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赤壁》,谁能读懂杜牧的历史情怀?


重读《赤壁》,谁能读懂杜牧的历史情怀?


文/钟百超



建安十三年(208),周瑜统率吴国军队,在赤壁大败曹操号称80万大军。赤壁之战,打出了吴军的军威,令曹操闻风丧胆,从此不敢觊觎江东,也为周瑜赢得了不世英名,同时也为诸葛亮实现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初定北方,曹操以为天下无敌,便把目光投向南方,于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旌挥难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面对强大的对手,吴国顿时上下一片恐慌,周瑜力挺孙权,誓死保卫吴国,并主动承担抵抗曹军的重任,终不孚众望,而赤壁从此成为一座历史丰碑。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春天,杜牧恰好外放黄州为刺史。公务之余,信步来到赤壁,置身于这个600多年前的古战场,历史画面一个个呈现眼前,有多少感慨,有多少思绪,有多少寄望。于是,一首千古杰作,如同长江奔流,喷薄而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首句以沉沙的折戟开篇,徐徐拉开历史大幕。戟是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当年秦国的军队,使用的兵器之一便是戟,而吕布凭着手中的方天画戟,所向披靡,更是人所共知。杜牧选取一把折戟作为意象,无意彰显其威力,无非是以此作为战争的一个象征。这把戟所呈现的特征有四:其一,处于折断状态;其二,沉于泥沙之中;其三,制作的材料是铁;其四,保存较好,尚未销蚀。处于折断状态,暗示战斗异常惨烈,沉于泥沙之中,象征赤壁之战已成往事,“铁”字则别有韵味,不仅表明戟的制作材料,更蕴含着赤壁大战这段历史不可否定、铁证如山之意,而“未销”则与“铁”字互相映衬,进一步坐实前面的论证,可谓相得益彰。

有了这样的铺叙,第二句的“磨洗”便成立了,而更有趣的是“自将”二字,不仅表明自己亲自磨洗折戟,而且还亲自对它进行历史鉴定,从而辨认出这是前朝的遗物,即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一个过程,与其说是对折戟的磨洗,不如说是对历史的磨洗,对历史的琢磨。

磨洗什么,琢磨什么?一场改变历史命运的战争,其胜负具有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杜牧的历史触角在哪里?最后两句给予了回答,那就是东风。东风这个客观条件是扭转战局至关重要的因素。正是凭借这股强劲的东风,周郎利用火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换言之,如果不是借助东风,周瑜必败无疑,而二乔的结果想必是深锁铜雀。

有人在解读后二句时认为,“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这种解释有失偏颇。

杜牧笔下的东风应该作宽泛理解,一则指现实当中存在的,而且特指周瑜用来火攻的那场大风;二则指“天时地利人和”这股东风。周瑜不仅借助了东风,用火攻打败曹操,更是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以及军心和民心,赢得这场旷古未有的战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境界和胸襟则开阔多了,而且更符合杜牧的本意。

诚然,战争的胜负,在某个关键时刻会带有某种偶然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偶然性也一定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这也是历史规律。赤壁大战以东吴的胜利,曹操的失败而落下帷幕,亦是历史使然。火生风,风助火,即使没有那股强劲的东风,只要战争一拉开序幕,胜负便在人心中已经注定。正如官渡大战,即使没有这一场战争,袁绍的失败也是迟早的事。同样,即使没有赤壁大战,天下三分的变局也会迟早出现。

杜牧毕竟是杜牧,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也不至于把东风的认识局限于一场风。超然物外的,一定是他独特的视角,深厚的历史情怀。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不变的是人道。这人道便是真正的东风,是可以摧古拉朽、改天换地的力量,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谁读懂了《赤壁》,谁便读懂杜牧的情怀。

2020.1.21


重读《赤壁》,谁能读懂杜牧的历史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