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沙河鎮

沙河鎮立於連雲港市贛榆區西南部,南接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西依江蘇最大的人工河——石樑河水庫,是江蘇省首批對外開放衛星鎮,省重點中心鎮。全鎮下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32.5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10.9萬畝,人口98214人(2017年)。是江蘇省農業大鎮,盛產優質小麥、水稻、花生,蔬菜、花卉、草莓及優質大蒜生產形成規模;是蘇北有名的商貿重鎮,自古就是蘇北魯南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被著名的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稱為“蘇北三大集鎮”之一。每年農曆四月八的時候都會逢會,為期三天周圍各大鄉鎮的都會過來遊玩消費,人數和熱鬧程度不比春節差甚至有超越!

沙河鎮與東海縣隔河相望,國道310、327、省道牛青公路交匯於此。全鎮總面積132.52平方千米(2017年),98214人(2017年)。沙河鎮先後被市命名為設施栽培先進鄉鎮、多種經營先進鄉鎮、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被省政府命名為先進小城鎮、群眾文化先進鄉鎮,被國家綠化委命名為平原綠化百家鄉鎮。

沙河因古大沙河橫穿東西而得名。西漢時定名,春秋戰國時初屬郯,後屬楚,終歸齊。齊相管仲曾在沙河興漁鹽利,使沙河名聞遐邇;唐宋以來,沙河的經濟貿易相當繁榮,是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沙河鎮歷史悠久,文人薈萃。明末沙河街的朱梓在湖廣靖州任天柱令,為苗漢民族團結立下大功;傳說中為七仙女、董永做媒的槐樹在沙河境內,沙河因此而得名。

沙河鎮是省科技種植示範園區和連雲港遠郊蔬菜基地。現有經濟作物6.5萬畝,其中蔬菜2.5萬畝,糧經比例達到4:6,初步形成萬畝設施蔬菜栽培基地、萬畝大蒜生產基地、萬畝草莓、萬畝土豆和5000畝花卉、雜果生產基地五大基地,年產各類蔬菜15萬噸,產值1.5億元。沙河鎮多種經營生產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飲食、草竹編、販運等門類,建成各類專業村40個、專業戶5000戶,其中規模養殖千隻(頭)以上的300多戶,珍珠獾、藍狐、白玉蝸牛、落地王鴿等特種養殖60餘戶。發展糧油加工大戶200餘戶,流通專業大戶300多家;500多名農民經紀人每年將各類農副產品30萬噸銷往全國各地,培育的“顏河”牌西紅柿、三順蘿蔔、黃牙菜等特色農產品暢銷蘇魯農貿市場。

進入90年代以來,沙河鎮的工業經濟進入規模發展軌道,全鎮有木業建材、塑料管件、糖果食品、機械鑄造、服裝針織等門類企業近百家。私營經濟已成為沙河的重要經濟支柱,全鎮發展個體工商戶4600家、私營企業260家,從業人員達2.8萬人。其中投資580萬元興建浪潮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PPR塑料管材管件已通過國家質量體系驗證,年可創產值2200多萬元,利稅超百萬元;殷勇化工廠生產的胱氨酸市場前景看好,年可創產值400萬元,利稅80萬元;與加拿大迪克斯電器公司合作的汽車發動機生產項目,總投資150萬美元,年可創產值2300萬元,實現利稅600多萬元,並積極與福建、浙江、韓國、加拿大等地客商洽談,大力五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新上化工、建材、塑料、機械、食品等20多外項目。

沙河鎮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區由原來的0.8平方公里擴大到2.7平方公里,投資近億元實施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投資建設中小學樓房18幢,鎮衛生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建有農貿、糧油等規模市場8個,其中沙河糧油批發市場為蘇北地區最大的縣級糧油批發市場。全鎮實現村村通公路、電話、有線電視、自來水“四通”目標;15%農民建起兩層以上樓房;2002年全鎮人口出生率8.56%,計劃生育率達90%。

在今後工作中,沙河鎮將積極實施農民增收、財稅增源、企業增活、市場增大、集體經濟增強、城鎮建設增新的富民強鎮工程,把沙河建成“農業大鎮、工業強鎮、三產重鎮、商貿富鎮”。一是突出工業主體,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力爭在兩年內吸引外資8000萬元,興建外資、合資合作企業20家,年增加產值2億元以上;二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兩年內增加溫室2000棟,大棚1000個,更新技術、品種20項,農民年增加經濟收入1500萬元;三是營造良好環境,促進私營個體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年新增個體工商戶500戶、私營企業40家,年創稅收500萬元;四是建設文明新鎮,樹好贛榆南大門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