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問答是否已經超越了知乎?

A啦哆儚


我的觀點:悟空問答的競爭對手主要是百度知道,甚至會成為“百度知道+百度文庫”,因此超越知乎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先了解一下“悟空問答”的一些介紹:

悟空問答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問答產品,是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問答社區。通過悟空問答,你可以從數億互聯網用戶中找到能為自己的問題疑問。作為一種獲取信息和激發討論的全新方式,悟空問答的使命是:增長人類世界的知識總量、消除信息不平等、促進人與人的相互理解。

大家知道,“悟空”是四大名著《西遊記》的主人公,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絕大多數國人集體回憶中最為美好和令人驕傲的部分。孫悟空可謂家喻戶曉,幾乎陪伴過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而悟空問答將延續這種意義,跨越地域、人群和年齡,成為包容所有人、被所有人熱愛的問答平臺。

在回答悟空問答能否超越知乎之前,我們不妨先看一下兩款問答軟件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問答軟件主要有百度知道、企鵝知道、知乎和悟空問答等。其中百度知道這裡不用多說,絕對屬於大哥級別,用戶與流量以及問答數量都是最多最全面的。


知乎是一款專業知識問答的軟件應用,就現階段來說,悟空問答與知乎相比,還是差距明顯。具體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知乎的創作者在專業知識的水準上相對更高,知乎主要用戶為80後與90後中青年,而悟空問答則依託今日頭條流量,創作者相對更為複雜,各個年齡段不同知識北京的創作者都有,可謂“龍蛇混雜”!

其次,知乎的問答比悟空問答更為專業,不僅體現在問題本身,而且對於創作者的答案也是非常詳細,回答更為專業認真,並且頗有長篇大論的感覺。而悟空問答目前很多問題以及答案層次都比較低,當然不乏不錯的問題以及專業的答覆。但是總體來說,知乎的問題與答案更為專業,可讀性更強!

然後,在推薦機制上頗為不同,悟空問答除了關注答主與問題外,最重要的還是通過今日頭條的流量引導與扶持。推薦頁推送問答,有點類似於目前新聞資訊推送,即根據你之前的瀏覽記錄,來推送相關內容。這個機制,如果是資訊平臺或者普通的社區的話,還是不錯的。但作為問答平臺,這種機制往往造成了只要大家隨手點了某個答案,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就會一直收到相關的問答。然而大家實際關注的問題與答主動態很可能會隨之被衝散,基本都刷不出來大家關注的人的回答。而對於知乎來說,在知乎接收的推薦,取決於你關注了誰、什麼問題以及你對什麼話題感興趣。這樣知乎就顯得更為專業與純粹。

最後,在商業利益方面也有差距,悟空問答的扶持力度以及問答金額會明顯高於知乎,並且擁有廣告、帶貨以及付費問答等額外收益。而對於知乎來說,沒有太多扶持,收益也相對更低。大家需要通過更為專業長期的問答積累粉絲,適合知識付費。

不管怎麼說,關於悟空問答個人認為短期內對知乎威脅不大,畢竟知乎專注問答多年,有深厚的積累。但是長遠來看,依託今日頭條大量的用戶群體,並且目前悟空問答基於對原創回答者有較高補貼,勢必會影響到知乎原創內容的輸出,如果將時間軸拉長,無疑大概率會撼動知乎的專業問答地位!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字節跳動目前在發展頭條搜索、頭條百科,以及現在的悟空問答。很顯然,這一系列舉動都是面向與百度競爭的,也就是說悟空問答的競爭對手是百度知道。

如果與知乎相比,由於悟空問答背靠今日頭條這顆海量用戶群大樹,再結合目前字節跳動為了上市同時與百度競爭,在悟空問答領域進行了大力補貼,而知乎則在影響力、財力方面、用戶引流方面都明顯不如。畢竟字節跳動是與百度競爭的,是需要有對應的東西與百度抗衡的,而其中的悟空問答就是面向百度知道,並且通過後續的演進很可能會變成“悟空問答=百度知道+百度文庫”,那麼這種架構下的悟空問答無疑是遠超知乎的,相信不超過三年時間,悟空問答就會全面超越知乎。


硬件數碼雜談


800字個性化解答,值得一看又易讀

悟空問答與知乎有不同的發展路徑,超越先不談,如果被收購還是挺好的,兩者如果並駕齊驅,最終在資本上的贏者還是變現能力強的,在用戶上贏者當然是更有深度與廣度的,同時能圈住人的。

