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遭遇“黑天鵝”緊急擴產 多處金銅礦將到期是否引發“蝴蝶效應”?

紫金礦業遭遇“黑天鵝”緊急擴產 多處金銅礦將到期是否引發“蝴蝶效應”?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超鳳 胡金華 上海報道

日前,海外最大金礦“波格拉金礦”採礦權延期被拒,這對紫金礦業黃金產量將產生較大影響。據瞭解,波格拉礦2019年為公司貢獻了5.27億元淨利潤。受此影響,紫金礦業股價4月27日逼近跌停,收跌-9.22%,市值蒸發近100億。

4月29日,紫金礦業緊急發佈擴產公告,計劃對旗下子公司隴南紫金的李壩金礦、諾頓金田的低品位金礦進行內部立項,總投資額分別為10億元、25億元。公司董事會還要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儘快在明後年建成投產。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紫金礦業旗下的多個金礦、銅礦採礦權將在近十年內到期,上述金礦、銅礦項目2019年分別貢獻了8.92億元、15.37億元淨利潤。

滬上某券商分析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波格拉金礦停產,可能影響紫金礦業每年5億左右的淨利潤,但紫金礦業近些年業績增長穩健,基本面較好,新礦陸續投產,未來有待觀察。

最大金礦面臨“停產”

4月27日,紫金礦業發佈公告稱,旗下合資公司BNL持有的波格拉金礦採礦權延期申請被巴新政府拒絕。

據瞭解,波格拉金礦的經營公司是巴理克(新幾內亞)有限公司(下稱“BNL”),後者持有其95%的權益。而BNL公司由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金礦業”)和巴理克黃金公司 (Barrick Gold Corporation,下稱“巴理克黃金”)合資設立,兩家母公司分別持有其50%的股權。

BNL在2017年6月申請將波格拉礦採礦證延長20年,而採礦權於2019年8月到期。巴新國家法院曾作出判決,波格拉金礦仍可以繼續生產,直到巴新政府作出採礦權延期的決策時為止。

而拒絕採礦權延期後,巴新政府表示將組成國家談判團隊,就後續事宜進行協商。但巴理克黃金已聲明,不接受巴新政府以收購資產為目的的談判。

截至目前,紫金礦業已全部收回波格拉礦項目的投資成本。據公告,紫金礦業於 2015 年出資 2.98 億美元(1 億美元為股權,1.98 億美元為債權)收購 BNL50%的權益,每年按權益歸屬公司的黃金產量約為 8 噸。

但黃金業務畢竟是紫金礦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佔比約七成。2019年,紫金礦業實現營收1361億,其中黃金業務的銷售金額為925億,佔比67.96%。黃金業務包括礦山產金和冶煉加工金,但是礦產金的毛利率為31.37%,遠遠超過毛利率僅有0.25%的冶煉加工金。

而波格拉礦又是產金量最大的項目,貢獻了兩成的礦產金產量。2019年,波格拉金礦的產金量為8827千克,佔總金礦產量的21.62%。波格拉礦還貢獻5.27億淨利潤,佔總淨利潤的12.37%。

受此影響,4月27日紫金礦業股價收跌-9.22%,報3.84元每股,市值蒸發近100億。

申萬宏源表示,波格拉項目初始投資成本已完全收回,停產使未來每年歸母淨利潤受損約5億至6億。公司報表顯示,波格拉金礦項目2017-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2.94億元、2.42億元、5.27億元。假設2020年黃金平均售價為350元/克,停產影響2020年歸母淨利潤約4.5億元。如果礦山長期無法恢復生產,在黃金價格均價330元/克假設下,每年影響淨利潤約6.5億元。

紫金礦業緊急擴產

對於波格拉金礦的停產,紫金礦業也表示將對公司黃金產量將產生較大影響。對此,紫金礦業計劃,“加快隴南紫金等在產黃金礦山的技改建設力度,爭取 2020 年礦產金產量與 2019 年持平。”

4月28日,紫金礦業緊急發佈擴產計劃公告,計劃對旗下子公司隴南紫金的李壩金礦、諾頓金田的低品位金礦進行內部立項,總投資額分別為10億元、25億元。

此外,公司董事會還要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其中,要求隴南紫金 6000 噸/天採選系統今年 6 月份恢復生產,其他項目分別在明後年建成投產。

據記者瞭解,李壩金礦是新礦,近日才收到《採礦許可證》,有效期從2020 年 2 月 17 日至 2047 年 2 月 17 日, 生產規模為 330 萬噸/年。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旗下的多個金礦、銅礦採礦權將在近十年內到期。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吉勞、塔羅金礦的採礦權將分別在2021年、2023年到期,曙光金金礦採礦權將於2025年8月到期,左岸金礦採礦權將於2026年1月5日到期。上述項目2019年分別貢獻了1.48億元、4.74億元、2.70億元淨利潤,累計淨利潤達到8.92億元。

而銅礦方面,曙光銅礦採礦權將於2023年5月到期,科盧韋齊銅礦採礦權將於2024年3月4日到期,多寶山銅礦採礦權將於2026年4月到期。上述項目2019年分別貢獻了4.74億元、4.55億元、6.08億元淨利潤,累計淨利潤達到15.37億元。

根據2019年年報,紫金礦業實現營業收入1360.98億元,同比增長28.40%;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42.84億元,同比增長4.65%。

採礦權延期問題是否會引發蝴蝶效應?《華夏時報》記者多次撥打紫金礦業年報披露的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

據天眼查信息,紫金礦業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1.6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18.93%,體現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

興業證券表示,短期不可抗力風險不會改變公司中長期成長的價值;一方面波格拉談判事件尚未完全落地,商談仍在繼續;另一方面,最悲觀的情況下,波格拉金礦真的永久停產損失,考慮隴南、諾頓和大陸黃金等,2021-2022年的產量規劃也能完成,公司仍具備更多尚未被充分認知的新增資源潛力未來金和銅的資源成長邏輯並未改變。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