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出狱,做网红带货没问题的

周某出狱,做网红带货没问题的

因连接偷盗而入狱的周某出狱了,很多包装公司开着豪车去迎接他。

很多人认为把周某包装成一个网红,这会给大家树立一个坏的榜样。

正如很多人担心小孩子看了一些暴力犯罪的电影,然后就走上了歪路一样,网民们也很害怕有更多的人通过另类的方式走红,从丧失道德底线、触碰法律条例。

有这种担忧的人不妨玩一把吃鸡游戏,尝试一下用枪打死一个人的感觉。

当某个人的人生简历上被戳上“坐过牢”的印章,估计这一辈子就玩完了。放眼全世界,好像只有中国对出狱后的人如此不宽容。

在国外很多说唱歌手都有入狱的经历,在全世界畅销的《囚徒健身》其作者也蹲了十几年的大牢。他们后来都做了什么?用说唱音乐表示一种救赎以及警示后人,也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烂人。而《囚徒健身》则开启了世界范围内徒手健身的浪潮。

不过有时候也会有特例,中文新媒体小编会变着法子夸人。

小编们喜欢用《坐过牢、离过婚、放过牛、吸过毒》之类的字眼,来营造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他们会告诉你“看吧,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还是很牛逼”。

但不知为什么,要形成这种变着法子夸人的条件是,这些名人们出狱之后都做了某些正面影响的事情,比如捐款、拿奖、爆票房。而在入狱之前或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小编们会一顿痛骂“去死吧”。

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作家叫让·热内,早些年就是人人痛打的小偷,因为偷东西也被送进蹲监狱。之后洗心革面决定成为一个作家,写了一本《小偷日记》,这是一种非常可耻的经验,也许在别人看来是非常阴暗和不可理解的。他写着写着,后来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

周某没什么文化,不会说唱,不会徒手健身也不会写小说,但却十分适合当前互联网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巨大的包容性与诱惑性。我们见过了直播睡觉,也见过了无聊的吃播,还有很多抖音和快手上以丑为美的反审美文化,与其说我们期待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一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如说我们是被这种期待本身所诱惑了。

国外有个思想家叫做鲍德里亚,他认为人们受到了各种诱惑,并非是由于一些出众的品质,而是这种诱惑本身,具有我们人类天生的游戏特性。比如,喜欢某个人并非是因为他长得很帅很漂亮,而是因为迫切的想参与诱惑这种极具魅感的游戏。

周某当然不会直播撬锁,也不会大讲特讲监狱生活,那他会说些什么?…谁知道呢,反正有人想听想看,即使知道这仅仅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在互联网上,每天都会涌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们对你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听杀人犯和吸毒犯说唱就比985毕业的rapper更酷吗?不一定。我们只是被自以为是的想法诱惑了,妄想成为一个一边走一边swag的“厉害”人物。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知道了有一个人物叫做孔乙己。人人都不想当孔乙己,但又做不来鲁迅,那怎么办?想要找到答案,最好还是跳出这种二选一的境况。

美国有个人叫做杰西·詹姆斯(Jesse James),在美国内战的时候加入游击队,有着不错的表现。而在内战结束后,他马上成为了一名亡命之徒,到处打劫放火,他打劫的对象都是那些富有的人,于是人们开始认为他是一位劫富济贫的游侠。后来美国人还写了一首歌就叫做《Jesse James》,然后美国著名歌手Cher改了下标题,叫《Just Like Jesse James》,像詹姆斯一样干嘛…去劫富济贫吗?

你看,跳出二选一的标准,之后就不枯燥了。

所以,与其说先入为主的反对周某成为网红,不如先看看他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退一万步说,假如真的有公司签了他,并且顺利的包装出来(既然是包装了,那当然是正面形象了),那么这家公司也是有点东西的,至少不输给当前千遍一律的MCN。

PS:最近写的健身文章大多和健身界主流观点相反,得到了低于三位数的好成绩。因此,是时候休息一下了。写点时评什么的娱乐一下,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