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百村行丨“今年一定要脫貧!”

紅網時刻湘西4月26日訊(通訊員 龍磐)獨居一處,屋旁栓著一條從不吠的小白狗,房門從不緊閉,在新巖村,人人皆曉這是田文廣的家,他是村裡目前僅剩6戶未脫貧戶中的一戶。

“田文廣性子急,脾氣暴躁,這是我和他見面的第一印象。”湖南省鳳凰縣阿拉營鎮新巖村駐村工作隊員張天明打趣和他交流時一定要順著他,否則說不定會惹出麻煩來。

記者在村支書的陪同下來到田文廣家裡,只見家中空無一人,手機隨意扔在桌上。“他去年五一出獄,父親7月病逝,有個姐姐嫁到外地,家中就只有他和一條狗,沒事就在山裡瞎逛。”村支書田世丙解釋。

“那他為什麼不出去務工呢?”記者反問。

“此人脾氣不好,因不會算術,做了很多工卻沒拿到錢,一言不合就會和包工頭吵起來。村裡很多人對他的過往說三道四,久而久之,他也不願與其他人打交道。”田世丙繼續說道,他害怕適應接觸新事物,連低保金都不會取,對生活喪失希望。

正和村支書交流的時候,一名頭髮蓬鬆滿臉黝黑扛著鋤頭的年輕人突然冒出來。

“哎,書記,你們過來了啊,快來家裡坐!”田文廣一邊擦椅子上的灰一邊熱情的招呼。

“這和大家描述的狀況完全不一樣啊?”記者心裡疑惑重重時,書記便急忙問道,現在冬瓜怎麼樣了?

“已經育苗了,現在忙著除草、施底肥呢!”田文廣擦著額頭上的汗邊回答。

“那你晚上來村部把入社申請書和銷售合同籤一下,到時村裡才能幫你銷售。”田世丙提醒。

引領村民踏上致富路,鳳凰縣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向縣裡申請項目資金40萬元,幫助該村建立了12個蔬菜大棚。同時,引導村裡成立鑫園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農戶+經銷商”模式,大力引導和鼓勵村民參加合作社發展黑皮冬瓜200畝,合作社負責給農戶提供育苗、技術、培訓、管理和銷售。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員52 戶22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127人。

據駐村工作隊員田彬介紹,為了實現全村脫貧一個不落,工作隊和村兩委想方設法動員田文廣加入合作社發展冬瓜產業,採取“一對一”幫扶模式,即黨員技術能人直接對接貧困戶,從育苗一直到銷售全程幫助並監督,並明確由村綜治專幹作為他的產業幫扶人,通過反覆的政策宣傳的耐心說服,田文廣終於同意加入合作社。

“預計他2畝冬瓜產量可達到3萬多斤,按照保底價每斤0.3元計算,田文廣最少可增收1萬餘元,年底脫貧沒有問題。”幫扶人田世立談到今年幫扶任務時斬釘截鐵。

與田文廣一起走進大棚育苗基地發現,面對長勢良好的冬瓜苗,他喃喃自語,“今年一定要脫貧!”幸福與自信的微笑早已寫在臉上,而記者的全部疑惑也終於得到釋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