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上週的某個加班夜,我和兩個同事約定了,在下班後走路回家。凌晨的廣州市中心變得安靜。晚風吹拂著頭髮,抬頭看見飛機掠過夜空,感覺生活瑣碎都被我們拋在腦後了。這是我的專屬減壓方法。

畢業後,我越來越覺得工作就像過山車。誰都喜歡上坡,看更遠的風景。但是下坡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度過。這個感悟,是我在工作後的三段“過山車式起伏”之後得來的。

走路回家的路上,我決定從頭再來。

2015 年冬天,是我大四實習之後最意氣風發的一段時間。

在實習單位做著自己喜歡又擅長的工作。其他同學還奔走在校招的時候,我已經提前半年預定一個工作 offer 了,不愁“一畢業就失業”。

那時也是我最熱衷於交朋友的階段。有一次跟某個前輩碰面,聊了不久,她便想邀請我加入她的創業團隊。

前輩開出的條件很誘人:既可以讓我當個自媒體平臺的創始人,又可以在實習之餘賺點錢。這麼一來,還沒畢業,我就即將有在同齡人面前炫耀的資本了。抱著這樣略帶囂張和虛榮的想法,我愉快地答應了。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半年過去,平臺的運營上了軌道,陸續有品牌方上門合作。那意味著,我們親手打造的“孩子”開始賺錢了,我這個“創始人”應該可以分享成果了吧。人聲喧鬧的茶餐廳裡,前輩啜了一口奶茶,瞪著眼睛跟我說:“創業就是要把賺到的錢繼續投進去呀。我也沒拿錢的。你要是缺錢的話,可以跟我說。但現在平臺還沒有穩定收入,我們就再堅持一下吧。”

我又不是傻子。我差點這麼衝口而出了。

當初說好了是有償工作。這半年以來,我一邊兼著正職工作一邊運營平臺,幾乎把生活時間都佔滿,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收入。“創始人”這個掛著的名字,只是當初為了哄我賣力而畫的餅吧。

但我看了看手機。平臺的名字、視覺、甚至是品牌宣傳,每一個 logo,每一段簡介,每一個認真策劃的活動,都有我日夜付出的心血。心裡繃得緊緊的。我真的捨得嗎?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我們要解除你的管理員權限了,你確認一下。”

“?”

“收到麻煩回一下哈。”

和前輩的合作徹底決裂的那天下午,我在回家路上收到她輕描淡寫的消息。按下綠色按鈕,“年輕創始人”的美夢便即將化為烏有。我的感覺就像失戀一樣難受。

走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群西裝革履的,看上去跟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正在追逐著一輛擠滿了乘客的公交車。氣喘吁吁的他們,在車停下的那一刻都做了同一個動作,那就是扯了扯領帶。

原來很多和我處於同一階段的人們,都是為了「體面」而努力生活著的。就像我當初為了一個頭銜,為了讓自己能在和同學聊天的時候多幾分底氣,而選擇跟著前輩創業一樣。

然而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知道,放棄時最捨不得的並不是這些體面和虛榮,而是那個曾經那麼努力過的自己。既然可以努力一次,為什麼不能從頭再來,再努力多一次呢。

“下一次,我的判斷一定會比現在更成熟。”我默默地和自己約定,在日落下走完了回家的路。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承諾的 offer 沒有了。我失業了兩個月。

好的「得失心」,是在一次次的失去中得到的。失去了付諸半年時間的心血之後,我得到的教訓是,不要為了虛榮的目的去做額外的事情。好吧,那就踏踏實實地做好手上的事。

在公司工作將近兩年後,我手上攢了一些案例和資源,履歷也變得更成熟。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公司所屬集團的一位領導。和她約談了十五分鐘後,她就問我什麼時候辦好交接,過來集團幫她忙了。熟悉的劇情出現了。集團是國內一家知名的媒體,給出的 offer 當然很有吸引力。

但是吃過一次大虧,即便是這麼好的升遷機會,我也不敢輕忽。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搞清楚集團的待遇問題,再三番四次地確認新工作的內容。等正式拿到 offer,計劃好在春節後入職時,我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然而過了一個年回來,我就失業了。集團開了全體大會,宣佈提高入職門檻。就連我這個已經工作兩年,甚至已經拿到郵件 offer 的“轉崗員工”也不例外。

接著,我收到了好幾條讓我心如死灰的消息。“非常抱歉這個結果,你還是很優秀的,期待將來有共事的機會!”

