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世界的無限玩家----雨悅的語寫採訪故事

有限世界的無限玩家----雨悅的語寫採訪故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採訪者:夕仔,語寫踐行者,本職中醫,廣漂雲南人,不讀書會死星人,對象尋找中

被採訪者:雨悅,幕布官方認證佈道師,簽約筆記俠X幕布專欄作者,個人成長教練

雨悅是誰?

她是幕布官方認證佈道師,簽約筆記俠X幕布專欄作者,目前已製作800+份結構化幕布筆記。據說幕布裡專門有個“雨悅”名字的文件夾,用來放她的筆記。

她用半年時間成為了目標管理易仁永澄老師的核心團隊成員,緊接著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教練,和永澄老師聯合創立了「個人成長教練」培養項目,並且做了項目負責人。

她去年同時參加了6個高強度學習社群,且正式形成了「個人高效成長教練」支持服務體系,支持長期客戶取得人生的跨越和發展。

深度陪伴的社群「雨悅私董會」去年共開了三期,簡書上有同名專輯:雨悅私董會。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要包季包年,繼續在一起。

……

你一定想問:這樣強大的雨悅姐姐,你跟她聊了些什麼?激動搓手手。

啊,我們聊了打遊戲......打魔獸......

有限世界的無限玩家----雨悅的語寫採訪故事


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彆著急,雨悅姐姐可是高級玩家,是在大型自由開放世界遊戲——“非模擬人生”的多稱號、多職業角色。

就拿語寫來說吧,在她2019年的成就事件中,就提到了她玩出的新升級:

“創造了全新的語音寫作檢視閱讀法,50min寫12000+字,把《重塑心靈》《自卑與超越》翻了一遍,太棒了,可以看很多書了。”

“在一次12000+字的語音寫作中,形成了基於時間線的抽離視角,珍惜並活在每個當下,作出最好的選擇,我的「時空漫步者」身份又加強了。”

“今天對自己有了全然的接納,帶著愛的力量,騎士up to 聖騎士~我怎麼樣都是OK的,我的一切都很好。接納一切,再憑藉意願去選擇;這是繼選擇的自由、承擔責任的意識之後的第三次重大覺醒。”

有限世界的無限玩家----雨悅的語寫採訪故事

一起來看看,你所不知道的玩家雨悅吧!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你自己。

我是雨悅,第一批90後,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江西豐城。

我是有限世界的無限遊戲玩家,從小就愛各種遊戲,大大小小打過上百種,魔獸世界尤為長久。現在熱愛人生遊戲中,哈哈。

我是好奇心爆棚熱愛探索的學習者,喜歡探索一切有意思的事情,試著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且上手都很快,耶。

我是帶著愛和相信支持人成長的教練,被多位客戶評價為「教練後改變了人生」,也和永澄老師聯合做了「個人成長教練」的培養項目。

什麼緣分讓你知道『語寫』的呢?

喵喵在朋友圈瘋狂安利,還有其他小夥伴也在說,我就好奇這到底有什麼用?好想試一試,就問劍飛,結果劍飛說,你來了就知道。

那就試試吧,我就來了。我就是好奇心特別旺盛,哈哈。

加入語音寫作的初期是怎樣的?和你加入前的期待有什麼不同?

我以為有很系統的指導,進來至少有個具體課程可以聽。

沒想到上來就讓我每天寫一萬字,然後我就天天寫,天天寫,才發現這是個實踐課,劍飛老師是根據你的情況給個性化反饋。

不過想想看,也確實是,個性化反饋才是最有價值的。

你是我見到唯一一個,在大家的心中有無數標籤,卻在自我介紹中把“愛打遊戲”這事兒佔了那麼大篇幅的人,看來對你影響很大,能講講麼?

我打過很多個遊戲,魔獸世界是時間最長、投入精力最大的,並且它伴隨著我的整個大學生涯和剛工作的時間,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這個遊戲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了,但是一直沒有去玩。

後來大學裡通宵的某個深夜,覺得特別無聊,就問一個小群裡的朋友:推薦個遊戲吧?朋友說,來打魔獸啊。於是一個小騎士就降生在了北郡修道院。

魔獸裡的職業是可以選天賦樹的,一個職業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比如騎士,可以當T(坦克、肉盾,承擔主要傷害的),DPS(輸出,主要負責用高傷害儘快消滅怪的),治療(給隊友補血加buff清buff的,俗稱奶媽)。

朋友裡有個妹子,說,你選騎士麼就玩玩奶媽好了,輸出沒有前途的。我超級不服氣,心想我就是要玩輸出!

