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军《新时代的婚姻》把快乐带给对方

什么是幸福的婚姻?有人认为,真正的幸福婚姻,就是让对方感到快乐。

婚姻的双方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单身的时候虽然偶尔也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但那多半是个人的心绪,没有别人过多的强加和压制;婚姻却能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爱人,不仅会影响他的情绪,还会营造他的心境。有幸遇到一个好老公(妻子),就能获得一段美好的婚姻,就会过得开心和幸福。

现实中,很多人都在婚后过得不快乐,既不是因为生活困难、也不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是因为丈夫的家庭观念不强,很少在家过日子,很少帮妻子做家务,背着妻子在外面拈花惹草,甚至公然带着女人上家里逍遥快乐,全然不顾妻子的感受;有的男人脾气暴躁,动辄骂人打人,虐待妻子……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摧残,女人自然就会不快乐。

曾经,网上的男球迷和女网友为了“十二条军规”打起了口水仗。理性的男人,坚持要把世界杯看到底,而感性的女人则哀怨说:“如果‘世界杯’比婚姻都重要,那结婚还有什么意思?”对于这种说法,男人更是无法理解。

一名球迷反驳女网友说:“我们四年才熬一次,你们每年都有新衣服。”看到这里,女人恍然大悟。其实,男人看球和女人逛街是一个道理,一方永远体会不到对方从中得到的乐趣,所以也就永远无法理解对方的狂热。

婚姻本来是需要小心呵护的,这种小心呵护需要养成习惯而不是刻意去做。多为对方着想,多付出一些,努力把快乐带给对方,才是婚姻的最高境界,不要对对方求全责备,不要勉强对方为自己去改变性格中不能改变的东西。

老人每天都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副悠闲的样子。他惬意地叼着烟斗,微笑着和路人打招呼,或一个人静默沉思。他已经形成了规律:下午四点钟左右来到,五点钟左右离开。

一个住在附近的人好奇地问老人:“我经常在这里遇到你,您为什么每天都是独自来这里?”老人微笑着说:“我和老伴一起生活了53年5月2星期零3天,每天都会安排一小时的私人时间,放松下心情。我们生活得很幸福,如今她走了,但我依然喜欢来这里。坐在这里,她就像跟我坐在这里一样。”

关于婚姻,周国平曾这样论述:“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礼物是自由。自由人之间的爱,才会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黏滞。没有缝隙的爱,非常可怕;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

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块属于自己独占的领地,承认、尊重和保护对方的私人领地,是维持夫妻良好情感的必要因素。当然,这种“独立”并不是冷漠或隔阂,而是生活本身的需要,是使心灵释然的需要。有了这样的距离,才会拥有高品质的婚姻、更从容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即使是自己的另一半,也不会喜欢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过于限制和干涉。太多的干涉,必然导致缺乏自由的空间。

有一位妇人,抱怨丈夫退休后过多地限制干涉了自己的生活,她感到很压抑。

丈夫退休之前,妇人一人在家,买菜、做饭、看电视、做家务,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无拘无束,即使是洗锅刷碗时也喜欢哼唱歌曲。虽然年近花甲,她却自由得像只快乐的小鸟。

可是丈夫退休后,总会评价她的行为,干预她的自由。她哼唱歌曲, 丈夫会说:“一大把年纪了,像什么样子。”她边看电视边摘菜,丈夫就说,做事没个做事的样子。

妇人在做事时,总要想到丈夫的评价。久而久之,她就对家务失去了乐趣,情绪也变得十分消沉。

夫妻之间不干涉对方的自由与工作,对许多夫妻来说,是非常困难甚至痛苦的。真爱的意义,永远都是将快乐送给对方。如果婚姻中的他,无法感受到结婚前的乐趣和幸福,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失败。

【新时代的婚姻】

佛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其实带给对方快乐,也是给自己快乐,积德积福自己。

罗清军《新时代的婚姻》把快乐带给对方


罗清军

荷美心理创始人,济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高端私人心理顾问,中华社会心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省广播电台多个栏目常驻心理嘉宾,百度特邀心理嘉宾,1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学习与传播,已开展1500+场线下讲座, 100+场线上直播,影响百万学员,著有《新时代的婚姻》《完美关系》等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