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真的是草包嗎?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三國鼎立局面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東吳的大都督是個草包的形象,其實不然,魯肅有大才,為什麼這樣講呢,魯肅出生豪族,哪個時候豪族大地主都是大肆狂兼土地,但是魯肅卻沒有,他不但不治家事,反而大量施捨錢財,賣出土地,救濟流民,單單從這一件事情來講,魯肅有一顆賢者之心。魯肅行俠仗義,大賢。魯肅經常賙濟窮人,在他年輕的時侯,看到朝廷丶社會動盪不安,就組識青年練習武藝,保衛家鄉。在周瑜作巢長的時侯打仗缺糧,他一次借出存糧的二分之一,三千觥。今天我們來講講魯肅到底多厲害。

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真的是草包嗎?

魯肅算是三國中一直被小看的人物,其實魯肅的能力不比諸葛亮和周瑜差。魯肅也被稱為是“東吳四英將”,周瑜死後魯肅就接替了他大都督的位置。其實要比較魯肅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還是要在正史中找答案,因為演義裡面諸葛亮搶了不少魯肅的功績,當然諸葛亮大部分的事蹟都存在水分,這個大家應該也是非常熟悉了。

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真的是草包嗎?

然而歷史上的魯肅,卻是一位目光遠大, 又不乏權謀智變的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魯肅在許多政治、軍事上的見解和作為,可同諸葛亮媲美,更不亞於周瑜。魯肅( 172~ 217 年), 字子敬, 臨淮東城( 今安徽定遠) 人。他生於當地的豪強大族,雖父親早亡,但財用充足,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記載長大後魯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魯肅看到漢末將亂,“乃學擊劍騎兵,招聚少年,給其衣食, 往來南山中射獵,陰相部勒,講武習兵”。弱冠之年的魯肅便樹立了成就一番宏偉事業的大志向。

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真的是草包嗎?

他的意志非常堅定,重大事項上絕不含糊。曹操大兵南下,東吳的謀士們紛紛勸降,連孫權也有些動搖,但此時主戰意志最堅決的有兩個人,那就是周瑜和魯肅。在整個三國中,魯肅從來沒有過向曹操投降的想法,一直非常堅決的要求聯劉抗曹。

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真的是草包嗎?

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魯肅能養一支小軍隊,日夜操練,可以看出他是有志向的人,胸懷大志。

由此看來魯肅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草包的形象,大家對他的誤會可能有點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