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誠信建設萬里行熱點週週看 7.28-8.03

縱覽一週信用熱點,持續關注信用動態。

為增強個人和企業誠信意識,褒揚誠信、懲戒失信,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每週一發布“信用熱點週週看”。匯聚信用領域要聞,弘揚守法誠信,抵制違法失信,共建社會信用體系。

本期導讀:

1. 2019年北京市“誠信建設萬里行”信用進園區活動走進順義臨空經濟核心區

2. 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3. 北京將建醫療機構信用記錄 公佈嚴重失信者“黑名單”

4. 北京:違停將與信用掛鉤 或被聯合懲戒

5. 國稅局:加大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和聯合懲戒宣傳力度

6. 國家發改委:將建立運輸物流行業失信“黑名單”

7. 去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超900億元 同時開展慈善捐助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8. 6月失信風險警示報告:警惕“不合理低價遊”等7種常見旅遊陷阱

9. 網約車違規漲價將記入“黑名單”

10. 陳洪宛:統籌協調合力推進信用監管工作

11. 商務部:距前一次信用修復不到1年或3年內累計達2次 不予以再次修復

12. 證監會公佈首批證券期貨市場嚴重違法失信主體

——北京誠信建設萬里行——

2019年北京市“誠信建設萬里行”信用進園區活動走進順義臨空經濟核心區

7月30日,2019年順義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培訓會暨順義區信用進園區活動於順義區臨空經濟核心區藍天大廈舉行。

本次活動是2019年北京市信用進園區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順義區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辦、臨空經濟核心區管委會協辦、北京信用協會承辦。2019年北京市信用進園區系列活動由北京市經信局組織開展,內容包括政策宣講、企業信用管理知識培訓、企業誠信經營典型案例徵集等,是2019年北京市誠信建設萬里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7月30日,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圍繞“助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主題,宣貫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明確了政府主管部門對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具體要求,總結了中電聯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研究了當前面臨的形勢,部署安排了下一步重點工作。

會議介紹了電力行業徵信業務開展情況,發佈了第三屆“信用電力”知識競賽結果,並邀請信用企業代表就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經驗交流分享。

北京將建醫療機構信用記錄 公佈嚴重失信者“黑名單”

北京將建立醫療機構信用記錄,公佈嚴重失信者“黑名單”,並向各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送“黑紅名單”及聯合獎懲信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日前下發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通知,今後將持續從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等方面發力,推動全市醫療服務質量水平提高。

行業組織要行動起來,要依據相關法規要求,制定本行業內醫療服務信用評價標準。在政府層面,北京市將加強衛生健康監督執法信息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力爭建立全市統一的集行政管理、監督執法、信用監管為一體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信息平臺,提升系統監管水平。市衛健委要求各區衛生健康委要進一步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同屬地公安、市場監管、藥監、醫保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同時在衛生行政部門內部實現監管結果多方應用的信息閉環。在社會監督方面,市衛健委鼓勵公眾參與。

北京:違停將與信用掛鉤 或被聯合懲戒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北京市將於明年出臺“停車信用機制實施辦法”,違停車主將與個人信用掛鉤,可能受到相關部門和機構的聯合懲戒。

北京市去年專門出臺機動車停車條例,以及相關法規,治理違法停車。但經執法檢查,目前仍存在“停車泊位利用率低”“違停現象時有發生”“電動三輪車、四輪車缺乏有效監管”“快遞、外賣等行業用車規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也建議,應當明示禁停區域、禁停路段和禁停時段,採取聯動執法手段,及時查處違法停車行為;對違停車輛要及時清拖,對同一車輛多次違停的情況,要納入停車信用機制實施聯合懲戒,進而逐步實現停車執法全覆蓋,消除停車亂象。

——信用動態——

國稅局:加大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和聯合懲戒宣傳力度

公安部7月31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公安機關聯合稅務等部門共同打擊整治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情況。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副局長金鑫在會上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針對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會同公安、海關和人民銀行強化宣傳。

一方面,廣泛宣傳增值稅發票使用知識,提高納稅人辨別發票真偽的能力。同時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強調虛開增值稅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的危害,切實提高廣大納稅人依法用票的自覺性。另一方面,加大稅收違法“黑名單”公佈和聯合懲戒宣傳力度,營造“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輿論氛圍,增強警示作用和威懾力,促進納稅人提高稅法遵從度,全社會提高依法納稅意識。

國家發改委:將建立運輸物流行業失信“黑名單”

8月1日,國家發改委就《運輸物流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此次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2019年8月1日~8月14日。《意見》指出,將依法依規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以下簡稱“黑名單”)管理制度。