魔獸世界滿級只是個開始,要組成25人團去下各種副本的,每次都是T、DPS和治療搭配,一起協作去推倒boss,推完之後掉落幾件裝備。

治療職業總共就幾種,而且人也少,裝備起來真的很快,一下子就能被武裝到比較高的水平。而DPS人太多,職業太豐富,搶一件好的裝備往往很難,更別提全身那麼多裝備了。

很多騎士會曲線救國,先攢一身治療裝,然後去團裡慢慢攢輸出裝。然而我就是有一股執拗,我非要證明騎士也可以玩成好的DPS,治療裝備一件都不要。

我在論壇看各種手法攻略,費盡心思研究怎麼把DPS打高,還去打PVP(玩家對玩家)戰場刷裝備。

玩魔獸的女玩家還是相對比較少的,我記得有一次在打頂級團隊25人本的時候,RL(指揮)在YY語音裡咆哮:看看你們這幫大老爺們怎麼打的,人家xx每次都是前三!(副本輸出是有實時數據統計的)

雖然他的話帶著預設,但我還是挺開心的:看,我就是要玩DPS,也一樣能站在頂端。

後來,我終於在頂級團隊副本中,拿到了那個版本的騎士畢業武器:奧伯萊恩,裂魂之劍。

後來,站在極致踐行者大會的舞臺上,很多人說我有一句話讓他們印象很深:我想要的,就能做到,不眠不休,也要做到!

現在想想,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有雛形了。

如果語寫是個遊戲,你覺得這個遊戲有什麼樣的設置?什麼樣的玩法?

語寫是個自己和自己玩的遊戲,玩成什麼樣,全看設置的遊戲規則。

我曾在簡書上寫過一篇文章:《每天寫作一萬字+,意義究竟是什麼?》,裡面提到我對語寫遊戲的八大類設置:反思日記、豐盛日記、靈感和觸動、極速寫作對大腦的整理、面向未來、反饋分析、思維實驗、自我療愈,也是找尋到寫作的八大意義和方向。

一、反思日記

在最開始語寫的過程中,每天一萬字的內容裡,大概至少有8000字都在反思。

那時純粹把每天的持續輸出當成一個反思覺察的工具,不斷的對發生的事情進行原因探尋,進而去反思自己的底層模式,並且進行相應的信念更換和迭代。

這樣做的好處是巨大的。

以前我對生活真的比較遲鈍,很多事情並不會注意到,但是自從開始持續的反思以後,不斷髮現了自己很多的底層模式。驚訝的發現,原來我有那麼多還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而之前二十幾年就這麼渾渾噩噩的活過來。

只有當開始每天的反思之後,才能夠感受到它帶來的巨大力量,這就是為什麼高手都一定會做反思,這才是成長最快的途徑。

只有勇於面對出現的問題,勇於直面現實,不斷的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反思可以優化做得更好的地方,才能夠在最根本的層次上,以最高效率的方式成長。

二、豐盛日記

這個詞我很喜歡,讓生命變得更加豐盛。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發掘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人事物,然後進行記錄和感恩。

在生活中,往往能夠收到很多人,傳達過來的溫暖和能量,也能夠發現很多美好又有趣的事情,那些經歷都是非常值得被記錄的。

我也特別喜歡,把對於其他人的感恩和讚美寫下來,並傳遞給對方,這樣大家都會有一份好心情,也是一個能量流動的過程。

同時,這裡不僅僅是指別人,對於自己也一樣,這是我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我們有個活動叫做“每天誇讚自己30條”,而我一直會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沒有什麼可以誇的。

實際上堅持下來的朋友們,都覺得自己變得更加自信了,也覺得生活更美好了。畢竟,只有當自己變得更好時,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影響別人,也變得更好。

三、靈感和觸動

這是我現在每天寫作的內容裡,佔比很大的一部分。當學習進入到新的階段之後,隨便看到一段什麼東西,就很容易和自己的經歷,以及底層的思維模型進行關聯和打通,比如把學習技能的經歷和複利模型聯繫起來。

