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有個段子“火”了很多年,說三國蜀漢名將趙雲報自家名號時會大喝一聲:“我乃石家莊趙子龍也!”同為三國人(實為東漢人)的袁紹也會來一句:“我駐馬店袁紹,四世三公,富貴已極!”南北朝北齊名將高長恭在與敵軍作戰時,戴上面具大喝道:“棗莊王來也!”河北石家莊、河南駐馬店、山東棗莊的市名都是近代才出現的,趙雲怎麼可能自稱石家莊趙子龍?這些段子其實只是調侃這些城市的市名太“土”,完全沒有古名的韻味。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石家莊行政區劃簡史:春秋時是鮮虞國地盤,後為晉國控制,戰國時為趙國之地。秦統一後,石家莊隸屬鉅鹿郡,西漢初年設恆山郡。後來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更名為常山郡,大名鼎鼎的“常山趙子龍”就是這麼來的。

常山位於太行山東麓,也就是河北與山西的界山以東。常山以東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著名的滹沱河穿常山郡向東流去。華北平原的北部是燕山山脈,有軍事重鎮幽州,華北平原的中部過了黃河就是山東。古人有言:常山西控太行,東絕河北,北震幽州,南逼梁宋(開封)。得常山,如高屋登頂,為天下形勢之地。五代時,常山設成德軍節度使,是天下第一等的軍事重鎮,五代王朝防禦北方契丹騎兵的戰略重鎮。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漢武帝時,將常山郡分出一部分設真定國(地級)。真定國就位於今石家莊東郊,東漢光武帝時又併入常山。之後的常山也稱真定、恆州、恆山,唐朝就設恆山郡,五代後漢稱鎮州,北宋設真定府常山郡。直到清雍正帝登基,真定府名犯了“胤禛”的名諱,更名為正定。

有人說無論是常山、真定、恆州、恆山,還是鎮州、正定或者趙州,聽起來都有古色古香的味道,為什麼叫“土裡土氣”的石家莊?有當地人自嘲石家莊是世界上最大的村莊。

清朝滅亡前是沒有石家莊這個地名的。之後設石門市,之所以叫石門,是從石莊和休門的地名中各取一字,合稱石門。石家莊這個名字出現於1947年1月,石門市獲得了新生,更名為石家莊。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離開石家莊,咱們去河南駐馬店。駐馬店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北鄰漯河、周口,西鄰南陽,西北鄰平頂山,南鄰信陽,東鄰安徽阜陽。駐馬店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宿鴨湖更給駐馬店增添了很多靈氣。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駐馬店之所以出名,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駐馬店的名字,經常有人調侃駐馬店的名字,說“沒有最土,只有更土。”駐馬店這三個字,給人的感覺就像偏遠地區的一家小客棧,俠客牽著馬進店,店小二肩上搭著毛巾眉開眼笑迎上,衝後面大喊:“貴客來了!”

實際上,駐馬店曾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汝南。汝南袁氏是東漢三國時公認的第一流士族,身份地位有時甚至高過劉氏皇族。西漢時設汝南郡,轄今漯河市、駐馬店市、信陽市、安徽省阜陽市。西漢之後的各朝也設有汝南郡,當時雖還沒有駐馬店這個城市,但治所多在今駐馬店市的轄區內,比如西漢時的上蔡和平輿。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駐馬店這個地名應該出現於明朝,明英宗第六子朱見澤封為汝寧王,就藩汝寧府,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東南部。朱見澤就藩後,在汝寧府修建了驛站,方便與朝廷的聯繫。各方官員路過汝寧時都要下馬休息。久而久之,駐馬店之名就傳開了。到後來,國家設駐馬店專區,後改稱駐馬店市。駐馬店要改名汝南,有個問題需要先解決好,就是汝南縣的地名。

汝南縣位於駐馬市區以東,是明清兩朝汝寧府的治所,當時稱汝陽縣。清朝結束後改為汝南縣,後劃歸駐馬店市管轄。有人覺得這事好辦,駐馬店改名汝南後還是地級市,並不影響縣級的汝南縣,吉林省就有個同名的吉林地級市。也有人認為,駐馬店鄉土氣息濃郁,再說大家也都叫習慣了,沒有必要改名。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接下來就是棗莊,很多人吐槽“高端大氣”的蘭陵怎麼就改成“土裡土氣”的棗莊?棗莊位於山東省南部,北鄰濟寧市,東鄰臨沂市,南接江蘇省徐州市,西抵微山湖東岸。棗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從京津到寧滬杭,徐州是處在中間位置的重鎮,而棗莊堪稱是徐州的北面門戶。

棗莊市區在戰國時還沒有出現,但棗莊市區以東有個蘭陵縣。蘭陵附近的高地種有蘭花,所以叫蘭陵。此後各朝多設蘭陵縣,雖然縣治不固定,但距離現在的蘭陵縣並不遠。蘭陵出名可能因為三件事:南朝蕭道成、蕭衍先後建立齊朝和梁朝,他們的郡望都是蘭陵;北齊世宗高澄之子高長恭封蘭陵王;唐人李白有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一說李白詩中所指的蘭陵在四川)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麼來的?

明清時,蘭陵地名消失已久,今蘭陵縣時稱蒼山縣。此時的棗莊依然沒有出現,在今棗莊市區以南不遠設有嶧縣,被認為是棗莊的前身。清朝末年,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儲量非常大的煤炭,很多人都來這裡挖煤。嶧縣內有一片規模很大的棗樹林,人們就稱這裡為棗莊。不過“蘭陵”這個地名與棗莊確實有直接關係,西晉惠帝元康初(291至299年),朝廷設蘭陵郡,郡治就在嶧縣(今嶧城區)境內。

棗莊如果改名蘭陵,是有一定歷史根據的。只是棗莊改名蘭陵,將與臨沂市蘭陵縣(原蒼山縣)的名字重複。因為屬於跨地市重名,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有些難度。

(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