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也說鄉愁

遠望小時候的老屋,看著密集的蘆葦群和一片半荒的水田,一瞬間,我恍惚了:這還是我記憶中的故鄉嗎?

依稀記得家門前青翠的水稻田,一到秋天就滿溢著喜慶的色彩和豐收的喜悅;還有無窮碧的蓮塘,迴盪著我和弟弟們肆無忌憚的笑聲;更有門口的那條水溝,還閃爍著捉泥鰍的手電筒的光芒。年幼的我,也曾站在村口的小學門前,望著每天路過的班車暗暗發誓:長大後,我一定要走出這偏僻的小村莊,去外面看更大的世界……

還記得中學時代讀到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可是在那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我真的無法體會其中飽含的愁苦鄉思。伴隨著成長,消逝的是無法收攏的時間和難以面對的蛻變。老房子變賣了,我們遷居了,母親逐漸頭髮斑白了……兒時的夢想部分實現、部分遙遠,我也離家鄉越來越遠……抑制不住的,是對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的眷戀。

四月,我與兄弟姐妹們相約,帶著孩子再次來到了家鄉。順著曾經的家門前那條彎彎的小路迤邐前行,慢慢踱到村頭的那座石拱橋。雖說現在河道改了,溪水也乾涸了不少,但橋下的河灘依然是孩子們的樂園!他們全然不顧春水冰寒,個個挽起褲管下河摸魚,也不擔心溼了鞋褲,橋上橋下不時傳來他們的歡笑聲……直到我們催促他們離去,他們才依依不捨地乞求:“這裡太好玩了,我們什麼時候還能再來玩個夠?”

堂姐忍著笑說:“孩子們,你們知道嗎?這座橋是你們的伯公、外公向縣裡申請資金、負責監造的……咱們在這裡留個影,見證長輩們對故鄉的深厚情誼吧。”

我低頭笑眯眯地接過話茬:“是哦,我把這座橋叫作‘兄弟橋’,它不僅給鄉親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也見證了我的淘氣和成長!”

一旁的姐姐聽了,感慨萬分:“哎,說實話,小的時候我們千方百計想離開這裡,現在卻經常想回來看看……”我笑道:“這或許就是所謂的鄉愁吧!小時千方百計地想離開,長大後卻時常在夢中不經意造訪,然而卻再也回不去了……”

走在鄉間的小路,看到家家戶戶屋頂飄起的炊煙,以及他們房前屋後、田園菜地間散發出的青草氣息,我的心都被融化了,那是多年來縈繞在我心頭,久久不能散去的家的氣息啊!以至於我在城裡的郊外散步,只要看見人家屋頂的炊煙,聞到田野散發出的青草氣息,我的心中便升騰起一種柔軟:記憶中家的味道就應該是這樣……

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兄弟姐妹們相約對祖墓進行了修繕。修繕後我們相聚在一起,不知是因為我身體緣故,清淡飲食已久,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我越來越鍾情母親曾做過的蛋皮、芋餃、肉丸等食物了。其實,在那些艱難的歲月,母親親自種的地瓜和沖水沉澱提取的地瓜粉,加上雞蛋或芋子、豆腐等製成的廉價而美味的食物,為的就是給我們這些孩子打打牙祭,解解饞!而今,這些地道的“土菜”承載著我兒時厚重的記憶。不經意間,這些記憶已經深深地烙進我的心靈,年歲愈大,愈加思念、喜歡……我不禁嘆了口氣:味蕾深處,藏著的都是濃濃的鄉愁啊!

在近“知天命”之年,再次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不知不覺中,我已讀懂了“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欲說還休、欲語淚先流……

就讓我在這個“識得愁滋味”的年齡,帶上家人,回到夢中魂牽夢縈的家鄉,看看村口那棵烏桕樹是否綠了新芽……

作者:□葉紅


葉紅:也說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