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被群眾認可,實現人生價值。"這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初心。為了實現這個初心,他毅然做出了人生重大的選擇,決定放棄哈佛大學的邀請函和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錄取,留在陝西做一名選調生,最終紮根秦嶺山區。他就是

尹鵬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生態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從"博士"到"村支書"的這段路,他走的註定不平凡!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尹鵬先,1990年6月出生,新疆伊犁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生態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2018年8月,尹鵬先作為選調生被下派到秦嶺腹地的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工作,先在留侯鎮廟臺子村黨支部副書記崗位上歷練了4個月。2019年1月,他正式擔任起火燒店鎮燒房壩村黨支部書記。

"村上來了一個博士支書"

初到燒房壩村,村民們對這位個頭高、戴眼鏡、說一口普通話的村黨支部書記一時難以接受,大多認為"他只是下來走走,得了名利就走了",對他敬而遠之。怎樣才能褪去"書生氣",成為接地氣的博士村支書?這是尹鵬先面臨的首場考驗。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為了與群眾打成一片,尹鵬先吃住在村上,入戶走訪、瞭解情況,從種什麼養什麼到怎麼賣,從知農事幹農活到吃農家飯,漸漸地,村民們有事都會第一時間來找他。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不僅要架起群眾心裡的橋樑,更要打通村民連接外界的橋樑。尹鵬先時刻緊盯群眾關注的橋樑、2條通組路和入戶路硬化建設,為了儘快完成路基拓寬,他白天同村民一起幹活,晚上和村幹部商量產業發展。

"老百姓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他這樣說也這樣做。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燒房壩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和橋樑)

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燒房壩村位於褒河支流尚溪河流域,距留壩縣城26.5公里,是全縣39個貧困村之一。在尹鵬先的帶領下,僅2019年上半年,村扶貧社就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建起了能生產20萬筒以上規模的代料香菇生產基地,用一個半月組織村民生產出23萬筒代料香菇菌筒。

2019年村扶貧社發展代料香菇23萬筒,預計收入80萬元,村集體增加收入4.6萬元,全村人均增收128元,有效地帶動了貧困戶及村民增收致富。"年初我們計劃2019年完成20萬筒的目標,2020年完成30萬筒的目標,現在看來,我們今年就能提前完成30萬的目標啦!"眼看產業發展勢頭向好,尹鵬先心裡美滋滋的。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尹鵬先(右)與村民們一起碼放香菇菌棒)

此外,尹鵬先還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老師到村裡開展板栗林、橡子林改造技術培訓,

僅2019年3月至4月,就完成了2000餘畝板栗林、5000餘畝橡子林的低產改造,經過改造的特色經濟林正在蓬勃發展。這些都讓尹鵬先對村子的未來充滿信心。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尹鵬先在查看板慄林嫁接生長情況)

談起未來,尹鵬先說:"食用菌產業要繼續做大做強,讓更多的農戶在家門口實現致富目標;板栗林還要朝著高產優質、科學管理的方向前進,打造幾個示範園,探索出好經驗向全縣推廣;電商也要有所突破,這麼好的農產品,我們要打開銷路,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從博士到村支書,陝西90後小夥放棄哈佛邀請,為這群人紮根秦嶺山區

(尹鵬先(右二)與技術員一起交流香菇生產技術)

尹鵬先的這條"博士村支書"之路,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奮鬥之路,這條路他走的堅定而又自信。將來在帶領村民建設"精美富強宜居和諧"美好家園的路上,他會走的更遠……

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林院青年、新華網、留壩宣傳網、漢中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