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無阻,為你安好——記錄我和愛人並肩抗疫的日子

風雨無阻,為你安好——記錄我和愛人並肩抗疫的日子

2020年,元旦和春節離的特別近,佳節將至,人們開始迫切地盼望團圓,我的父母也不例外,1月18日孩子一放寒假就被他們帶著一起回了河北老家。而這一別,開啟了我和愛人抗擊新冠肺炎並肩作戰的日子,我們退掉了1月23日回老家過年的車票,留在武漢。

序曲——告別昔日

人常常在習慣中度過每一天,而這種習慣在今年被打斷得過於突然。平時習慣了每天開車55公里到醫院光谷分院上班的我突然接到電話:醫院要緊急關閉病房,需將現有患者全部辦理離院手續,並要在一個下午的時間清理掉所有的私人物品。

我匆忙開車趕去,二環高速上陪伴我的只剩下來往的救護車。經過半天的忙碌,一切工作順利有序的完成了,看著空空蕩蕩的病房,大家明白這是為了改造收治肺炎患者。

割捨是為早日勝利,我們在昔日奔忙的地方合影留念,因為它即將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而我們也將整裝待發與病毒戰鬥到底,照片中的大家眼神堅毅,拳頭緊握。

戰前——整裝待發

春節如期而至,肆虐的病毒卻沒想過放假回家。每日新增病例直線上升,發熱門診和病房也不斷傳來悲觀的消息,我和老公都意識到,抗擊新冠病毒的戰爭必然是場持久戰。

老公作為一名農業系統的公務員,年初二正式進入工作狀態,每天尋找各種渠道為單位購買防護用品,密切統計隨訪單位的四類人員。有一天他在電話裡哭的像個孩子,說我們的城市正在被吞噬,大家都期盼自己能躲在家裡直到平安渡過疫情,可是現在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主動抗擊,那麼多下社區的幹部連口罩都沒有,卻義無反顧。我也哭了,作為一名工作了17年的醫生,從未感覺在疾病面前如此無力。

我開始每天檢索病毒方面的文獻,從SARS到MERS到埃博拉到禽流感等等,學習感染免疫的知識,從炎症瀑布到自由基損傷到宿主適應。

我的師弟在這個過程中給了我很多一線的臨床反饋,他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呼吸科主任,從12月下旬開始接診新冠肺炎患者,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面對病毒,帶著格物窮理的同濟精神,帶著全心救治的醫者情懷,帶著不勝不退的滿腔熱血,我奔赴戰場。

戰時——無懼疫情

封閉管理、方艙醫院、支援隊、救援物資等一個個有力的臂膀支撐著我們,而我們從疫情暴發開始,也迅速進入了戰時狀態。每一個同濟人無畏忘我、投身救治的點點滴滴激勵著我。

我科光谷院區護士長第一時間住進了職工隔離公寓,她並沒有在發熱門診排班,為的是去發熱門診作為編外人員支援;年僅25歲的小沈護士是父母第一個孩子夭折後的獨苗,主動請纓參加發熱門診醫療救治;光谷病房3天光速完成隔離區改造;我最要好的同學在發熱門診工作期間適逢過年,惦記家裡的兩個孩子,每天下班自我消殺後到家門口拿上家人做好的飯菜,三歲女兒跑出來隔著門叫爸爸抱,而他只能紅著眼眶說,“乖,爸爸現在不能抱你,等打敗病毒就回家”……

武漢許多人已經居家隔離多日迫不及待想出去的家,卻是醫護戰士們日思夜想卻回不去的家;我們的戰友,感染後獨自在家吃藥隔離,失聯後院領導破門而入時,他正倒在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電腦前,大量腦出血至今昏迷不醒。

隨著疫情的暴發,全武漢的公職人員全部下沉社區,參與四類人員的篩查隔離工作,做到“應收盡收、一個不留”。而在防護物資如此短缺的階段,他們挨家挨戶查找疑似病例,摸底排查,完成這項充滿危險又浩大繁瑣的工作。與此同時,武漢居民的居家生活物資也進入短缺階段。

老公所在的農業部門第一時間協調武漢周邊農場供應蔬菜、肉、魚等,採摘後當日送達市區。老公還聯繫農場主為我們所居住的社區集體送菜,協助分發到晚上八點。後來,連武漢動物園的動物們也面臨斷糧了,老公又緊急為小動物們配備了數千斤糧食及小魚仔。