“啊?他們怎麼這樣!那你現在怎麼辦,總不能厚著臉皮回老東家吧……”

“沒收入的話,需要借你錢嗎?沒關係的,大不了從頭再來。”

我從頭來不了了。如果說上一次的“創業”,我是倒在“額外的事情”上,那麼這一次,我是徹底地把自己的生計搞沒了。在失業的兩個月裡,我幾乎每天都會早早地醒來,然後看著天花板發呆。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生物鐘還在履行著它的職責,可是醒來後的現實卻在提醒我,我不用去上班了。因為我無事可做。

我還努力地在爸媽面前,在朋友圈裡營造出一副“我很好”的樂觀假象,只是為了不再收到那些讓我更難堪的消息。

我想不明白。我已經拋棄了虛榮心理,拋棄了好高騖遠的念頭,只是踏踏實實地工作,有好機會便用力抓住而已。我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在每天流連書店和網吧,無所事事地觀察人類活動之後,我摸了摸自己失業後反而變得鼓脹的肚子,終於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得自己來救。

我開始跑步。跑步時流的汗,呼吸的空氣,感受的心跳,是我在那段沮喪的日子裡唯一可以獲得正能量的方法。只有在不斷奔跑的過程中,我才能冷靜地思考問題。

那天從舊公司樓下跑回家,我在路上迎面遇見很多張臉。焦慮的,不安的,面沉如水的。他們是都像我一樣,做了錯誤的選擇嗎?不是啊,他們看上去什麼都沒做錯啊。

人生的挫敗,除了有做錯事的原因,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所有人都有可能正在經歷意外,而我,也只是剛好倒在了其中一個意外上而已。

到家的時候,我放慢腳步,深呼吸地發了一條微博:

“世界上所有的鬱結,都是四個字:事與願違。要過這個難關,我就得接受事與願違”。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不合適的工作即將到試用期,我不能再一個人想辦法了。

兩個月後,我終於找到了新的工作。有點好笑的是,這一次,我不敢好高騖遠,也不想再去觸碰任何意外的開關,只想兢兢業業地當個普通員工。

新入職的公司在業界很有名,同事也都很專業,很友好。然而興致勃勃地做了兩個星期後,我就發覺自己變得小心翼翼了。

小心地留意身邊的同事什麼時候下班,小心地記錄上司說過的每一句話,小心地在每個星期的工作彙報郵件上憋出自己最近做過的事情。這些“小心”的片段,都在殘酷地向我證明,我的性格和能力都不適合這份工作。

轉眼間,三個月的試用期即將到了,上司也提前找我約談過幾遍,認真地詢問我之後的打算。那意味著,我即將再度失業。

決定離職的那個晚上,我走出寫字樓,哭笑不得地對著珠江新城的夜空喃喃自語:“你到底要我怎樣。”

畢業三年,我幾乎什麼雷都踩過了,什麼想不通的問題好像都想通了。有過月入過萬,大大方方地給爸媽家用的時候。也有過入不敷出,灰溜溜地問朋友借錢交房租的時候。

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只靠我一個人,我真的找不到另一條可以走的路了。

騎著共享單車回家的路上,我把自己想象成,我最喜歡的電影《白日夢想家》裡的男主角華特,想象自己置身於風景壯闊的冰島——戴上耳機,開著導航,播著音樂,放空頭腦地往前騎。

四十歲的華特在即將失業的時候,為了一張用作雜誌封面的底片,跑遍了地球的不同角落。他當然擔心生計,擔心自己失業後無所依靠的家人,但在他心裡,似乎有著更重要的東西。

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是那個,和他一直做著同一件事,朝著同一個方向出發的夥伴。

三年來的經歷,我好像都是一個人做決定,一個人想要做到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合夥創業還是升遷機會,雖然也有和身邊的人討論,但到最後一意孤行的是我,承擔後果的人,也是我。

接下來的路,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個人走了。我應該像華特那樣,找到一個可以信賴,可以並肩前行,找到那張「底片」的夥伴。

就在那天晚上,當我騎車騎到廣州大道中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什麼,於是把單車停了下來。我喘著氣掏出手機,打開微信通訊錄,找到了幾年前因為工作需要加的一個同齡男生。他叫 Blake,是一家年輕人自媒體公司的負責人,也是我曾經多次投稿文章的編輯。

熱風呼呼地吹著我的臉。我咬了咬牙,問他:“Hi,你們還招人嗎?”

如果你畢業後走得很順,不要開心得太早

以上的經歷,聽起來很奇幻,但的確是我來 WhatYouNeed 工作之前,發生過的所有故事。

之前跟編輯同事們聊起這些起起伏伏,他們會皺著眉頭,先是露出“你到底都經歷了什麼”的表情,接著會給我一個“沒事的都已經過去了”的關愛眼神。

但我從來不會覺得這“都過去了”。而是覺得,每一步都算數,每一步都是人生歷練。

記得我來 WYN 後不久,寫過一篇關於「彈簧人生」的文章。我把每一個揹負著一次次壓力,最後都能觸底反彈的年輕人們,比作是一個個彈簧。

因為每次有挫敗出現時,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生天秤上的砝碼,正在把我的肩膀往下壓。我常常會感到無能為力。

也正是託這些無能為力的福,我才可以儲存挫敗時的勢能,跳到下一個更高的高度。

我就是那樣的一個彈簧。

來源:微信公眾號 我要WhatYouNeed (newWhatYouNe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