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鄉這樣調整學區—江蘇如皋重大行政決策之前開展政協協商

人民政協網4月26日電

(通訊員 顧豔楓 石堅)“政協這一次對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前的專題協商形式很好,建議很有針對性,對市政府更科學地進行行政決策起到了‘防火牆’‘緩衝帶’的作用,今後可以多搞幾次。”4月24日,江蘇省如皋市市長何益軍表示。當天,市政府常務會議在討論關於學區調整方案的時候,對市政協提出的加快工程進度、配優師資力量、提升辦學質量、做好工作預案等4條建議,全部予以採納,同時對市政協提出的“暫緩執行實驗小學施教區調整方案”建議,經討論也決定採納。

如皋是教育之鄉,基礎教育實力雄厚。教育是重大民生問題,學區調整對保基本民生意義重大。年初,如皋市政府網站一則《關於調整如皋市安定小學、如城實驗小學施教區的方案》的徵求意見啟事,迅速引起調整區內群眾的熱切關注。因牽涉到各種利益調整,群眾的意見很多。

如皋市政協社法委提交《關於在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及重大涉及民生行政決策中引入政協協商機制的建議》集體提案,提出“作出重大行政決策應當遵循民主決策原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保障人民群眾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參與決策”,並提議將涉及到“施教區調整”這樣的熱點民生行政決策,充分利用基層協商議事平臺,助推政府重大決策更科學、更民主。

提案被市政協列為重點提案。4月初,如皋市政府將“調整安定小學、實驗小學施教區的方案”列入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相關社區和家庭走訪,零距離傾聽學生家長和社區幹部的意見,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民意信息。同時通過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

4月17日,市政協專門舉行協商會。政協委員、家長代表、社區幹部在與市政府領導、教育局長現場一問一答中,前期疑惑得到解答,思想疙瘩也得以鬆開。“聽了教育局長和市長在師資隊伍、管理力量、硬件設施三個不低於原學區的承諾,我們家長總算吃了一顆‘定心丸’,回去後要幫助政府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家長代表和社區幹部表示。

“加強宣傳、加緊工程、加快配置、加大決心,舉全市之力辦好新建的兩所小學,讓全市學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均衡教育,是政府為群眾辦好實事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協協商讓政府部門更直接地聽到了民意,凝聚了共識,真正將民主協商機制引入了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之前。”如皋市副市長張亞鸞說。

“在重大行政決策之前開展政協專題民主協商,並將政協專題民主協商與重點提案督辦相結合,開展廣泛深入協商,保障了涉及民生重大行政決策的民主化,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使委員履職更接地氣,協商更有底氣,達到了凝聚共識與建言資政雙向發力的目標,更好地推動了政協協商與社會治理的有機結合,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協商與民、協商為民的責任與情懷。”如皋市政協主席張元健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