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热播剧《清平乐》中的北宋仁宗朝,名臣辈出,文豪涌现,被形象地称作“背诵全文天团”。但剧情发展到第24集,第一首真正家喻户晓的作品方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西北边疆大漠,范仲淹引吭高歌《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真实历史中,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范仲淹时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期间戍边御敌,劝课农桑,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百姓安居乐业,西夏深为惮服。但是,毕竟是远离亲人而戍守苦寒边疆,秋风袭来,满目萧条,难免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千古绝唱《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上阕写景,极尽悲凉,下阕写情,感人肺腑,全词把戍边将士们的英雄豪情和生活艰辛表现得淋漓极致,堪称边塞诗中的极品佳作。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但是在《清平乐》的剧情中,随着前线战败,范仲淹却因《渔家傲·秋思》被弹劾,说他作为主帅,竟然在大战前夕作此“丧气之词”,是惧战的表现,扰乱军心,罪不可恕。而在真实历史中,此词也确实备受争议。


那么,《渔家傲·秋思》到底寄托了范仲淹怎样的情感呢?备受争议的缘由又在何处?我们不妨细读文本,逐句鉴赏。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天的西北边塞,与江南风光大不相同,大雁飞回南方的衡阳,一点儿没有停留的意思。范仲淹是苏州人,一句“风景异”写出延州与内地秋天景色的不同,一句“无留意”写出连大雁都对此地毫无留恋,意在表明边塞环境苦寒,将士生活艰辛。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时分,军中奏响号角,边塞特有的风呼马啸之声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长烟落日,孤城紧闭。这一句,通过声音与景色的双重描写,烘托出塞外黄昏的悲凉氛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饮一杯浊酒,不禁思念起我远在万里的家人,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乡之计遥遥无期。“一杯”与“万里”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与“归无计”形成巨大落差,写出了戍边将士有家不能回的苦楚。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远处传来羌管的悠悠之声,近处可见满地寒霜,夜深了,我却无法安睡,将军因操劳军计熬白头发,戍边士兵因思念家人多次在梦里偷偷流泪。“羌管”与“寒霜”是对深秋夜景的描写,在时间上是对黄昏“长烟”和“落日”的延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则直观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与无奈。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整首词,字字带血,句句经典,尤其是“孤城闭”三个字,堪称全词的“词眼”,不仅是对边城守卫森严的描写,更影射了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众所周知,宋朝重文轻武,推崇仁孝治国,采取重内而轻外的政策,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与此同时边疆却是守备松弛,引发外患不断。


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仁宗发兵讨伐,结果屡战屡败,西北边境岌岌可危。延州之地,虽然在范仲淹的筹谋下局势稳定,但就整个形势来看,仍是独木难支,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孤城闭”三字或许确有弦外之音,透露出宋朝军事薄弱,边塞形势危急,日落后不得不城门紧闭。


不过,说《渔家傲·秋思》是“丧气之词”,却是非常不恰当的,思乡不代表惧战,针砭时弊亦不代表临阵退缩,范仲淹以守为攻,主和不主战,不是怯懦,而是分析利弊后的正确选择。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备受争议,招祸词眼竟是“孤城闭”三字

范仲淹在延州知州任上,加强军队训练,构造防御工事,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当时的北宋与西夏,相互间都是易守难攻之势,所以范仲淹坚持采取守势,西夏也不敢主动出击,延州因此局势稳定,在外患中得以独善其身 。史载:“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破胆。”西夏方面评曰:“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党项人称知州为“老子”,“小范”指范仲淹,“老范”指前任知州范雍,一句“腹中有数万甲兵”,道出了范仲淹的功绩,也道出了西夏对他的忌惮。


另外,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在宋词发展史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早期的词皆是以婉约为主,直到苏轼对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豪放派才横空出世。一般认为,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但是,《渔家傲·秋思》明显已经超脱了婉约派的儿女情长,把国家大事和英雄情怀寄寓在了词作中,对后来苏轼、辛弃疾开创、发展豪放词派影响极大。


总之,无论从艺术成就来看还是从思想成就来看, 《渔家傲·秋思》都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作品,而范仲淹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能臣兼文豪。


参考资料:《全宋词》、《宋史》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