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碍事”的小包块 半年长成了压扁气管的巨瘤-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不碍事”的小包块 半年长成了压扁气管的巨瘤

  麻醉、耳鼻喉、胸外科团队联合上阵“对付”肿物

  经典手术

  原本以为脖子上只是有一个不碍事的“小包块”,没想到半年时间竟然长到了18厘米,还把气管给压扁了。因为最初对小包块的忽视,长大的巨型瘤子让38岁的藏族小伙扎西(化名)的呼吸都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所幸,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近日,扎西的这枚巨大肿物被完整摘除,差点要人命的祸害终于被铲除了。

  小伙气管被压成“超薄型”

  半年多前,扎西发现自己的脖子上有一个小包块,因为没有明显的感觉,他就没有专门去检查就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包块越长越大,外观看来已有木瓜大小。到近来,更是影响到了呼吸。“走两步就很累,气提不上来。”除了呼吸不顺畅之外,连说话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嘶哑。

  在家人的陪伴下,扎西从家乡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求医。在排除甲状腺问题后,扎西至胸外科进一步检查。“是一个颈部来源的巨大肿物,侵入纵膈,非常罕见。”胸外科纵膈肿瘤专业组组长任福强博士说,这一巨大的肿物大半截在颈部位置,已经对气管造成了严重的压迫,“压迫最严重的位置,气管仅剩下3mm了。”

  多学科团队联合布阵

  若通过开胸方式取肿物,伤口对患者本身的打击之大不言而喻。为了给患者找到一条更为优质的治疗路径,胸外、耳鼻喉、麻醉、放射影像、重症医学科专家进行了联合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如果从颈部做一条切口为手术入路,无疑对患者本身的打击会减少很多,但是难度却极高。

  “肿物和颈内静脉、动脉、胸腔大血管紧密相贴和部分包裹,旁边还挨着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距离甲状腺也非常近。”耳鼻喉科负责人张建辉博士说,手术过程中无论是伤及哪一条血管或者神经,对患者都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为此,多学科团队制定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状况的周密应急方案。

  接力上台摘巨瘤

  不过,要想真正实施手术,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对患者的麻醉。尽管巨大肿物没有对气管形成侵犯,但对气管严重的压迫,也给气管插管设置了极大的障碍。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黄觉儒介绍说,按照扎西的体重,常规情况下需要使用内镜7.5mm的管子,但是这个直径的管子很难通过被压迫的最狭窄位置,如果强行插管很可能造成伤害。而且,也不能采取先麻醉再插管的常规方式,因为一旦麻醉后出现气管塌陷,将会对患者形成生命威胁。在充分研究影像资料后,决定对扎西采取“充分表麻前提下保留自主呼吸清醒气管插管”。在最狭窄处,黄觉儒采取低速旋转的方式将管子一步步深入,最终得以成功通过。

  完成插管及麻醉后,耳鼻喉科、胸外科团队联合上阵“对付”肿物。张建辉博士和任福强博士一起带领团队避开重重“雷区”,经颈部切口完整剥离颈部区域和胸部纵隔区域的肿物,避免了开胸的手术方式,把患者创伤降到了最低。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后,这枚18cm的肿物得以从颈部的开口完整取出。

  李诗敏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图片由市三医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