當進入到這個階段以後,就會經常有感觸。尤其是在和高手交流的過程中,比如永澄老師經常跟我說一段什麼,我就刷刷刷的寫幾千字感觸,那種噼裡啪啦的打通過程,感覺特別爽。

當這樣進行寫作之後,曾經孤立的一個個知識點,被不斷的連接起來,成為了一個網狀的知識樹,對於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運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在遇到新知識時,可以很容易的把它納入到已經有的結構中,學習效率也更高了。

有時,腦海裡會突然迸發出一個靈感來,通過語寫的方式及時進行記錄,靈感就不再跑掉,不像以前,過一會兒找著找著不見了。

四、極速寫作對大腦的整理

有個有趣的方法叫極速寫作:我會嘗試持續不間斷,甚至連一口氣都不帶喘的不停說下去,說上一小時。

這種奇特的寫作經歷,帶給我很多東西。當你不斷的說下去,大腦裡現有的東西,不斷被清空,就好像做了一次歸納整理一樣。

這時持續的說,腦海裡就會不斷的迸發出,新的靈感和想法,那種感覺真的特別奇妙。

我們的生活空間,需要定期的整理和斷舍離,大腦也一樣。這個嘗試的成本並不高,推薦大家有機會試試看,利用訊飛輸入法,打開一個筆記軟件就行,要點就是讓自己一直不停的說下去,不要停頓,不要喘氣,持續的說說說。

如果一開始不寫一個小時,就先試著寫半小時十五分鐘,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五、面向未來

在語寫過程中,還可以展望未來:

當十年以後,我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在做些什麼,有著什麼樣的成就?

20年以後又是什麼樣子?50年以後呢?

當我臨終時又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以那時候的自己反過來看現在的自己,我會覺得這一輩子,應該做點什麼才能夠沒有遺憾呢?

如果用那個時候的自己來和現在自己對話,他會對現在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對於未來的展望,用以終為始的思維方式,來指導現在的行為。並且,對於願景的清晰想象,可以給現在的自己賦能,帶來很大的前進動力。

六,反饋分析

反饋分析法其實是和第五點結合的,在寫作中展望未來時,可以把時間節點記錄下來,等到那個時間點真的到了之後,再來看看那時的自己,是不是和現在寫下來的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一樣,中間出現了什麼樣的偏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偏差?這就是一個反饋分析的過程。

相對於展望未來來說,反饋分析法想要先用起來,可以嘗試著先寄語一個月以後的自己,一個季度以後的自己,一年以後的自己,這樣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很快的獲得反饋。

只管大膽想象就好,等到了那個時間節點,再回過頭來看,就好像有一個時光穿梭機,在和過去的自己對話。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原來過去的自己這時是這樣想的。

這方面有一個很好的軟件叫時間膠囊,可以配合著使用。

七、思維實驗

有些東西我們沒有辦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真正的實驗,可是思維是如此浩瀚無垠,我們可以在思維的空間中進行憑空想象。比如,如果社會上出現一個什麼樣的變化,或者一個新的技術,整個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比如前陣子看到一條新聞,有一個人被一群小混混暴打之後,突然變成了數學天才,由此就可以聯想到,如果未來發展出了一種技術,可以隨意的刺激人類大腦裡面對應的部位,把人類變成對應領域的天才,那時候整個社會會是什麼樣?

思維實驗的好處,就是可以天馬行空,但又有依有據,在現實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憑空想象,就好像在虛擬空間裡進行實驗一樣,非常奇妙。

八、自我療愈

在生活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情緒,或者狀態很低落的情況,這時我一般會選擇拿起手機,使用語音寫作的方法叨叨一頓。

經常是說著說著就把事情給描述清楚,背後出現情緒的原因也找到了,整個人慢慢的就把情緒給疏導出去,狀態也就變好了。

寫作真的是一個自我療愈的好方法。特別推薦大家試試看,在這個持續不斷的語寫過程中,也是在和自己的心靈進行對話,心態會變得更加的平和、包容。

你是一個激情驅動進行學習的人麼?遇到挫敗激情的困難怎麼辦呢?

嗯,以前算是吧,現在會習慣性地分析價值、設定目標。

而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到:

1.澄清價值。學習這個對我來說為什麼這麼重要?當學習完之後能給我帶來什麼更大的價值?又能對其他人帶來什麼價值?

2.考慮挑戰。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挑戰和風險?可能的解決思路是什麼?我有什麼資源可以支持自己去搞定挑戰?

所以,預先思考好,基本就不怎麼有問題了。

在你心目中劍飛老師是個怎樣的存在?

