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風吹過送走了飄雪,不知不覺春已降臨,繁花簇擁盛開。西安城內的街巷,多是明清、民國的老街了。這條巷子展現了春色,它就是迎春巷。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迎春巷,算是一條“年輕”的街道。位於西安城內西南隅。它東起南油巷,西至南馬道巷,長539米,寬5米。

迎春巷,從毛澤東的詩詞《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中取“迎春”兩字命名西安城內的道路,表達了當時民眾的堅定決心與美好期望,事實上,這些地名也見證了我們的國家從“懸崖百丈冰”到“山花爛漫時”的歷史轉變,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迎春巷雖是一條年輕的巷子,但是它卻有悠久的歷史,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唐朝了。

白居易曾有詩《大社觀獻捷詩》:“淮海妖氛滅,乾坤嘉氣通。班師郊社內,操袂凱歌中。廟算無遺策,天兵不戰功。小臣同鳥獸,率舞向皇風。”迎春巷的所在位置在唐朝時是帝王為百姓祈福設立的用來祭祀土神、穀神的皇家大社之地。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這裡不只有過一個名字。這塊地在明代稱含光坊,清代有“風顛洞”和會真庵兩座寺廟,民國年間稱含光裡。中段於抗日戰爭時期有四家人建造住宅,得名四知村。直到1966年,才最終確定為迎春巷。

關於迎春巷的記載,《西安老街巷》中寫到:晚晴到民國年間,這裡有個大水池,周圍長滿了蘆葦,池子中有蝌蚪、小魚,還可以看見鴛鴦、水鴨自在的在空中飛翔。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攤小水池是許多老西安人都印象深刻的,隨之池水逐漸乾涸被居民們開墾成了菜地,也使得這裡頗有田園風光。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有趣的是在民國西安市區域圖中,有南油巷、北油巷、大油巷、八卦巷、白鷺灣等地名,並沒有標註含光裡、四知村這些地名,但有三個字卻極其顯眼就是“風顛洞”。

“風顛洞”是一座古廟,也有人叫它風火洞。是因為“風顛和尚”坐化後,他住的達摩庵被人叫做“風顛洞”。以洞為廟供奉著風火爺,也就是“風顛和尚”本尊。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過去每年6月中旬都會有廟會而且熱鬧非凡,“風顛洞”的西面,過去還有一座會真庵。直到文革時,與“風顛洞”同時被拆除。

如今的迎春巷變化很大,從以前的“廠”字形變成了現在的“T”字走向,隨著發展這裡也建起了小區。


西安迎春巷: 繁花似錦,春意盎然時


不管樣貌如何變化,這裡沉澱的文化是深厚的,老一輩留下的記憶和情懷是永不滅的。


文/城牆下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