《意見》要求,以相關司法裁判、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處理結果為依據,按程序將涉及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違法失信行為的運輸物流行業市場主體及其有關人員,列入“黑名單”,並向社會公佈,實施信用約束、聯合懲戒。

去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超900億元 同時開展慈善捐助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記者29日從民政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8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超過900億元。近年來,民政部和地方各級民政部門大力推進慈善事業發展。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巡視員李波介紹,我國慈善事業藉助“互聯網+”迅速發展,但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為進一步規範互聯網慈善,民政部優化辦事服務流程,推動實現慈善信息全國“一網可查”,並先後公開遴選了兩批共20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為慈善組織發佈募捐信息提供服務。

此外,民政部還通過慈善領域數據信息的歸集、交換、共享,實施大數據治理。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對違法違規慈善組織實行“黑名單”管理,同時開展慈善捐助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6月失信風險警示報告:警惕“不合理低價遊”等7種常見旅遊陷阱

據“信用中國”網站消息,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近日發佈《2019年6月失信風險警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6月,通過大數據輿情繫統共歸集有關媒體傳播量較高的失信案例424件,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套路貸、旅遊亂象、侵犯知識產權、虛假廣告/虛假營銷、房產黑中介、傳銷、交通領域失信、非法集資/集資詐騙、不合格產品等行為。從收錄案例所涉主體的地域分佈來看,6月份失信案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以上五個省份合計佔比達到48.84%。

《報告》結合媒體報道及有關部門發佈的權威信息,歸納了7種常見的旅遊亂象及行為特徵,建議公眾在旅遊過程中應保持警惕,謹防落入陷阱。針對近期逐漸升溫的房屋租賃市場,《報告》歸納了房屋租賃黑中介常見的9種陷阱,建議公眾在租房時應注意不以報價低為核心參照,提高防範意識,保留關鍵證據,及時維護合法權益。

網約車違規漲價將記入“黑名單”

網約車擅自漲價將被列入信用“黑名單”。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聯合發佈的《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 《徵求意見稿》)規定,包括巡遊出租車、網約車、客運班車在內的所有道路運輸企業在重點時段或者惡劣天氣出現違規漲價等行為,都將記入不良信用記錄的“黑名單”。

《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道路運輸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道路運輸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有效建立,道路客運、出租汽車等領域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更加規範,主要由市場決定的道路運輸價格形成機制和科學、規範、透明的道路運輸價格監管制度基本健全,價格機制引導資源配置、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的作用明顯增強。

陳洪宛:統籌協調合力推進信用監管工作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司長陳洪宛。

陳洪宛表示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迫切需求。二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迫切需求。三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求。與傳統監管相比,新型信用監管機制主要體現出“四個新”:一是監管理念新,要求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週期。二是監管方式新,要求根據不同信用狀況實施分級分類監管。三是監管手段新,要求以大數據為基礎以信用評價為依據實施精準監管。四是監管機制新,要求跨地區、跨部門和全社會協同監管。

分級分類監管是信用監管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根據企業信用狀況,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貫徹落實指導意見過程中,在加強信用立法方面,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立法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從三個方面推進信用監管落地落實。一是加強統籌協調。二是開展試點示範。三是做好宣傳解讀。

——失信修復 ——

商務部:距前一次信用修復不到1年或3年內累計達2次 不予以再次修復

商務部日前出臺《商務信用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懲戒名單主體自被列入名單之日起滿半年,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後,可向認定單位提出信用修復申請,通過信用承諾或參加信用培訓等方式進行信用修復。距離前一次信用修復時間不到1年~3年內信用修復累計達2次的,不得予以信用修復。

《辦法》對懲戒名單的認定、發佈和推送、響應和退出作出規定,商務主管部門即日起將依照《辦法》將相關主體列入或移出懲戒名單,將名單信息向社會發布或推送相關部門,共同實施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有效期一般不超過3年,重點關注名單有效期一般不超過2年。同時認定單位認定懲戒名單時,應履行告知程序,明確列入的標準、依據、懲戒措施和相關主體享有的申辯權利等事項。

——失信懲戒——

證監會公佈首批證券期貨市場嚴重違法失信主體

證監會近日發佈消息稱,證監會日前已公示首批證券期貨市場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共涉及629個市場主體,其中人員563名,機構66家。

首批公示的主體包括:因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欺詐發行、虛假披露信息、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業務、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以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被行政處罰的主體,被採取市場禁入措施的主體,因拒不配合監督檢查、調查被行政處罰或者處理決定的主體,到期拒不執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相關主體等。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說,開展證券期貨市場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專項公示,有助於震懾違法失信主體,增加失信成本,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有利於引導各類主體依法誠信經營,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增進各類主體誠信意識。

此外,證監會當日還發布對5宗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作出的行政處罰,相關企業和個人被處以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