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家長通過手機、電腦終端可實時查看學校後廚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學校午間配餐是什麼?學校後廚打掃得乾淨嗎?學校如何儲存採購的食材……今後,這些與中小學生健康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南沙家長可通過該區即將推出的“智慧食安”雲平臺相關手機、電腦終端查看。

4月27日,廣東省全省高三、初三年級學生返校。為切實保障全區學校師生食品安全,4月23日,南沙區舉行《“智慧食安”雲平臺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線上“雲簽約”,將已在區內137家幼兒園廚房上線試運行的“智慧食安雲平臺”,全面複製推廣至南沙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屆時,各學校後廚將通過小程序向家長們實時直播後廚情況。

家長通過手機實時參與監督校園食品安全

據瞭解,“智慧食安”雲平臺是南沙區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工作部署,加強疫情期間學校復學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南沙副區長劉朝陽介紹,平臺一期已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校園食品安全動態化智能監管、食品安全信息互動三大功能,加快運用科技手段保障食品安全,試點食品安全電子溯源、建設智慧食安雲平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在即,廣州市南沙第一中學測溫通道、餐桌隔離等工作已佈置妥當,等待學子們迴歸校園。在該校一樓飯堂入口的電子顯示屏上,直播著學生就餐區、後廚、倉庫等35個不同場景的實時畫面。

“今後,這些監控畫面,除了可以在飯堂電子顯示屏上看到,家長們通過手機小程序,也可以遠程實時觀看。不僅僅是南沙一中,區內的其他中小學的後廚,也可以看到。”廣州市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處負責人張琦說。

通過“智慧食安”雲平臺,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將如何實現?張琦介紹,食品安全社會監督通過全鏈條可視化來解決,實現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家委會今後通過電腦終端、手機客戶端等渠道,可實時觀看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全流程在線直播,從食品原材料採購、每日食譜及營養分析、食品倉儲管理,到後廚加工烹飪與備餐,再到餐具及廚房清洗消毒,所有重點環節可視化、透明化,實現遠程監控、即時監督,共同參與食品安全共建共治。”

南沙將加快構建市場監管“智管”模式

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邱曉鈞介紹,南沙區目前正加快探索將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融入市場綜合監督管理之中,構建智管模式,實現科學、高效監管。近年來,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著力推進監管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元共治事中事後監管體系。

近期,南沙區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臺新發布上線“區塊鏈+企業資信證明”功能,面向公眾提供服務,在國內率先實現企業資信證明信息服務上鍊。南沙區內企業通過“南沙市場監管”微信小程序,即可通過手機實現資信證明的在線辦理和驗真防偽。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年內,南沙區還將試點推行電梯等特種設備登記信息、維保記錄上鍊公示,小區住戶通過微信掃碼就能獲取電梯的相關信息參與監督,並進行報障、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