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光盤”、排隊搶房的真相,一不小心你就上當了

最近,全國各地“日光盤”層出不窮:北京一樓盤在20分鐘內賣光800多套房子,深圳60秒吸金12億、7分鐘賣光288套房,合肥一樓盤442套房源被瞬間搶光,蘇州一樓盤60秒銷售額達10億……

上海甚至還出現了土豪排隊為搶8000萬一套房而打架的奇葩現象。

很多人驚愕,在如今這個階段,經濟可能下滑,樓市難道出現了大牛市行情?

揭開“日光盤”、排隊搶房的真相,一不小心你就上當了


揭開“日光盤”、排隊搶房的真相,一不小心你就上當了


揭開“日光盤”、排隊搶房的真相,一不小心你就上當了


不排除有樓盤“日光”

對於樓盤熱銷到“日光”,也不能完全否認,畢竟買房者的需求客觀存在。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買房需求被抑制。疫情控制後,各行各業相繼復工復產,所以買房者爭相湧入市場。

另外,一是開發商的產品、服務贏得人們的青睞,二是品牌值得信賴,三是有地段、打折優惠等優勢,四是不排除前期營銷、蓄客時間超長,待到開盤日集中釋放,所以就日光了。

這就像某寶推出的“雙11”活動,前期積累了很多消費者,又有折扣,所以一天爆出幾千億的銷量。

“日光”也有水分

實際上,不少業內人士都知道的套路是:“日光盤”,裡面有著很大的“水分”,甚至還有太多的貓膩。

4月,北京某“網紅”樓盤開盤即接近“日光”,20分鐘銷售814套。但實際情況是,有的戶型每個樓層都有。置業顧問自己也說,開盤是賣得不錯,但也沒到日光的程度。說“日光”,其實就是一種營銷手段。

至於排隊買房,樓盤熱度不夠,開發商、代理公司邀請房託來湊。還有,有的樓盤玩的是“多次開盤、限量加推”,刻意製造出“僧多粥少”的氣氛,造成樓盤熱銷的現象。

有人問,樓盤熱銷,是不是樓市反彈了?現在說樓市回暖反彈為時尚早,一個城市幾百個、上千個樓盤同時銷售,即使有“日光盤,”也僅僅是個案,並不代表是樓市就完全復甦了。

曾有號稱“日光”的樓盤被查

真正號稱“日光”的樓盤,是經得住檢查的。如果說假話,一查就露餡。

2016年9月19日,深圳某樓盤在其微信公號推送文章《開盤即售罄!深圳東進,開啟大觀時代,嘆為“觀”止》。開發商自己號稱,開盤當日,2000餘人到場搶房,房源被一搶而空。該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

實際情況如何呢?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前往該樓盤查驗,該樓盤共計1006套預售商品房,開盤當天僅售出441套(不含回遷房),也就是說,只賣了44%。

所以,只要你較真,就可以查驗是真的“日光”,還是假的“日光”。

說假話幾乎零成本

那麼,為什麼樓盤會號稱“日光”?除了真的銷售火爆的樓盤,很多是玩的公關套路。

樓盤開盤後,公司內部的海報、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外部樓市網站新聞,想怎麼發就怎麼發,說不定還能被門戶轉載,被度娘收錄。

在社交媒體形式多樣、傳播廣泛,樓市關注度極高的今天,開盤勁爆的消息很快就能傳播開,並形成巨大的影響力。加上置業顧問不停的催定,有時就直接營造了一種十分緊張的氣氛。

這些套路,有的開發商屢用不爽,但一直沒人管,所以想怎麼說就怎麼說,100套房子,賣了三四十套,也敢說全部售罄。

開發商說了假話,一般沒部門查處。即使查處了,進行處罰,罰金可能不及賣一套房的零頭。

買房者要“四多”,提高鑑別能力

作為買房者,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不能因為看到樓盤火爆,就覺得買房的機會來了。實際上,部分樓盤熱銷,也只能證明隨著形勢好轉和復工復產的推進,部分城市的樓市正逐步恢復常態,但遠沒有達到火爆的程度。

中央反覆強調“房住不炒”,絕對不會是一句空話。從今年多地出臺“救市”政策被叫停就可知道這是一條樓市底線。今年樓市要“穩”,所以房價猛漲,或者猛跌,這種可能性不大。

這時候,作為買房者,只能提高自己的鑑別能力,防範其中的各種套路。要在炒作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建議買房者一定做到“四多”:多走幾個樓盤,多踏勘幾個片區,多諮詢買過房的朋友,多加進一些買房群。

做到這些,也許,很多樓盤的秘密——“日光盤”、排隊搶房的真相你就瞭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