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文/小聆媽媽

父母和孩子遇到的第一個矛盾,大概就是來自於孩子的不聽話。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不聽話成了大多數孩子的一個標誌。而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家長常用的方法有兩種:講道理和發脾氣。

但是“講道理”多了,孩子反而更不聽話;家長不得已升級為“打罵”教育,問題不僅更多,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你知道嗎?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可以說是想盡辦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其實,主要是因為家長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自然無法阻止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孩子不聽話一般都出於兩種心理狀態:

  • 唯我主義

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唯我主義階段,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如果家長不能糾正孩子的心理狀態,進一步的表現就是“自私”。

  • 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通常是孩子在與父母爭奪“權利”。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與父母進行抗爭,拒絕父母的請求,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做事。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可以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

阿德勒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在心理教育學上有很多觀點都值得家長學習。

從表面看,孩子不聽話是孩子本身的問題,但當我們把事情進行反覆分析,問題還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心態是“我都是為你好,你應該聽我的”,孩子自然不會那麼乖乖聽話。

阿德勒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平等的對待孩子。

在教育上,家長經常忽略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是想讓孩子按著自己的安排的路線一直走下去。這就是與阿德勒理念背道而馳,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個人選擇。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那麼如何解決孩子的不聽話呢?

家長要明白不是所有“不聽話”的問題都需要一一去解決,只要孩子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家長要學會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每一次犯錯誤都是一次成長、一次學習。面對原則性的“不聽話”,家長可以試試階梯選擇法。

  • 第一階梯:主動給孩子兩種選擇

孩子對父母的決定不滿意,是孩子不聽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有一大部分,是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孩子獨立意識的反抗。面對這種心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兩種選擇。

當然這種選擇還是需要家長掌握分寸的,在不損害孩子的健康的前提下。

舉個例子:孩子不喜歡吃青菜,營養不均衡。父母強迫孩子去吃,孩子很容易哭鬧,一家就炸了。

那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兩種選擇:“你想吃胡蘿蔔還是菠菜呢?”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這個時候,大多數低齡孩子都會做出一個選擇,他們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反抗行為自然就消失了。

但是這種方法,家長在給孩子設立選項的時候,一定不能設置自己不同意的選項,只會給孩子形成父母言而無信的印象,不相信父母。

之前就有遇到過,一個家長面對孩子不想上課就給孩子兩個選擇:上課還是回家?孩子選擇了回家,卻被母親強行留在了補課班。

  • 第二階梯:擴大孩子的選擇範圍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第一階梯已經無法制服孩子了。家長就可以把選擇的權利擴大,給孩子更大的權利。

同樣拿吃菜的例子來說:

家長可以把孩子帶到蔬菜的攤位,告訴孩子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面對指定的範圍,孩子再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 第三階梯:給孩子選擇,並告知結果

有些孩子會比較固執,所有的選擇他都會拒絕,家長就只能把第二階梯進行改造。

我們都知道,每個選擇都會承擔不同的結果。因為家長的經驗豐富,所以做的選擇都會避免不良的結果,但是孩子不懂。家長要做的就是把結果給孩子挑明,告訴孩子如果選擇了拒絕,就要承擔相應的結果。

比如孩子在逛超市的時候亂跑,無法保證安全。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和結果。

“你可以自己走在我旁邊,或者你就要待著購物車裡,不能自己走路。”讓孩子知道是因為亂跑才會導致第二種選擇的發生,這種因果關聯性,教會孩子一些行為會產生的結果,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責任。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這三種方法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面對孩子的年齡,家長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想要讓孩子遵守規則,家長積極的引導很重要,通過靈活的方式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沒有糟糕的錯誤,只要糟糕的教育方式。給大家安利一套很多家長都在看的一套書。

《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孩子不聽話?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階梯式選擇法,效果看得見

這5本書結合了生活的實際案例,從孩子蠻橫、叛逆、孤僻、自卑、厭學等一系列問題出發,教會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不吼不叫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423頭條知識節##母嬰好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