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女直渤海/文

在武俠小說裡,張三丰被描繪成是武當道教的開派祖師,也是武當派武功的祖師爺。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最後一章,說有位名叫張君寶的少年,在少林寺藏經閣做雜役,不經意間跟著覺遠和尚學到《九陽真經》的部分內容。到《倚天屠龍記》的開篇部分,少林寺遇到崑崙三聖之一的何足道挑戰,不會武功的覺遠與張君寶,依仗從《九陽真經》中修煉的內功,打敗了何足道。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但這卻觸犯了僧人不得偷學少林武功的禁令,覺遠只得帶領張君寶逃出少林寺。在逃亡的路上,覺遠又傳授了《九陽真經》的部分內容給張君寶與郭襄。後來郭襄在峨嵋開宗立派,而張君寶則漫遊到武當山,在巖洞中修煉,書中這樣描寫:

他(指張君寶)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遊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可見,金庸在小說中,把武當派祖師算到張三丰的頭上,並認為武當武術來源於少林寺傳出的《九陽真經》,再加上道家的煉氣之功。待到《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幾乎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那麼,張三丰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否實有其人,真實面目究竟如何呢?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元明之際確實有個叫張三丰的人。據《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載,張三丰的生年有說是南宋高宗時,也有的說蒙古貴由汗時期,不可考。他生活的時期約在元朝延祐(1314—1320)至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間。他是遼東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實(一作君寶),號三豐、玄玄子,人稱“張邋遢”。明史本傳還描繪他的形貌與特性,說他個子高大,身材魁偉,龜形鶴骨,鬚髯如戟。寒暑唯穿一道衣或一蓑衣。一頓飯能吃升斗之米,有時數日才吃一頓飯,或數月不吃飯。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早年做過中山博陵令,後棄官慕道,結識邱道人,於是雲遊北中國各地達數十年,定居寶雞,見三峰挺秀,因號“三豐居士”。後又云遊各地,曾到達武當山,當時因戰禍連年,武當山荒蕪,他與徒眾剷除荊棘,清理瓦礫,創草廬居住,並分配弟子在武當各處卜地而居。後來他又離開武當山,遊遍江南各地,最後又回到寶雞金臺觀。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入明之後,朱元璋、永樂皇帝,都曾派人召他入京,甚至永樂皇帝還派胡濙尋訪他十年,但他最終隱遁不出。傳說他在金臺觀修煉時,死而復活,道士說他已煉出陽神,因此被人視為神仙。永樂皇帝后來派人大修武當道觀,並封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元明之際的張三丰還是道教太極派的創始人,他提出儒道釋三教的大道就是無極,無極而太極,太極分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他也同宋元道教內丹派一樣,主張儒道釋三教同一,即“三教同此一道”,他在《大道論》中說:“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儒也者,行道濟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講各的妙處,合講合的好處。”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他繼承陳摶、陳致虛的內丹法,講究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煉性、修心、存心以使內藥成全。在內家氣功上,強調煉先天之氣,即通過後天呼吸而調煉先天內氣。元明之際的這位張三丰,是以講內家修煉名動朝廷的,雖然《道統源流》中說他“好道善劍,與明太祖友”,但在歷史文獻上,具體關於其武術的記載多是傳聞之辭,而且往往把他與北宋時期的張三峰混為一談。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北宋時也有個叫“張三峰”的人。該人事蹟見於清黃宗羲的《王徵南墓誌銘》,該銘收於《南雷文定》前集卷八。文章介紹了北宋時期的一位武當道士張三峰的生平形跡。黃宗羲說武當內家功夫源於張三峰,並記述了張三峰內家拳術在宋元明清時期的傳承過程。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黃宗羲是嚴肅的學者,他的記載應當是忠實可靠的。後人因為峰與豐,音同,在談到武當武術時,就把兩者疊合為一人。北宋時的張三峰,在道教中是主張“陰陽雙修”,所以有“三峰採戰”的說法。他與元明時的太極張三丰,實是不同道派。而在武術上,北宋時的張三峰確實是開創者。他單人一個,“殺賊百餘”。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黃宗羲還記述了張三峰拳術傳播流傳的過程:三峰之術百年以後流傳於陝西,王宗最著名;王宗傳授溫州人陳州同,陳將拳術教授同鄉之人,於是此種拳術傳播到浙江溫州。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李連杰飾演張三丰(君寶)

明嘉靖年間,張松溪精通此拳術。他的三四個徒弟中,四明人葉繼美最厲害,由此又傳播到浙江四明,此後又傳播到江蘇崑山,精通此拳術的人越來越多,著名的有周雲南、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等,這些人又各傳弟子,使這種拳術在南方廣泛流傳。其中提到單思南傳授給王徵南,王徵南的拳技驚人,有不少令人驚歎的事蹟,值得關注。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黃宗羲由此總結出張三峰的拳術是以靜制動的內家拳。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在現存的元明時期的張三丰傳記文獻中,如明史本傳、汪錫齡《三豐先生本傳》直到無名氏的《張三丰外傳》,都沒有提到他會武術,只提到他精通醫術。至於他創造的太極拳來說,其實在南北朝時期,該拳即有蹤跡可尋。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宋元以後,中原南北各地有各種流派的太極拳在流傳,像明嘉靖時的張松溪的“松溪派太極拳”,就是南派太極拳。後人硬把他拉來,算作元明張三丰的親傳弟子。於是太極拳的創始人也就歸到張三丰的名下。

張三丰是誰?——“衝出江湖”系列隨筆之十

從清代開始,武當拳術、武當劍術都把張三丰奉為祖師。武俠小說更將此說推波助瀾,於是張三丰不但是神仙,也成了一派武功的大宗師。張三丰的真實面目也就越來越模糊難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