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心:逐夢互聯網

李偉心:逐夢互聯網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疫情阻斷了人們的物理空間,催生了新的互聯網模式。

疫情之初,在濟南市的許多社區,都有一款AI智能外呼機器人,這些個性化的“新員工”成為防控排查和電話回訪的主力軍,為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互聯網技術催生新模式,公司打造的AI智能外呼機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充分說明了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前景。”山東易搜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心說,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互聯網未來已來,易搜趕上了最好的時代。

弄潮互聯網

3萬元,3個人;4億元,1000人。

易搜的飛躍發展之路,李偉心走了13年。

“我是個八零後,互聯網時代對我的啟蒙與感召很大。”作為我國首屆電子商務專業的大學生,李偉心早在大學期間因為“非典”的爆發就觀察到互聯網的發展機會,2005年大學畢業後,萌生了互聯網創業的想法。

2007年,雖然網絡遊戲、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以驚人的規模增長,但仍處於電子郵箱時代,手機QQ剛剛誕生,大多數人對互聯網還在懵懂中好奇與觀望。在互聯網行業打了兩年工的李偉心破釜沉舟,用父親出資的3萬塊錢,在濟南創建了“濟南易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那一年,他只有25歲。

李偉心的創業之路開始於一腔熱血、兩間民房、3個員工,做的大多是幫助企業建立網站等基礎互聯網業務。第一單業務來自濟南朝山街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給了100元定金。

有了定金,生意就算啟動了。“我請同事吃飯,100塊錢都不夠付餐費,還喝了點酒。”李偉心清晰地記得,那天有很多熱血歌曲的旋律湧上他的心頭。

3個月後,靠基礎互聯網服務這一主營業務,易搜公司逐漸走向正軌並開始盈利。帶領團隊將公司從住宅區搬進寫字樓後,李偉心開始成為別人眼中頗具才華的創業新星。

借力前行

李偉心:逐夢互聯網

如同馬化騰和馬雲崛起於國內網絡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以及政府政策對互聯網產業的包容和創新空間,成為全球互聯網巨頭的締造者。李偉心清醒地意識到,要想獲得長遠發展,易搜還需藉助更大的互聯網平臺拓展業務範圍。

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了互聯網的深刻變革,也成了許多互聯網公司的命運分水嶺。在那個門戶網站爭鳴的時代,互聯網推廣的市場與需求都在上升,李偉心也瞄準了互聯網推廣領域。“2009年11月,騰訊搜索商業化,在濟南地區招代理商,這是一個重要機遇。”他果斷決策、迅速出擊。“由於當時的規模所限,接下騰訊的代理業務意味著投入加大,營收減少,還要熬過磨合期,否則一切歸零。”李偉心說,選擇與騰訊合作雖然能將公司發展壯大,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讓他嚐到了創業中最苦澀的滋味。

為獲得維持公司和業務的資金,李偉心想盡辦法籌款,最困難的時候,賣掉了之前買的兩套房子。巨大的壓力使他長期失眠,工作到凌晨更是常態。當時還未到而立之年的李偉心清楚身上的責任,憑著一腔孤勇咬牙堅持。

付出終有回報。2011年7月,易搜代理騰訊的業務實現扭虧為盈,2012年,賬戶上終於有了幾十萬元的盈餘,李偉心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雖說時勢造英雄,但對於創業者來說,前行的每一步並非魯莽的冒險,而是審慎的抉擇。

2013年9月,騰訊注資搜狗,代理局勢轉變,是拿著幾百萬元補償金退出騰訊旗下搜索引擎推廣,還是放手一搏,與另一家代理商競爭經營權?李偉心選擇了堅守,成為全國唯一留下來做搜狗的騰訊代理商。

依託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和代理騰訊業務積累下的大團隊運作方式,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2016年,易搜的業績超越其他代理商,取得搜狗山東獨家合作資格,成為其省內最大核心代理商,駛上發展的“快車道”。並相繼與騰訊、百度、快手、嗶哩嗶哩、馬蜂窩建立合作關係,成為他們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在青島、臨沂、煙臺、菏澤、濰坊、南昌、遼寧等地設立分公司,集團總人數達到1000餘人,成長為山東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提供的互聯網營銷服務改變了上萬家企業的銷售模式。

乘“風”破浪

李偉心:逐夢互聯網

初心不改,方得始終。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如何保持敏銳的互聯網思維,乘“風”破浪?李偉心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整個商業生態進行了重新審視,新冠肺炎疫情更觸發了他的深入思考,決定繼續聚焦“廣告、內容、技術”三大主業精耕細作,向著“打通互聯網與實體行業壁壘,建立各個行業的互聯網平臺,讓人們更加便捷、高效地進行交易”的目標不懈努力。

“之前為社區研發的遠程智能外呼系統,作為公益項目反響很好。”李偉心介紹,目前公司與騰訊合作了另一個公益項目“附近推”小程序,用於支持中小商戶復工復產。“附近推”細分目標人群,精準定位,定向投放,通過微信推廣,用戶線上領券,可到附近幾公里範圍的餐館、咖啡廳等商鋪消費,優惠券到店兌換,刺激了消費者在工作或居住地附近消費,得到許多中小商戶好評,是山東唯一開發此項業務的互聯網企業。

作為互聯網企業,怎樣才能不斷打造新業態,站在時代前沿?“都是‘拼’出來的。”李偉心與團隊不斷碰撞,更加註重內容設計,將旗下業務細分為廣告、旅遊、裝修、應用、傳播五大“互聯網+”事業群,與研發團隊在做好互聯網廣告的同時,提升急速創新附加值,助力中小企業發展,拉動了地區經濟增長。

小小的手機屏幕上能迸發怎樣的商業價值?李偉心帶領團隊與菏澤市牡丹區合作了騰訊視頻“在線賞花”後,又與濟南文旅局、商務局等進行了一系列線上合作,聯繫第一書記,通過快手平臺精準定向推廣農產品,對接田間地頭的農民與社區居民,不但解決了農產品銷售問題,還加快了農村精準脫貧的步伐。

“疫情期間短視頻流量快速增長,各大互聯網媒體如今都在搶佔短視頻市場,未來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方面前景也很廣闊,都是可以深耕的領域。”李偉心求才若渴,一直在尋找技術、策劃、直播等相關頂尖人才,以期將易搜帶入下一個輝煌。

“創業不只是光榮和夢想,而是揹負著對家人、員工、用戶和社會的責任,一路前行。”身為創業者,李偉心堅定而自豪。(聯合網記者 張永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