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時代,新華三如何"智"造未來工廠,引領產業革新?

在"新基建"熱潮湧動之下,工業互聯網將為智能技術與製造產業的融合創新構建新的產業平臺,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掀起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大趨勢。基於泛在網絡,以用戶為中心,人機融合,互聯化、服務化、個性化、柔性化的智慧製造新模式給我們帶了新的啟發。

在由紫光集團和新華三集團主辦的2020 NAVIGATE領航者峰會召開期間,於4月21日舉辦了"聚力產業優勢共創智能製造新高度"專題論壇,來自智能製造領域的行業專家共聚,分享工業4.0時代智能製造演進和創新的新趨勢、新技術、新機遇。

工業4.0時代,新華三如何

全域實力打造智能工廠,引領製造轉型

"智能工廠是數字化工廠的升級、智能製造的載體、工業互聯網的基本單元,具備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精準執行、自主決策四大特徵,其本質是通過數據與算法的協同實現精準決策。" 新華三集團企業事業部技術部長薛聰在演講中提到,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是實現智能工廠的核心和中間橋樑,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工業4.0時代,新華三如何

面對智能工廠柔性、診斷、5G、安全和協同五方面的需要,新華三集團的AD-NET基於SDN技術的工業網絡切片為柔性製造提供柔性數據管道,無線網絡和5G創新為數據在工廠內的流動和共享搭建了平臺,為數據與工業生產的融合創造了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雲邊協同助力工業企業實現了全球計算資源統一納管,先知引擎構建了從開環到閉環的意圖驅動網絡,實現了智能工廠網絡的智能診斷,邊緣計算將OT網絡安全隱患防範於未然。

基於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新華三集團首先在內部完成了智能工廠的建設,通過引入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實現了多地點製造和加工模式,以及數據和狀態實時互聯,同時做到了集中監控和遠程診斷。基於自身的實踐,新華三積極賦能外部產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在海爾,新華三參與智能工程的推廣,將前端用戶的訂單和後端的生產做無縫銜接,打造了黃島特冰智能工廠、日日順AD-WAN廣域網等一系列典範案例。

工業4.0時代,新華三如何

實力拱衛創新基石,智造未來產業生態

智能工廠的建設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需要生態系統的協同能力。在專題論壇上,來自SUSE、韓國aim、東方國信等國內外的智能製造領導者共同分享了彼此的創新技術以及與新華三集團的合作歷程,描繪了未來智能工廠的新模式和新形態。

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開源公司,SUSE一站式優先支持SAP,打造生產智能化核心,同時在數據存儲、高性能計算集群、IoT、AI、機器學習、運維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實力領先。未來,SUSE將依託過去與新華三集團十餘年的研發、工程和服務合作,共同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的落地部署。

作為產業自動化專業公司,韓國aim以半導體/FPD為中心的全製造行業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在智能製造方面,aim利用新IT技術對製造環境變化快速響應,通過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產業系統運營最優化。目前,aim與新華三集團已經合作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一系列項目,共同推動工業4.0在中國的推進和落地。

東方國信Cloudiip平臺已形成覆蓋35個國家的跨行業跨領域應用,通過橫跨採集、傳輸、IaaS、工業PaaS、工業SaaS的全棧式平臺技術架構,為能源、鋼鐵、光伏等29個工業大類提供工業互聯網服務,基於工業互聯打造網絡協同安全生產技術與平臺、園區環境安全大數據平臺、疫情檢測防控平臺,與新華三集團共同探索新基建趨勢下的工業互聯網創新之道。

隨著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智·變"將成為升級傳統行業、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建設智能基礎設施和平臺、對接智能應用和服務,將成為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關鍵。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優勢及技術優勢,基於"數字大腦計劃2020"的智能數字平臺和智慧應用生態開拓智能製造的新場景和應用,引領中國製造面向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