雖然病毒仍在無情的肆虐,武漢這座城市卻處處充滿溫情。愛心“氾濫”的女兒聽說她動物園的好朋友們有了吃的,激動不已,還不忘囑咐我們:“爸爸媽媽,我想回你們在的那個家,你們要快點消滅病毒,接我回家。”孩子的情感雖懵懂,卻也在異鄉以另一種方式支持著我們。

身邊所有的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堅守著:醫護們堅守在需要他們的戰場上,幹部們堅守在每一個期待明天的崗位上,百姓們堅守在每一個足不出戶的日夜裡,孩子們堅守在每一個求知若渴的屏幕前,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是偉大的堅守者,聽著大家相約一起為武漢唱響的國歌,我熱淚盈眶。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中,堅守者們無聲無息卻眾志成城,一秒秒的邁向勝利,向所有的堅守者致敬!

風雨無阻,為你安好——記錄我和愛人並肩抗疫的日子

急診室——超級戰場

說急診室是抗擊疫情的超級戰場,一點也不為過。急診室不乏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卻沒有發熱咳嗽等典型症狀,反而因合併其他系統症狀表現而病情危重。同時急診室還肩負著搶救疫情期間所有急危重症的救治重任,此外防護級別遠遠低於發熱門診,輪班時間也遠遠長於發熱門診。

如此的工作環境和性質,醫務人員的壓力可想而知。被選調來到急診神經科工作的我,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首先是身體上的挑戰,最長的工作時間從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八點共14小時,而且是在全副武裝的狀態下;其次就是心理上的挑戰,疫情期間到急診就醫的病情危重程度不言而喻,患者及家屬急迫求治的心情也可想而知,然而急診是非肺炎患者唯一的救治途徑,總共的留觀床位僅28張,24小時都處於病患爆滿、醫療資源超負荷狀態,如此大的供需矛盾只有靠急診醫生來疏導,加上神經科面對的以腦出血和重症腦梗死患者居多,在工作繁忙狀態下往往應接不暇。

我最初上班的時候偏頭痛、嘔吐,眼疼、結膜紅,小腿乏力,開始以為自己不幸“中招”了,後來發現很多戰友出現了類似症狀,多半是由於長時間戴口罩和麵屏導致缺氧。後來慢慢的在工作狀態下反而忙得感覺不到頭痛。

而老公工作中緊繃的神經還每天都擔心我的身體,知道工作期間不能打電話,交班後脫下隔離衣的時間是15分鐘左右,我每交完班15分鐘一定會接到他關切的詢問:“頭痛了嗎?耳朵疼不?眼睛不舒服嗎?”聽到我安好的消息,就催促我趕快回家休息,這就是永遠和我並肩的愛人。

此時,自出生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女兒也已經不在身邊一個多月了,只要不值班,每天晚上隔著視頻為孩子講睡前故事成了我和老公唯一與孩子溝通的時光。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每天孩子都會問我們一遍:“爸爸媽媽,你們就是像電視裡的人們一樣穿著一身白衣服工作嗎?”一天視頻一接通,女兒就抱著一堆書說:“媽媽,看,這是我和姥爺一起為你收集的打敗病毒的書,我回去的時候帶給你,你和你的同事們一起看看,你們很快就可以打敗病毒!”立刻,我覺得自己的一切苦累都值得,我能想象孩子稚嫩的心裡是多麼為她的爸爸媽媽驕傲,她的爸爸媽媽是和病毒打仗的英雄。

每天上下班時,都能聽到電臺為我們打氣的旋律:“不願讓你看見我的傷處,是曾經無悔的風雨無阻。”“漆黑中的眼睛等待清早,一雙手已疲累你至今未停步,濃濃情義我已知道。”......這樣的歌聲每每讓我感到振奮,充滿幹勁兒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每次進入診室汙染區前所有的戰友都會在清潔區穿防護裝備,大家默默的互相為對方整理口罩帽子,繫好隔離衣,確保沒有暴露風險。此時沒有言語,卻讓我感覺溫暖不孤單,因為我們在一起。急診戰場上,最辛苦的非護士莫屬,她們近距離接觸患者,為他們吸痰、抽血、導尿,在家屬手足無措的時候第一時間衝到患者身邊,給予診治和安慰,正如一位家屬所說“看到你們,我的心裡是踏實的”。

