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獲取長期資本增值收益,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最終目標。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是公司股權,其基本投資思路是,低買高賣,為賣而買。

因此,私募股權投資方經常採用“買企業,賣企業”模式,即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份或認購其增發股份的方法對其投資,並參與其經營管理,待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再將所持有的股份售出的方式實現收益。

此外,創業投資基金也會採用“買項目,賣企業”的方式取得投資收益。

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私募股權投資的盈利過程,可以歸納為五個階段:

1

第一階段:即價值發現階段

在該階段私募股權投資方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尋求具有較好投資價值的項目或企業,並與相關負責人達成投資合作意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所投資的目標,往往是處於相關行業的領先地位的非上市企業。

2

第二階段:是價值持有階段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將對其初步選定的目標項目或企業進行業務、財務和法律方面的全方位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完成投資,成為相關公司的股東,持有公司股權。

3

第三階段:為價值提升階段

基金將充分利用自身在戰略、管理、財務等方面的優勢,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內在價值,即其資本利得能力。

4

第四階段:為價值放大階段

基金投資的項目經過數年的培育,資本利得能力獲得實質性提高,並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發行股票,或者溢價出售股權,實現價值的放大。

5

第五階段:為價值兌現階段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將選則合適的時機以合理價格轉讓所持有的目標公司的股權,實現盈利。

基金管理費和基金運營的收益獎勵是基金管理人收益的兩大組成部分。

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所謂管理費,是指基金管理人每年按照基金資產淨值,提取的一定比例的管理費。

此種費用主要用來作為基金管理人的日常運營和人員支出費用,其收取比例通常為基金數額的1%~2.5%。

收益獎勵,主要是指在基金的淨資產收益率和現金分紅回報率超過了約定標準的情形下,需要從基金現金分紅總額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獎勵給基金管理人。

通常來講,私募投資基金中管理人的收益獎勵主要按照約定數額的20%和80%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私募股權——組織形式

採取何種組織形式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設立時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基金的組織形式是規範和約束其各項業務以及相關參與者權利義務關係的法律框架。

不同的基金組織形式會對基金的募集、管理、決策、退出等各個關鍵環節帶來不同的影響。

一般來說,基金創設人決定採取哪種組織形式主要會考慮以下因素:有關法律制度、基金的管理成本、稅負差異、約束和激勵機制以及基金的穩定性等。

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公司型、契約型和有限合夥型。

(一)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公司制股權投資基金大量存在於創業投資機構出現的早期和大型企業財團下面的投資公司。

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公司法人。

它們能夠以自己的名義擁有財產,對外承擔責任,向銀行申請貸款或者為被投資企業提供擔保。

一旦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出現投資失敗的情形,並最終破產,作為股東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只需要以出資額為限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

為何要做股權投資呢?做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對於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而言,投資公司即是該基金份額的持有人,亦是公司的股東,從而依法享有相應的股東權利,同時對公司債務承擔不超過其出資額的有限責任。

入資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對於他們的投資擁有較為全面的公司股東權利。

他們可以通過董事會委任權的方式對基金管理人進行適當的監督。

儘管作為股東的基金份額持有人不能對基金的具體投資與運營管理進行直接干預,但對於部分基金份額持有人來說,仍能夠通過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委員會參與投資決策,並對具體的投資活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一般基金管理人在公司型私募股權基金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第一,以公司董事的身份,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直接參與公司投資管理;

第二,以外部管理公司的身份,接受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委託,對其進行投資管理。基金管理人只是基金運作的代理人,並不會承擔公司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債務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