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然後品味其思想,最後閱讀各家註解。文化,李淵回,國學,經典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導語:

中華傳統文化悠悠千年,歷朝歷代積攢起來的經典古籍更是浩如沿海。由於古文典籍。言簡意賅,比較晦澀,現代人研究起來非常吃力。

今天淵回分享一個研究古文典籍的方法,能幫助大家迅速掌握古文典籍。把握其主要思想,乃至領悟其精髓,最後達到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境界的境界。

面就跟著淵回。繼續展開吧!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一、研究古文,十分必要

淵回經常說。古文也就是文言文,是我們打開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一把金鑰匙。但是古文的文字,語法和表達方式,與我們現代人的白話文有著非常大的差距。現代人不經過訓練和學習是很難讀懂其含義的。

想要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就必須掌握古文,拿到這把金鑰匙。後面的路才算好走。我們的古人非常智慧。他們知道語言是會經常變的。如果按社會上白話文白話文的方式去記錄文獻。不要說過幾千年了,就是幾百年後的後人,看到前人所記錄的文獻也非常難懂。西方國家的英文就是這個例子。幾百年前所作的聖經,就連專門研究古文學的專家也很難看。

所以我們很古人很智慧,運用文言文的方式來記錄文獻。儘管人們的語言白話一直在演變。但是,這個文化上的傳承一直跟隨著古文典籍的保存,而保存了下來。這個是非常偉大!

人只需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學通了古文,就很容易打開這個經歷了數千年積澱的文化寶庫。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二、不求甚解,熟悉原文

剛開始學習古文是非常難的。淵回這裡有一個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學習一篇古文。說儒家的《大學》。首先,要找到這篇古文的原文。因為只有原文才是最經典的,才真正反映了作者的原意。後人所做的張巨或者是其他一些註解很容易加入自己的見解。淵回總是感覺,嚼別人吃過的飯味道肯定不會太好。

當我們找到原文後,先把文章仔細讀一下。把不認識的字該查的查,該標註的標。注意,仔細讀一下,是要你注意原文的發音。至於文章的本意,我們先不去管。當你能把文章通讀下來之後,就用手機把你讀文章的音頻摘錄一下。

後面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在空閒時候反覆聽自己讀古文的音頻。這裡利用的就是人類的聽覺。不知道人們的感官中聽覺是最靈敏的。

把古文聽到滾瓜爛熟,提到這上一句,可以想到下一句。提到下一句,可以想到上一句。達到這個熟悉程度就可以了。

接著我們就要進行下面的一步了。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三、閱讀註解,融會貫通

經過上面,反覆聽錄音。我們對古文原文的熟悉程度,已經非常高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找一些註解來看。

大家要注意閱讀,註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個存疑的態度。因為冤回認為不論是再優秀的註解都很難,還原作者的本意,都必然會加入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閱讀註解,要批判的去閱讀。

剛開始,為了提起興趣,可以找些比較自己喜歡的老師。比如南懷瑾老師,曾仕強老師,諸如此類。一定是自己喜歡的老師,自己想看的註解。如果是自己不喜歡講解的內容,不太風趣,我們大家很容易會半途而廢。

經過一本註解的洗禮。我們很容易會對這篇古文的涵義,有個大概的理解。之後呢,就是要廣泛的閱讀註解,集百家之長。把這篇古文的所有註解全拿來看。然後融入貫通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我們自己對這篇古文的真正理解。這個過程一般會比較漫長,因為從古代到現在。經歷了數千年,註解也越攢越多。大家要有耐心!

研究古文典籍的好方法!先熟悉古文典籍,品味其思想,閱讀註解。

結語:

我們來回顧一下,整個過程。

首先,我們要閱讀原文,對原文達到熟十分熟悉的程度。這個過程我們是借用的,聽原文錄音的方法。

其次,我們開始閱讀各家的註解。這裡的關鍵在於於集百家之長。

其中第一步熟悉古文,是一個必須的過程。第二部廣泛的閱讀註解,是為了集思廣益,取各家之長。是一個理論深入的過程。第三部融會貫通,和生活得出一個自己對古文真正的理解。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理論最終還是要服務於實踐的。只有真正能夠融入生活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真正真正的把這篇古文吃透,懂透!


最後,我們對古文及其含義有個整體的把握。然後要結合我們的自己經驗,結合我們自己的生活,去融會貫通。得出一個我們對原文的真正的理解。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李淵回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