一個班下來,她們的走動距離至少在10000-15000步以上,為了緩解出汗和溫度過高,她們把冰袋裝在腋下和大腿根部,隔段時間更換一次。有一次夜裡十二點,我看完病人去護士工作間交代輸液注意事項,看到一個護士被家屬呼喊,她迅速站起來卻猛的倒在旁邊的空氣消毒機上半天不敢動,用手緊按著太陽穴,另一個護士馬上跑來關切的問“你怎麼了?沒事吧?”她艱難的說:“頭痛發了,剛起來的時候疼的像要炸開,沒事,這樣穩一會兒就能忍住了。”一分鐘後,她慢慢起來向病房走去。

我當時眼睛溼潤了,她們忍受著這樣的痛苦也要堅守在班上的每一分鐘。由於快10年沒在急診工作,第一天在急診室上班時我對工作站很不熟悉,開處方的操作速度慢了很多,眼看著排起了10多個人的長隊,還有人不停的催促說我們等的著急,能不能快點,或者再加派醫生。我心裡很慌亂,生怕出現糾紛和衝動行為。

這時一個留觀患者家屬站了出來,勸大家說,“醫生一分鐘都沒閒,這麼大的工作量,越催越亂,我們就別添亂了。”一番話頓時讓大家急躁的情緒安定了下來。

還有一天夜裡兩點多,一個家屬過來說:“醫生,我看你從6點一直頂到現在實在太辛苦,我這裡有黑巧克力是我女兒從香港帶回來的,給你吃吧,這裡不乾淨,我放在後面通道的椅子上你自己去拿。”在這樣的深夜裡,疲憊不堪的我頓時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安寧。

在疫情肆虐的極端時期,吃飯也成了急診室陪護家屬的難題,外賣拒絕送醫院,而附近的各種餐館都沒開門,人性的溫暖和光輝在此時的急診室徹底展現,大家把帶來的食物互相接濟分享。

後來離醫院近的家屬們把自己家做好的飯食多帶些來,分發下去,大家互相取暖,攜手支撐共渡難關。

急診室工作期間,一個特殊的群體更讓我觸動萬分,那就是抗疫一線的各類人員。一個在檢驗崗位上奮戰近20天的同事因為頭痛嘔吐就診,她向我描述了自己的症狀,做完CT排除了嚴重顱腦疾病,我告訴她這是過度疲勞後的偏頭痛持續狀態。

她笑笑說:“我是休息了兩天反而頭痛才加重的,腦袋沒事就好,我還要早日回到崗位上去。”還有一天早晨,送來一位39歲的社區下沉幹部,夜裡值班突發頭痛,偏身麻木無力,一做CT發現大片腦溢血,而他是家中獨子,尚未結婚。清醒之時,他囑咐不要告訴他遠在山東的父母,他們年逾七十經不起打擊。

風雨無阻,為你安好——記錄我和愛人並肩抗疫的日子

南京支援隊裡的一名隊長,為了讓自己在有限的睡眠時間裡更快入睡,便吃了一片思諾思(一種鎮靜催眠藥),可是卻出現意識模糊……所有的一線人員都完全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投入到這場戰役中去。

急診的點點滴滴是我終身難忘的經歷,在這裡我有幸目睹人性的溫暖、醫者的情懷和生命的偉大,而這裡更映射出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抗疫精神——我們在一起,團結、自強、奮進向前!而這種彌足珍貴的抗疫精神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勠力同心的中華兒女經得起磨礫,扛得住風雨。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爭中,我們國家更是以全國一盤棋的龐大氣度,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全國各地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使得疫情的擴散蔓延勢頭被有效遏制,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序恢復。

在現階段全世界疫情進一步升級的形勢下,與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恐慌態勢形成鮮明對比,再一次彰顯了“中國之治”的優勢。疫情面前,逆行者初心不改,堅守者恆心永在,無懼風雨,只為守護安好。

(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第8期]

風雨無阻,為你安好——記錄我和愛人並肩抗疫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