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最看重的東北將領,張學良要是不殺他, 絕不可能有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一場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侵華的開端。為什麼這塊被視為‘中國寶地’土地會丟得這樣乾脆?我們都在這一歷史事實下不斷的反思追問,而親自下達不抵抗命令的張學良,無疑成為了這個歷史漩渦中的爭議人物。東三省剛剛改旗易幟那會兒,國民政府統一全國時,張學良立刻辦了一件令日本人欣喜若狂的事:殺害了一個東三省忠心耿耿的守護者——楊宇霆。正因為這一舉動,幾乎是搬開了日本人最大的絆腳石。有人說,如果楊宇霆不死,那麼東北四省必不會如此輕易失掉!如此大的損失只因一人,想必這人能力一定非凡吧。

張作霖最看重的東北將領,張學良要是不殺他, 絕不可能有九一八

張學良

此人如何厲害?還得從以下幾方面來具體介紹。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楊宇霆,學成歸國時在長春先後做過炮隊隊官,講武堂教官。而真正改變他命運的,是作為民國梟雄段祺瑞的心腹親信,他的師兄徐樹錚。此人眼高於頂,沒幾個人他瞧得上,可唯獨楊宇霆,卻真個對了徐樹錚的脾氣,倆人都以意志頑強做事堅決著稱。因此在徐樹錚的關照下,楊宇霆掌管著中國北方最重要的軍火基地,並在他的管理下,逐漸發展壯大。隨著楊宇霆的嶄露頭角,他也得到了張作霖的重用。張作霖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在培養,更在張作霖成為奉天督軍後,把楊宇霆任命為軍署參謀長。此後,楊宇霆大顯身手,儼然成了張作霖的智囊,被稱為“東北版小諸葛”。

張作霖最看重的東北將領,張學良要是不殺他, 絕不可能有九一八

楊宇霆影視形象

在此期間,楊宇霆還在東北做了幾件大事,而其中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奉軍乃至東三省的建設貢獻。這第一個貢獻就是組建了東北海軍,全力經營擴充艦隊全力辦學培養人才,這是一條影響到抗戰的貢獻。當年,東北海軍一度佔中華民國海軍總噸位的四分之三。即使在慘烈的淞滬會戰中,也打出了中華民國海軍最後的悲壯與輝煌。這第二個貢獻就是,在楊宇霆的鐵腕整治之下,東北一舉成為全國治理程度最好的地區;整頓張作霖的舊軍隊,建立新型軍事制度。強硬刷掉了大批舊軍官,啟用大批新人,使奉軍從上到下,面貌氣象煥然一新,提拔了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基層軍官,為之後的裝備升級乃至陸海空建設奠定了基礎。也正因為此,奉系的實力直線上升,實現了張作霖入主北京的夢想。

張作霖最看重的東北將領,張學良要是不殺他, 絕不可能有九一八

張作霖

但他人生的低谷,依然不可避免的到來了。在張學良眼裡,楊宇霆卻是個很討厭的人。加之在日本人的挑唆下,張學良於1929年槍決了楊宇霆,但恰是在兩年多以後,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而這兩件事的直接關係在於,一直以來楊宇霆都是日本人的眼中釘。當時,楊宇霆修築了貫通東北的戰備公路,專用對日作戰運送物資。而在與日本談判時,每每讓日本人抓狂的是,楊宇霆的談判水平實在太過狡猾。有求於日本的時候,經常花言巧語,等到拿到了日本援助後,卻又巧立名目賴賬,總是把日本的要求落空,一旦日本翻臉威脅,他又施展縱橫捭闔,拉開歐美國家撐場面,讓日本人吃了很多次癟。所以日本人為什麼會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摻和張學良家的事,用意也就不言而喻。

張作霖最看重的東北將領,張學良要是不殺他, 絕不可能有九一八

楊宇霆墓

也許在歷史面前,我們沒有辦法去否認一些已經發生的事實,也無法去阻擋那股註定的,即將來臨的潮流,但是卻有理由去反思:倘若楊宇霆不死,東北不至於丟得這樣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