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這四類“投資”新型騙局要當心!

【風險提示】這四類“投資”新型騙局要當心!

近期,犯罪分子以虛假註冊的空殼公司為掩護或假冒合法註冊的實體公司,設立APP投資理財平臺。打著虛假項目投資名義,採取誇大和欺騙性宣傳,以快速返利、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互聯網、微信群和QQ群傳播,吸引大量群眾投入資金,進行非法集資或詐騙,危害極大。

犯罪分子採取四大套路

(一)涉案公司弄虛作假,空殼一個。犯罪分子大多利用虛假註冊的空殼公司、或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的空殼公司作案,有的假冒異地合法註冊和經營的公司名義行騙,以逃避偵查打擊。

(二)非接觸性交易,不辨身份。受害群眾與犯罪分子基本無正面接觸,僅通過平臺客服的微信、QQ或電話、手機號碼與客服溝通聯繫,並通過網銀轉賬或微信、支付寶賬戶支付。

(三)以投資項目有高息回報為誘餌。犯罪分子虛構新能源、新材料、基建、養老、影視拍攝等多種名目的投資項目,同時以投資門檻底、週期短、回報高來誘惑投資者。為了騙取投資者信任,犯罪分子往往同時偽造行政機關頒發的《金融許可證》及境內外保險公司出具的保險證明書等向投資者出示。

(四)作案週期短,見好就收。犯罪分子從設立APP到關閉APP最多三、四個月時間,且收到投資人投資款後迅速轉移贓款,偵查及追贓困難。

投資者樹立正確投資觀念

(一)不受高收益誘惑而衝動投資,不輕信親朋好友的網絡投資理財推介,不輕易投資不透明、不瞭解的產業或項目,更不要向他人推介相關信息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二)要打消僥倖心理,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所謂“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等投資理財項目往往都是陷阱。

(三)要積極舉報相關犯罪線索,發現被騙後及時向各級處理非法集資工作部門舉報。舉報獎勵聯繫方式遇到“快速返利”“高額投資回報”一定要小心。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信用》

小編有話說

感謝您關注《中國信用》,和我們一起見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動態新進展新態勢。公眾號運營以來收到了很多用戶的支持和建議,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在這裡《中國信用》編輯部對大家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資訊服務,我們針對這段時間大家提出的疑問和建議,對一些事項做統一的答覆和說明,主要有以下幾條:

如何關注公眾號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發送給朋友或朋友圈。

如何投稿以及和小編互動

歡迎大家提供報道和稿源線索,或對雜誌提出寶貴建議,可在微信後臺與小編們即時互動,也可通過編輯部郵箱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如何訂閱雜誌

請諮詢010-56805037或010-56805193。

如何轉載文章

《中國信用》雜誌及微信公眾號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中國信用》。

(責編/製作 劉衛碩 審讀 吳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