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讀書與人生

文/ 李西岐

我記不得自己是從何時喜歡讀書的,大概是從上小學開始的吧。這幾年回岐山鄉下的次數多了些,我和小夥伴們諞閒傳,他們總是提及那時候我家裡的書多,一本新書在半條街上傳閱一遍,再還回來基本上是破舊不堪了。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那時還有一種方法是聽書。春夏秋季每天放學後,蹲在老槐樹下聽一位鄉賢講《水滸》《三國演義》。正是童年時漫無目的地廣泛閱讀與聽講,完成了最初的文學啟蒙與後來的寫作訓練。我也許是寫了幾本書,有點小成就,平時與不太熟悉的人閒談時,總是有人拐彎抹角打問我的家庭背景,譬如父親是不是文化人,母親是不是大家閨秀等等。我只能如實相告,父親上過三四年私塾,但寫得一筆好字,並存了不少書。舅爺家境甚好,曾經是大戶人家,母親雖然大字不識半鬥,卻識大體,善緣廣施,德及鄰里,凡是遇到有字的紙,亦要細心存放起來。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我高中畢業應徵入伍離開楊柳村時,提包裡偷偷揹著的是遊國恩主編的四本《中國文學史》,這是表姐的課本,我愛不釋手,到部隊後也只能偷著看的。過了幾年,開始有老書重新出版,我用微薄的津貼買來一本薄薄的關於詩詞格律的書,開始怎麼也弄不懂,周圍又無人可以請教,只能自己反覆閱讀,幾乎用了三個多月時間,才把“平仄”弄清楚了。改革開放之後,出版的各類書籍多了。那時,我正在總後車船部幫助工作,有空就去北京的幾家書店買書,《李太白全集》《杜甫詩選》《李義山詩選》,特別是讀了周振甫的《詩詞例話》,對詩詞歌賦徹底弄懂了。

年輕時記憶力強,學下的東西一生也忘不了。說句不謙虛的話,現在只要拿到一首詩詞,我只要掃一眼,格律是否合格,心裡便有數了。格律就是規則,平仄自有韻律,可不是湊夠字數就算“七律”“五律”的。強扭的瓜不甜,吟詩不合規律怎麼辦,註明“古風”不就得了!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以我的閱讀經驗而言,人的知識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裡一點一滴地讀書而積累的。博覽群書。讀書要做筆記,讀書要求甚解,讀書要體味細節。這話題另需詳細敘之。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我天生就是個苦命人,瞌睡少,喜歡靜,擱在鄉下起得早去拾糞,一定會滿載而歸的。如今住在城裡,清晨醒來時窗外一片漆黑,“躲進小樓成一統”,坐在桌前不是寫稿讀書,就是寫字塗鴉,自娛自樂,倒也過得有滋有味。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前輩鼓勵後學的勉勵話。其實很多讀書人一生清貧,沒見過那麼多地銀子;書中自有顏如玉。才子未必能配佳人,他也許不會遇到那麼多地美豔佳人。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但讀書卻能使人進步,明確目標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走端行正,分清善惡到頭終有報,做事情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學習強國,這關乎於中華民族的光輝未來與強勢崛起。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有人說過,家有富財可以使人過得舒坦,卻沒有滿腹經綸者活得精彩,所謂富不過三代,貧困更能激發昂揚鬥志,惟有著書立傳者可以流傳於世。這些話,估計是我這一類人自我安慰的強心劑罷了。在資訊發達的眼下,我依然喜歡閱讀紙質版本,那種愜意的感覺無法用語言表達。我閱讀面甚廣,不為別的,起碼能為國人每年0.7本的閱讀量增加些許小數點吧!

(原載《陝西農村報》2020年4月22日副刊)

作者簡介:

名家新作:李西岐《   讀書與人生》


李西岐,1954年4月4日生,陝西省岐山縣雍川鎮楊柳村人。曾度軍旅廿載,後轉業地方工作。自幼在父親指導下臨習書法並自學繪畫,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涉及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書畫及藝術批評諸多領域,各有建樹。作品散見於《解放軍文藝》《崑崙》《西北軍事文學》《飛天》《中國報告文學》和《蘭州晚報》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金城關》《大周原.西周開國傳奇》,小說集《有朋自遠方來》《李西岐文學作品選.小說卷.散文卷》,散文集《三月飄雪》《黃河水車.羊皮筏子》,迄今發表並出版文學作品約400餘萬字,榮獲大軍區和省級以上各類獎項20餘次。其中評論《妙剪人生》榮獲第五屆中國剪紙藝術節金獎;長篇小說《金城關》曾榮獲第四屆黃河文學長篇小說二等獎;隨筆《隴之面》榮獲中國牛肉麵故事徵文一等獎;散文《黔西南遊記》榮獲第五屆黃河文學獎散文獎等。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甘肅省作家協會理事

甘肅馬家窯文化研究會理事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讀者》雜誌社百名簽約作家

長安大學文學創作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寶雞國學會名譽會長

西安岐山商會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