悟空問答與知乎就如人的兩種性格,所以我認為沒有超越之說。,性格相近可能成為夥伴,性格不同又可能成為“戀人”,當然偶爾出現情緒化也會導致性格對立,那個時候或許只是誰也不理誰而已。

之所這樣假設,我認為他們在各自的發展路徑上生存的都很好,他們也代表著互聯網內容創作的兩條路徑,一方面是通俗易懂的百科類,一方面是深度解讀的知識分享類。

悟空問答堅持走開放性路線,目的就是為了給搜索引擎的數據庫增加關鍵詞關聯度,所以這種開放基礎都依靠用戶參與激勵問答,或者通過創作獲得流量的增加今日頭條權重來進行的。

悟空問答數據並沒有百度知道的多,很多問答經常是複製過來的。但是悟空的活躍度較高,因為連接了今日頭條APP的推薦機制,自媒體社交恰恰推動了悟空問答的進一步發展。

悟空問答有時候就像心情貼,有事沒事也來湊一句話,說不定能解決了提問者的心頭大事。在移動互聯網的強勁發展之路上,未來短視頻與直播更讓悟空問答的變現能力大增,但同樣也存在著短板,假如一旦補貼下降,用戶如何選擇回答問題還是寫圖文,就會糾結的很。

知乎的那些事

知乎是分欄目的扁平結構,最終會根據用戶個性化而轉變為圈層,聚集更多有興趣的人在一個小範圍的圈子裡。所以這種聚集性質的知識分享以知識傳承為基礎,有點工蜂採蜜為了蜂巢與下一代。

知乎存活時間久與其能吸引大家情懷有關係,優質的回答加上興趣帶動,知乎已經形成了上萬個小的欄目圈子,更方便接入領英、臉書這樣的個性化社交平臺。

同時知乎強大的優質數據庫已經百度等搜索引擎列為了品牌優先收錄,藉助人們搜索習慣來講,知乎佔據了天時地利。長尾效應使得它目前引入流量還比較可觀。

但是知乎的挑戰也來自未來的知識付費與自媒體變現的衝擊,如何更好的變現問題擺在知乎面前,被收購的潛在買家百度首選,臉書是一個,領英也算,其它的都得掂量著來了。


我還是喜歡頭條可以聯姻知乎,然後再把領英這樣的平臺搞定,那個時候還真是一個新生態了。


值得易讀



首先,很明確地說,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目前為止,悟空問答都還跟知乎有差距。現在說超越為時過早。

1. 從內容創作上來講,知乎雖然昏招不斷,逼走了很多老用戶,但是這麼多年的積澱,一時半會兒還沒敗光。雖然悟空問答在爭取優秀創作者入駐,畢竟需要時間積累。

2. 用戶群,知乎本身流量沒辦法跟今日頭條抗衡,但是知乎現在有騰訊這棵大樹。其次,知乎本身用戶應該也比悟空問答多。最後,悟空問答的高水平答題者和提問者跟積累幾年的知乎相比,都存在差距。悟空問答上的提問比較單一,優質回答相對較少。

3. 用戶習慣。首先,作為目前為止做成功的問答社區,很多人玩問答社區都習慣了使用知乎。其次,悟空問答的流量主要來自於頭條引流,而知乎有自己的基本盤。頭條用戶的需求是瀏覽精彩內容,問答社區需要的是問答互動。要嚴格來說,悟空問答的用戶最起碼是有悟空問答App的用戶(或至少頻繁使用頭條裡的問答功能的用戶),那些通過頭條頁面瀏覽悟空問答內容和簡單評論的不算。他們是頭條用戶,悟空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信息源而已。而知乎流量比較單一,大多都是衝著知乎本身去的,就是來玩問答社區的。這種差別也是導致知乎裡面『撕逼多』,但是用戶相對活躍。而悟空問答相對『和諧』,但是比較沉悶。對於很多用戶來說,看熱鬧才有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好答案無人問津,撕逼卻萬人圍觀。雖然知乎上低水平撕逼越來越多,令人厭煩。但是,悟空問答目前的活躍程度還是太差。各有優劣,但是知乎還是略佔上風。

不過,話說回來,悟空問答作為一個挑戰者,有今天的成績,已屬不易。現在說到問答社區,除了知乎,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悟空了。悟空還很年輕,以後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當然,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祝悟空越來越好,祝大家都在這玩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