炫妻狂魔!!!動不動就撒你一臉狗糧的那種。看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這個,你就知道我到底吃過多少狗糧……

很暖,很貼心,會悄咪咪做一些非常溫暖的事情,具體不好細說,但總之很關心人,潤物細無聲的那種。

花式催作業,從他給我的留言裡,大概能統計出幾十種不同的催作業方法,可以拿來社群運營用,哈哈哈。

高度自律,持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並且積累成果,小小年紀(我好像也沒資格說這個)就能積累出這麼多,非常嚇人!

能不能講一個跟『語寫』有關的,令你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2019年11月,在上海,和劍飛老師、麥老師在一塊兒,約著語寫的小夥伴見面。想要上半島酒店頂端看著外灘夜景聊天,結果因為特殊原因,當天要提前關閉,只好站在酒店門口等挪窩去威斯汀大飯店。

就在等車來的時間裡,交流了一下語寫工具問題,我說:為什麼非要說語寫的時候,安卓比蘋果好用?我感覺安卓真的不好用,識別率沒那麼高。

劍飛二話不說拿過我的安卓機,唰唰唰調整了若干設置,然後對著說了一段話,識別率100%!

他瞅著我,說:就這樣,快去寫吧。

我說:現在?

他說:現在。你看,麥老師都在那邊寫上了。

於是,我就這麼站在半島酒店門口,舉著手機開始語寫,噼裡啪啦地說了一大串……

他還拍了張照片為證。


有限世界的無限玩家----雨悅的語寫採訪故事


最後給小夥伴們安利一下『語寫』吧!

我已經有好久沒寫過作業了,哈哈哈(感覺劍飛看了想打人)。

但是投入了就真的會有收穫,我影響了很多人加入語寫,他們每個都寫得比我更好、更持久,哈哈哈,我稱為「我帶來的人都比我厲害系列」,看看那些我帶來的夥伴就知道了!

等夕仔多采訪幾個,我安利來的小夥伴,然後把他們的採訪記錄都貼到這裡就好了,哈哈哈~


夕仔說:著名未來學家、遊戲設計師簡·麥戈尼格爾(Jane McGonigal)在她的書《遊戲改變人生》中講了自己的故事。

2009年的夏天,她撞到了頭,患上了腦震盪後綜合症。病情過了很久都沒有好轉。

她日日頭痛、眩暈、噁心,記不住事情,無法和家人好好溝通。她精神恍惚,焦慮、抑鬱,幾乎臥病在床。

為了不觸發症狀,她不能讀書,不能寫作,不能跑步,不能玩電子遊戲,不能工作,不能發電子郵件,不能喝酒,不能喝咖啡......

在這樣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中,自殺的發生率是1/3,她腦中總是不停的有一個聲音在說:“你永遠也好不了了,你的後半輩子都會是丈夫的負擔。”

在病魔纏身的第34天,作為遊戲設計師的她告訴自己:要麼自殺,要麼把這變成一款遊戲。

她把“遊戲”取名為《腦震盪獵人簡》,在遊戲中,她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神秘英雄、要找尋盟友、搜尋並打敗壞蛋、收集並激活能量塊。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能量塊”,它們被她稱為“哪怕在最糟糕的日子也可以做的事情,能讓我感覺稍微好受、快樂、有力量一些”,它們極其簡單,分別是:抱著她的牧羊犬5分鐘、吃核桃、跟丈夫繞街區散步兩圈。

幾天後,她的憂鬱、恍惚、煩躁,通通消失了。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多,即使她依舊有症狀,心情也不再焦慮抑鬱,在很疼痛的時候也不再感到痛苦。

她把遊戲的過程寫在博客上,之後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反饋,“玩家”有抑鬱焦慮者、手術、慢性疼痛者、偏頭痛、克羅恩病患者,甚至是臨終診斷,比如癌症末期、肌萎縮性側索硬化(漸凍症)。這簡單的遊戲,讓他們在挑戰病魔的戰鬥中更加勇敢、快樂、堅強。

一個小小的遊戲設定,連病魔這樣可怕的敵人都能戰勝,更別說生活中那些無處不在的困難妖怪了。

雨悅姐姐把自己稱作“人生遊戲玩家”,簡·麥戈尼格爾把她的遊戲命名SuperBetter。

如果你也想玩一玩人生的遊戲,成為你自己的英雄,可以試試,讓語音寫作成為你裝備庫裡,最具升級潛力的那把稀有的寶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