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醜牙不痛,便是好牙,平常心善待弱點弱勢群體也是有用之才

從困境中看希望,從弱點中思考,平息自己的懊惱,變遺憾為動力。

無論是《阿甘正傳》還是《弱點》講的都是智商不高的普通人,電影中的主人公最後都是通過努力奮鬥獲得成功和榮耀,甚至財富,影片也獲得觀眾的好評。

《弱點》裡的大個子黑人邁克爾是個很不幸的智商低的被父母拋棄的不幸的青少年,他有幸遇見同學的母親陶西太太,使他的人生柳暗花明,成功逆轉,在陶西太太一家的幫助下,他成為橄欖球隊的中堅力量。在他嶄露頭角時一度成為各個大學爭奪的光彩人物。

陶西太太是個能幹的女人,她善良而精明,既能看到邁克爾的弱點,也能觀察到他的優點。她揚長避短的引導和指教讓邁克爾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能量。

而這些故事據說是根據真實的案例改編的。

我想,一個人的弱點決不能成為制衡他前行的鎖鏈,而成為他逆行反轉的勇氣和恆心。

道之:醜牙不痛,便是好牙,平常心善待弱點弱勢群體也是有用之才

我常常尋找我自身的弱點。

我沒有一口好看的牙齒,這是我終身遺憾的事情。

我很自然的認可古人倡導的女子“笑不露齒”的修養。

關於書裡描寫的美麗女子的樣子,諸如“唇紅齒白”,“玲瓏剔透的珍珠牙”我就很羨慕。

當別人講話和別人笑時,我往往關注到他們臉上的兩個部位,一是眼睛,二是牙齒。

這當然在若干的歲月裡,我見識了無數整齊的白牙和不整齊的齙牙。

我的之所以不敢露齒,如果能不說話當然是最好,不能講話的啞巴也要張開嘴巴咿咿呀呀一番。

何況我這個要謀生計的正常人,又在做店員的特殊的崗位上,職責所在,不僅要多說,還得要多笑。

這便有了矛盾。

醜牙是我的弱點,但我從不嫌棄。也從沒有想到去讓牙醫拔掉醜牙。

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忘卻自己牙齒的缺點。

人人身上皆有弱點,善待弱點使弱智成為天才,武漢的舟舟的案例就能說明這一點,他成為一個音樂指揮家;腦癱成為詩人,眾所周知的餘秀華;殘疾人成為作家,史鐵生的人生就能證明。

聽朋友抱怨,害了牙病,拔一顆牙再安上人工陶瓷牙需要一萬塊。

小時候陪同媽媽去牙齒店拔牙鑲牙,拔牙齒的很是兇蠻,媽媽滿嘴血淋淋的,臉上因疼痛而現出扭曲的神態。

道之:醜牙不痛,便是好牙,平常心善待弱點弱勢群體也是有用之才


“牙齒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老古言說的。常看見一些老年人捂著腮幫子說牙疼。

我便對著鏡子對我的兩個小虎牙細看細想起來:雖然醜,但牢固,活到這個歲數,沒有給我帶來病患的麻煩,讓我能享受美食,我實在要感謝我這副醜牙。

過去那個油布傘下拔牙補牙的,如果不兇蠻,還真吃不了這碗飯。

著名作家餘華在文章裡談他做牙醫的經歷,談他做牙醫很無聊,在牙齒店上班第一天就在師傅的指導下直接上崗拔牙,他說的多簡單,似乎不需要技術,只需要力氣勇氣和工具就能成為一名牙醫。

餘華說,嘴巴里的牙齒沒有風景。

所以幹了五年,他很厭煩,棄醫從文了。

書上描寫的美好女人,嘴巴里是有風景的,唇紅齒白,玲瓏剔透的珍珠牙不是風景?

只是作為牙醫的餘華是面對病牙,拔牙免不了看見血淋淋的場面,看見扭曲的表情。

我去做體檢時,躺倒在靠椅上,仰面張大嘴巴,那戴口罩的年輕姑娘很不耐煩的看了看,一點都不認真,敷衍了事的應付差事,我沒有責怪她,因為我的嘴巴里沒有風景。

她還能堅守崗位,不像餘華逃離到文學裡,如果是我,大概在崗位上呆不了半天就得放棄。

醜牙無病,叫人安適,也是幸運。

道之:醜牙不痛,便是好牙,平常心善待弱點弱勢群體也是有用之才

善待自己的弱點,正視自己的缺陷。

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不減少,雖黃而不發炎,還能夠正常嚼食,不勝感激我這副醜牙了。

醜牙雖然難看,其質堅實,倘若無病無痛伴我終生,醜也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