隔閡——原因是我們都是有夢想的人!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學習很重要,生活也要有趣!攝於紐約,2013-14年間

好了,故事到這裡就差不多了。如大家所看到的,我終於在2016年12月戴上了博士帽。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 我的青春奮鬥史

攝於2016年底。

非常巧的是,知識付費的時代在同一時間也拉開了序幕!2016年,因為投簡歷找教職工作的過程中,閒來無事,我上了一個以問答為主的知識付費平臺。隨後逐漸發現自己趕上了一個知識正在變得更有價值的時代——好像我的博士學位就專門為這個時代而讀的!


今天我是一個橫跨學術與產業界的獨立時尚理論學者、時尚評論人與商業顧問。我從知識付費獲取的收益,已經遠超過我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授課可能獲得的收入!


“夢想無懼年齡,每一位勇敢追夢的人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這句話,贈送給所有年輕人們,也贈送給所有與我一樣,雖然年齡數字在不斷增長,但依然在追夢的朋友!更歡迎你,勇敢說出你的追夢故事——無論它們是糾結、彷徨、猶豫或者喜悅。 讓我們彼此鼓勵、共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