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競爭國家隊、創新發展“金招牌”、創新創業宜居樂土……上海 “張江”蘊含的未來科創密碼知多少?

全球科技競爭國家隊、創新發展“金招牌”、創新創業宜居樂土……上海 “張江”蘊含的未來科創密碼知多少?

  正在火熱進行中的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牽動每一顆“愛上海”的心;“張江”二字,是每一位創新創業者耳熟能詳的熱詞。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科創辦執行副主任彭崧,詳解科創中心關鍵熱詞之一——“張江”。

  全球科技競爭國家隊

  以“張江”為代表的創新未來,有多令人期待?答案就蘊含於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張江科學城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彭崧指出,“三個張江”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賦予上海的一項戰略任務,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目前,上海著眼世界科技前沿,佈局國家級大科學設施集群,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設施數量、投資額和建設進度均領先全國。

  這裡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張江實驗室、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等一批高水平科研主體和重大創新功能型平臺,努力建設推動科學新發現的戰略高地。2014年至2019年,上海每年均有成果入選國家十大科學進展,50項重大進展中上海牽頭或參與11項。

  創新發展“金招牌”

  2017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目前,正全力推進“五個一批”建設,即“一批大科學設施、一批創新轉化平臺、一批城市功能項目、一批設施生態項目、一批產業提升項目”,已實施了兩輪“五個一批”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約2600億元。截至目前,首輪73個項目中,54個項目已完工。新一輪82個重點項目中,5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則是上海創新發展的“金字招牌”。自1999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實施“聚焦張江”戰略起始,到目前形成“1區22園”的發展格局,分佈在全市16個行政區,是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和創新聯動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已經成為上海提升產業新方向帶動能力的“張江品牌”。

  目前,張江示範區集聚5.2萬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6072家、上市企業196家)、研發機構近2千家。2019年張江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5.72萬億元,同比增長9.4%。在這裡,每平方公里營收已超150億元、稅收達到9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業產值從2015年的4177.86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6590.48億元,佔全市的比重從51%增加至60%。

  彭崧指出,“三個張江”關係可以概括為“一心一城多園”。一心,即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關鍵和核心,是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最重要的抓手;一城即張江科學城,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張江示範區的核心園;多園,即張江示範區的22個分園,這些園區分佈在全市各區,包括嘉定園、臨港園、閔行園、漕河涇園、松江園、徐匯園等,都是科創資源的主要集聚地和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