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走遍千山萬水,只為遇見更好的你。歡迎走進《AI侶遊》的空間。

中國地大物博,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只要稍加留意,都能發現古建築、古蹟和古道,而每一處都有道不盡說不完的傳說故事。

在羅霄山脈的皺褶裡,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境內,就有一處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古村落,儘管偶然有遊客闖進它的視線,但是,由於當地還沒有系統性的搶救挖掘古村落的野史典故,一般人來到這裡,除了雲裡霧裡的走馬觀花,依然無法真正的瞭解和認識這個古村落的文化底蘊。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古老的門楣上書寫著“正卿第”三個字

這個村落的名字就叫大石門村,在村裡還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建築群,就先從這棟古建築說起吧,正門上書寫著“正卿第”字樣的古建築,主人是明洪武年間一吳姓人家,當時被授予了大理寺正卿職位(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後人為此建造了這座宗祠以示德行。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古驛道

緊靠正卿第旁是一條鋪滿卵石的小道,千萬別小看這條小道,它曾經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是一條古驛道,試想一下,無數的商賈和行人來往駐足,加上古建築群的印證,這裡曾經是何等的繁華。

沿著這條古驛道,不足百米的地方竟然有三、四處宗祠。記得十多年前來到這裡,走進殘缺的曾氏祠堂,裡面的巨大木質柱子和十多米高的廳堂,讓人震撼無比。後來考慮到不安全的因素,曾氏後人集資重建了宗祠,但遠不如從前的雄偉壯觀。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古老的磚牆上長滿了蕨類植物

還是以前的建築質量好,幾百年的古建築,任憑風吹雨打日曬,依然屹立不倒,從殘垣斷壁和牆上恣意生長的植物來看,根本沒有人去維護和修繕。歸根結底,可能是原來的屋主不夠硬核吧,後來由於家道中落,後人分散五湖四海,這些老房子自然沒人照看了。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古銀杏樹

這顆古銀杏樹,在近處根本無法給它拍個全身,至少要四人牽手才能將它合抱,相傳明朝正德年間,吳氏宗親從廣東帶回銀杏種子,在自家後院種植長成,一晃500多年過去了,才有今天的枝繁葉茂,在大石門,唯有這顆銀杏樹,見證了古村落五百年的滄海桑田,繁華與落寞。說它是大石門的鎮村之寶,一點也不為過。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古建築飛簷

稍加留意,大石門的村的古建築群還是十分的講究的,青磚馬頭牆的建築上精雕細刻的圖案栩栩如生,每一個圖案都有特定的意義。各建築之間都留有1米左右寬的巷道,上面鋪的都是卵石,在當年來說,石頭路面算是最豪宅的標配了,若是平民百姓家,有一條泥巴路就算不錯了。

江西“最牛”古村落:明清古建築旁的銀杏500歲、摩崖石刻1600歲

大石門摩崖石刻

距離村子不遠,還有一處重量級的文物,在村口的河邊路邊,有一塊三、四十公分見方的石面上,刻有一首十四句的四字詩,大至是讚美山河、抒發情感的意思,石刻落款時間是建興二年,是西晉時期的年號,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也是江西省發現的最早摩崖石刻之一。

也是在10多年前,這塊時刻旁是一塊菜地,髒兮兮的石頭蒙上了泥土肥料,不注意的話還真發現不了這塊石刻。好在平頭百姓也不在意這個東西,外人也無從知曉,所以石刻歷經千年,依然安然無恙。現在當地已經在原地建起一個亭子,將它保護起來了,這塊石刻已經從棄子成為了幸運兒。

探尋世間美景美食,瞭解各地民風民俗,蒐羅古今傳說傳奇,敬請關注《AI旅遊》。非著名旅遊家、探險家、美食家陪你一起流浪地球。如果你有關於詩與遠方的故事,歡迎交流討和留言評論!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改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