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如何做好核心軸,應對5G、區塊鏈加速數智化時代到來

移動支付如何做好核心軸,應對5G、區塊鏈加速數智化時代到來

都說科技改變生活,那麼到底誰是過去十年裡對我們日常生活改變最大的技術呢?如果組織這樣一次評選,移動支付想必能獲得不少選票。

移動支付創造的商機,已經進一步蔓延到下沉地區

我們不妨回顧自己的一天:從早上在煎餅攤上買早餐、上班路上打車,到下午在辦公室用外賣軟件點下午茶,晚上回到家用微信繳水電費、給過生日的朋友發紅包……幾乎處處都能用到移動支付。

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人行科技司司長陳靜指出,中國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應用面廣。它已經覆蓋了我們衣、食、住、行、醫療、娛樂、社交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消費服務,都可以通過移動支付生態來解決。

移動支付技術在中國落地以來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目前市場規模已經遙遙領先,而且仍在持續增長當中。

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207.1萬億元,同比增長72.2%。

很快,由中國新聞週刊和微信支付聯合撰寫的《移動支付趨勢報告》也將重磅發佈。報告中提到,近五年移動支付規模平均增速高達181%,在電子支付業務金額中的佔比不斷提升,從2013年的不足1%飆升至2017年的8.4%。

移動支付給社會效率帶來的提升幾乎是全方位的。它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便捷已經無需多言,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給許多行業創造出的新價值。

移動支付技術誕生以前,生意只能在線下進行,消費者和商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今,即使消費者不到店,生意也一樣能夠展開。只需要在線上下一個訂單,商家就會安排騎手在三十分鐘或一小時內將訂單配送上門。尤其是在餐飲行業,外賣訂單已經成了不少門店的主要訂單來源,大幅提升了營業額。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以往,山東、陝西偏遠地區的農產品成熟後,只能就地賣給當地的批發商,批發價只有幾毛錢一斤。但現在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跳過中間商,在網上把優質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刨去快遞費後,同樣的農產品能夠賣到幾塊錢一斤,收入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變化,更大的聚變還在醞釀當中。

移動支付如何做好核心軸,應對5G、區塊鏈加速數智化時代到來

移動支付的新角色,是流量連通器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移動支付的重要價值之一在於,它賦予了消費者線上線下統一的數字身份。這是我們加速世界走向線上、線上融合的重要基礎。

傳統電商時代,線上、線下完全是兩盤生意,彼此間壁壘森嚴,流量無法相互轉化。但有了移動支付實名認證賦予消費者的線上線下統一數字身份後,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越來越多的商家正在通過微信的支付頁面,將消費者引流到自己的公眾號或小程序,實現私域流量和用戶數字資產的沉澱。家樂福就是受益者之一,基於對微信支付生態智慧經營工具的高頻使用,它已經成功打造出了一套成熟的拉新+復購模式。運用微信支付提供的營銷工具,通過掃碼領券、支付有禮、附近發券、朋友圈券等營銷產品,過去幾個月裡家樂福的銷售額取得了大幅增長。

同樣的,商家也可以通過線上下單、到店領優惠券的形式,將線上客流引導至線下門店。在騰訊智慧零售發起的“小程序倍增行動”第三期中,夢潔家紡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將37%的線上下單客戶引流到了線下門店,活動期間門店進店率超過了300%,進店客流產生40%的連單率。

移動支付不僅是線上、線上流量的連通器,也是一個巨大的數據採集通道。基於海量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支付數據,我們可以準確判斷一個城市的消費水平和這個城市各大商圈的消費分佈情況,為商家的選址和選品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現在我們的交易已經全部實現了數字化,未來隨著5G、AIoT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還將進一步實現數智化。有了這些新的技術和應用,我們就能方便地分析商品的動規律和顧客的消費習慣,用數據指導上游的生產和供應鏈環節,實現C2F的智能商業變革。

更廣泛的變化發生在線下。5G大容量的特點允許商家在實體門店安裝大量的智能終端,對商品和消費者進行感知和識別。藉助智能攝像頭和背後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商家就能清楚地知道貨架上的商品陳列是否符合要求,進店的消費者有多少完成了購買轉化。

當物理世界中的人和商品逐步完成在線化和數字化後,作為交易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移動支付及其背後的統一數字身份將成為銜接業務和打通各方數據的一個關鍵節點。

移動支付如何做好核心軸,應對5G、區塊鏈加速數智化時代到來

跟區塊鏈等新技術結合下,移動支付更安全

與此同時,5G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也將加速移動支付自身的進化和迭代。近兩年,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廠商開始不斷加碼刷臉支付技術,以人臉作為消費者的數字身份。

在這項技術的加持下,消費者將擁有更加富多元的支付選擇。同時,商家也能夠節約人力成本,大幅提升收銀效率,減少高峰期排隊付款的情況,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優良的購物體驗。

以去年11月開業的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店為例。在智慧零售工具的助力下,天虹微信支付智慧零售店每100個顧客就有85個使用移動支付消費,包括二維碼、刷臉支付和掃碼購等等,數字化率高達85%,門店自助化率也達到了50%。

不難預見,在5G高速率、低延遲特性的支撐下,以生物特徵為統一數字身份的新型移動支付將加速普及,並通過會員系統的數據打通推動世界由數字化轉向數智化。

同時,新技術發展也將為移動支付的安全性——無論是資金的安全性還是用戶信息的安全性——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為一套對分佈式存儲、非對稱加密算法、時間戳等現存技術有機整合,並引入算法博弈論的共識機制而形成的技術體系,區塊鏈具有數字記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特點,可以實現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一致性,讓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一樣真實可信。

其中,區塊鏈支付可以跳出傳統清結算系統,鼓勵用戶使用更為方便的數字資產購買商品,藉此降低成本;同時在智能合約方面,它解決了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通過智能合約,人與人之間可以建立彼此認可的共識。

此外,通過去中心化和加密所有下載和上傳信息,區塊鏈技術也能給用戶隱私保護提供很好的幫助。端端加密技術確保了只有發件人和收件人才能讀取他們之間的信息。

當然,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不僅要靠技術,也需要監管的支持。必須承認,科技創新的日新月異對立法提出了巨大挑戰。立法部門制定的硬法需要相對穩定,很難緊跟時代的變化。但一些不具備強制執行力的機構,比如行業協會制定的規範

標準和公約等軟法,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因此,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軟法來推動行業發展。

作為企業主,不僅要積極地參與軟法的制定,還需要關注試點和沙盒監管的領域。所謂沙盒監管,就是指在一些行業或領域先行試點,比如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先試運行,成熟之後再發放牌照。

Bbayworld也認為,有了更靈活的政策環境,5G 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把傳統社會升級成數字社會,移動端也將不僅僅侷限於手機,而是會發展出各種移動設備。

“有了這些移動設備,就能通過數據實時反映我們周圍的變化,屆時將不僅僅是智慧零售、智慧車輛,而是智慧城市和智慧世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