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源於《論語》“雍也篇”中的成語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浩若煙海,燦若星辰。

而《論語》作為國學儒家經典之作,一直被奉為圭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主要內容講述瞭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怎樣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實現安邦立國的偉大使命。

《論語》這部不朽之作,影響了中華文明。書中也產生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警句格言,廣為流傳,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分享部分出自論語的成語,今天分享的成語全部出自《論語》雍也篇。

那些源於《論語》“雍也篇”中的成語

文質彬彬

(一)行不貳過

(二)遷怒於人

【成語釋義】指犯過的錯誤不再犯。

【成語釋義】受甲的氣向乙發洩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原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註釋】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洩到彼人身上。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亡:同“無”。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點評】孔子極為稱讚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後,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三)肥馬輕裘

【成語釋義】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

【原文】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註釋】周:賙濟、救濟。

【譯文】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賙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賙濟富人的人。”

【點評】孔子主張“君子周急不濟富”,這是從儒家“仁愛”思想出發的。孔子的“愛人”學說,並不是狹隘的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認為,賙濟的只是窮人而不是富人,應當“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這也是當今世界所提倡的處世哲學。

(四)犁生騂(xīng)角

【成語釋義】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為之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棒舍諸?”

【註釋】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農代替,系紅毛長角,單獨飼養的。騂且角:騂:音xīng,紅色。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用:用於祭祀。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層統治者。其舍諸:其,有“怎麼會”的意思。舍,捨棄。諸,“之於”二字的合音。

【譯文】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

【點評】孔子認為,人的出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自己應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幹。只要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會受到重用。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作為統治者來講,選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拋棄賢才,反映了舉賢才的思想和反對任人唯親的主張。

(五)簞(dān)食瓢飲

(六)不改其樂

(七)不堪其憂

【成語釋義】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成語釋義】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成語釋義】憂:愁苦。不能忍受那樣的愁苦。

【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註釋】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樂:樂於學。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點評】這裡講顏回“不改其樂”,指的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裡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追求,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八)祝鮀(tuó)之佞(nìng)

【成語釋義】指的是祝鮀,春秋衛人,規範化能言善辯,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後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註釋】祝鮀:鮀,音tuó。字子魚,衛國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辯受到衛靈公重用。而:這裡是“與”的意思。宋朝:宋國的公子朝,《左傳》中曾記載他因美麗而惹起亂的事情。

【譯文】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九)文質彬彬

【成語釋義】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原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註釋】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文:文采,經過修飾的。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史:言詞華麗,這裡有虛偽、浮誇的意思。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評析】這段話言簡意賅,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係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孔子的文質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些源於《論語》“雍也篇”中的成語

(十)敬而遠之

(十一)先難後獲

【成語釋義】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成語釋義】難:艱難,勞苦;獲:收穫。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穫。比喻不坐享其成。

【原文】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註釋】知:音zhì,同“智”。務:從事、致力於。義: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評析】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問題。面對現實,以回答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為中心,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他還提出了“敬鬼神而遠之”的主張,否定了宗法傳統的神權觀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張以卜筮向鬼神問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十二)樂山樂水

【成語釋義】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原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註釋】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評析】孔子這裡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十三)行不由徑

【成語釋義】徑:小路,引伸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

【原文】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註釋】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焉爾乎: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徑:小路,引申為邪路。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譯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裡是到了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評析】孔子極為重視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他問子游的這段話,反映出他對舉賢才的重視。當時社會處於大動盪、大變革時期,各諸侯國都重視接納人才,尤其是能夠幫助他們治國安邦的有用之才,這是出於政治和國務活動的需要。

(十四)博文約禮

【成語釋義】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原文】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註釋】約:一種釋為約束;一種釋為簡要。畔:同“叛”。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 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評析】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麼怎麼做呢?他認為應當廣泛學習 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十五)從井救人

【成語釋義】從:跟從。跳到井裡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

【原文】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註釋】仁:這裡指有仁德的人。逝:往。這裡指到井邊去看並設法救之。陷:陷入。

【譯文】宰我問道:“對於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評析】宰我所問的這個問題的確是比較尖銳的。“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對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麼令人信服。他認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邊尋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這就為君子不誠心救人找到這樣一個藉口。這恐怕與他一貫倡導的“見義不為非君子”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了。

(十六)博施濟眾

(十七)立人達人

【成語釋義】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成語釋義】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註釋】施:舊讀shì,動詞。眾:指眾人。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儒家認為是“聖人”。病諸:病,擔憂。諸,“之於”的合音。夫:句首發語詞。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賙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評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後面的章節裡,孔子還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關於“仁”的基本主張。對此,我們到後面還會提到。總之,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基本倫理準則,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那些源於《論語》“雍也篇”中的成語

仁者樂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