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散盡千金還復來,他哪來那麼多錢?

李白自幼離鄉,一生遊歷祖國大好河川,以詩酒廣交天下豪友,而他一生卻未真正做官,沒有朝奉收入,但是向來出手闊綽,因此常有人問,李白哪裡來這麼多錢支持他這樣生活?

李白散盡千金還復來,他哪來那麼多錢?

1.生的好—家裡有“礦”的富二代

開元7年,李白當時19歲,結束匡山讀書生活。開始在蜀中游山玩水,訪遍蜀中名勝古蹟。後在揚州做《留別廣陵諸公》回憶這時期生活可窺:“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寸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可見這位身騎駿馬,腰橫寶劍,衣飾華貴,意氣風發風流倜儻剛剛接觸社會的少爺,所擁財富和他的財氣關係不大。

李白22歲時,曾“與逸人東嚴子隱於氓山之陽,白巢居數年,不跡城市,養奇禽千計……。”家裡沒有礦,怎麼能支持他連續多年正事兒不幹在深山養珍奇鳥獸?

《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開元14年,李白26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這時李白還未成大名,30餘萬到底有多少呢?我們來算一下。

《新唐書·食貨志》記載:開元年間,“是時海內富實,米鬥價十三……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絡,粟千九百餘萬解。”“三十餘萬”可買米二萬三幹餘鬥。據記載統計,唐代平均畝產量一頃田一般不超過粟一百解或者米五十餘解;根據唐朝均田法男子十八歲以上的給田一頃。二萬三幹餘鬥需要四、五百男丁耕種四、五十萬畝土地。以唐朝的生產力水平,這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了。如果這不能說明錢多,我們拿唐朝當時財政稅收來比較。30萬約等於唐天子“歲入之物”中,租一項中錢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分之一或粟的八千七百分之一。由此可見,這是一筆巨大財富,而這筆財富李白在不到一年時間揮霍掉了,此時李白才26歲。比起某地產商給5個億讓兒子開公司,李白父親李客才是真土豪,李白家庭不是一般的殷實。

由此來看,李白剛出蜀時,家裡應該給了他一大筆資金,供他日常支出。而李白家到底多麼富有,或者以後是否持續給他資金支持,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文獻證明。


李白散盡千金還復來,他哪來那麼多錢?

2.嫁的好—以才華入贅宰相之家

李白一生有4個老婆。第一個老婆是唐高宗時期左相許圍師的孫女許氏。李白揚州朋友孟少府受湖北安陸世交許家之託,為許家愛女推薦佳婿。恰逢李白遊歷到揚州,孟少府遂推薦才華橫溢的李白到安陸拜訪。果不其然,許圍師之子見李白才貌雙全,當即應允婚事。李白與許氏結為夫妻後,一直生活在老丈人家,並生有一兒一女。不幸的是兒子出生後不久,許氏因產後虛弱與世長辭。當時李白37歲,已在安陸“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中年喪婦,讓李白傷心不已,決定離開這個傷心地。李白入贅在安陸的10年,老婆孩子熱炕頭日子過的還算愜意,其生活主要靠許家支持。這期間李白也曾嘗試到長安尋找進入仕途的機會,但是無果。

李白散盡千金還復來,他哪來那麼多錢?

3.才華好—粉絲仰慕才華賜金支持

可以說李白此生為朋友豪爽願意散盡千金,但也常常接受朋友資助,尤其在離開許家40歲以後的生活中。

唐玄宗是李白最大的粉絲

天寶元年(742年),玄宗詔令天下道家大師來長安,42歲的李白在朋友元丹丘的推薦之下,來到長安,並被玄宗接見擢升為翰林大學士。《新唐書·李白傳》記載,玄宗為李白“帝賜食,親為調羹”。《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記載李白生活“著書獨在金鑾殿,龍駒雕鐙白玉鞍,象床綺席黃金盤”“朝天數換飛龍馬,救賜珊瑚白玉鞭”。唐玄宗親自為李白調羹,將皇帝的御馬玉鞭象牙床給他用,可見玄宗對李白才華的認可。雖然,李白通過“醉寫嚇蠻書”施展了才華,但因恃才傲物、藐視權貴也得罪不少朝中之人。天寶3年,李白被”賜金放還“,雖史料中沒有寫具體數額,但是既然有記載,可能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各地官吏粉絲的資助

李白朋友之廣,在古今文豪中實在罕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三教九流,自己常稱“混遊漁商,隱不絕俗”,而交友最多的是各地州縣官吏,對方多仰慕李白才華而有饋贈。如《留贈崔宣城》、《博平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立馬贈別》、《酬岑勳以詩見招》、《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答裝侍御以書見招》、《題高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序》《金陡酬滴仙於》等詩可見。更有直接向朋友求援,《增劉都史》“而我謝明主,銜哀投夜郎。歸家酒債多,門客案成行。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筋.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主人若不顧,明發釣滄浪。”

其實,從李白的詩中,我們也可推算出,他可能有一定規模的經商。李白自離開安陸許家後先後攜兒女和劉氏和和東魯一婦人組成家庭。從《寄東魯二稚子》的詩中“龜陰田”“酒樓”可見家中有所經營。但是商人精打細算與他性格相悖,如有經營效果可能也不會很理想,可能是維持兒女生計而已。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於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誰復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猶煎。

小結:偉大的時代,創造偉大的人才

縱觀李白一生,一直以其才華和人格魅力受世人仰慕,他將這個群體的悲歡、喜悅、沉淪、絕望、自信的真摯情感通過詩歌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在一揮一毫間吟唱出時代的心聲。我們追溯李白的經濟收入,也是在拷問大唐盛世對這樣才華橫溢、放浪形骸的人的包容和認可。

偉大的時代,終究創造偉大的人才。

《新唐書·李白傳》

《上安州裴長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