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領導,偉大轉折 —— 淺析《復興之路之偉大轉折》

卓越領導,偉大轉折 —— 淺析《復興之路之偉大轉折》

中國資訊報道(楊皓喻)紀錄片《復興之路》第四集主要呈現了在歷史轉折點上,國家的重要決策、中國社會的進步和鄧小平的突出貢獻。我們在享受當前美好生活的同時,不能忘記這一路上的坎坷艱難。時事造就英雄,鄧小平在中國面臨巨大困境時挺身而出,展示了他的長遠眼光和無限魄力。
鄧小平是個“高級裁縫”。在中國千瘡百孔,幾乎一切遭到破壞時,鄧小平爺爺告訴大家還有希望,他呼籲帶動鼓舞著當時的人們,抓住任何一絲絲的剩餘“布料”,共同來完成一件舉世矚目的“棉衣”。每個人拿出“針線”一點一點、一寸一寸的縫補它,誠然我們不能將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隨著時代的變革,“服裝”樣式出新,與時俱進,量體裁衣才會呈現最美麗的穿衣效果。在鄧小平的總指揮下,我們裁剪出了更新奇的形狀,又縫補上了更有創意的圖案,將那些“布料”煥然一新,製作出了一件神奇的棉衣,鄧小平還為每個人穿到了心坎裡,它即保暖又溫暖,由外而內的激勵人們,讓中國人民更有自信、有力量、有底氣。
鄧小平有魄力。《復興之路》影片中為我們展現了他在中國面臨巨大抉擇時敢於堅定的將中國在萬劫不復的道路上拉回正軌,並在前途未卜中選擇一條路為中國續命,足以可見他的魄力。鄧小平曾在中央工作會議的主題發言中提到“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但是傳統的思維慣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那段改革的歲月裡,鄧小平在質疑聲中毅然開闢出了一番天地,在南方之行中他為特區建設留下這樣一段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最終他用寶貴的改革成果消除了人民的顧慮。


人事物,任何能長久發展下去的,都有轉折與蛻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對其本身是最痛苦卻最可貴的。中國也曾經面臨困窘的局面,當全國上下經過了十年不可控的“歡愉”過後,僅剩一片狼藉的中國大地的未來會怎樣,沒有人知道,但是一位在人們十年歡愉中受到過打擊的老爺爺知道,唯有改革轉變,中國才能長久的走下去。那位老爺爺就是鄧小平。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長達十年的灰暗歲月,鄧小平帶領中國進行了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開放鋪就了中國的復興之路,是最為有勇氣的一次改革,因為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在中國需要他時,鄧小平開創性的扛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根據中國的國情,嘗試許多新的做法,進行體制創新。他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他的改革不僅改善了中國貧窮的現狀也更好的發揚了社會主義,他告訴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的。
內容的成功展示離不開紀錄片每個部分的運作,其剪輯,背景音樂,同期聲和解說詞都對紀錄片有極大的意義。
紀錄片的剪輯十分巧妙,在段落銜接的部分,會出現與之相配合的錄像,一部分包括極為重要的歷史影像,一部分還包括廣大的山川河流、城市風貌等,照應所講述的主題部分。其中一處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影片在講述到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影響中國進程的發言段落時,在其後別出心裁的插入自然景觀瀑布在石縫間飛洩的瞬間,海浪澎湃與藍天交相輝映,與海鷗並駕齊驅的宏大而壯闊的場景,預示著鄧小平的思想解放運動將會與這激浪般洗刷中國的大腦,滌盪中國的魂魄,為中國翻開嶄新篇章。

紀錄片總共有六集,分別為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從鴉片戰爭時期到二十世紀末,中國一路走來的輝煌和低谷都真實又富有詩意的為我們呈現。在整部紀錄片中,採取了主線講述,穿插主要人物評論的敘事,讓觀眾清晰清楚的明白偉大復興之路的過程,同時增加了紀錄片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令紀錄片秉承了記錄生活記錄歷史並高於生活的首要任務,紀錄片的背景音樂採用舒緩與高亢並存的呈現方式,在闡述歷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時,通常會採用抒情式的背景音樂,而在講述歷史事件時,會用恢弘的音樂製造聲勢,增強觀眾的好奇心,吸引觀眾,激發觀眾的興趣。
同期聲的使用別出心裁。採用聲畫同步和聲音與畫面的錯位運作,來表現紀錄片給人的豐富體驗。很多時候歷史重要人物發言的片段,會僅截取歷史影像資料的一部分,一邊把他演講稿件拿出來展示,配合重要片段,這樣做可以擴大影片內容,也可使節奏緊湊。
解說詞是輕鬆又不失穩重的,條理清晰並配有大量年份數據等,增加了紀錄片的科學性和嚴謹程度。解說員井井有條娓娓道來,讓觀眾情不自禁的沉浸影片其中,解說詞內容是紀錄片一大亮點,如“思想的突圍帶來了實踐的突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閘門逐步打開,一個個圍繞著市場而生,充滿活力的經濟細胞誕生了。”這句解說詞,它既承載了時代的厚重感,同時又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為我們展示了蓬勃發展的美好態勢。細胞是生命力的象徵,單獨一個細胞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但它在宏觀大環境下不可或缺,同時它也繼往開來,不斷孕育著新的希望。解說詞為整個紀錄片注入了活力。

我們共同走在復興之路上,隨著年齡增大,我們不斷成熟,也更加懂得祖國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偉大使命,我們將義無反顧的扛起時代大旗,為祖國的興盛貢獻自己的力量!(2020.4.15)
楊皓喻簡介:(1999年1月),女,河北滄州東光縣人,學生,現就讀於河北大學。自幼愛好文學寫作,初中、高中時期曾在校刊多次發表作品,得到師生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