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草根調研:“重口味”餐飲最先恢復元氣

“遨遊在火鍋麻辣燙裡,穿梭在燒烤炒年糕中,與炸雞可樂暢談人生的奧秘……”這是不少網友心中的疫情過後“美食清單”,不過,從近日券商草根調研來看,包括火鍋、燒烤在內的“重口味”餐飲業態最先恢復元氣,中餐、快餐仍然回暖無力;消費者更偏向於海底撈、太二酸菜魚等頭部品牌,絕大多數中小品牌仍然在底部掙扎。疫情正深刻改變著餐飲行業。

券商草根調研:“重口味”餐飲最先恢復元氣


“重口味”餐飲最先恢復

城市的煙火氣正在迴歸,餐飲業也在慢慢復甦。

近日,天風證券分析師劉章明草根調研走訪了上海、西安、安康、汕頭、銅陵等5大地區,選取當地熱門商圈的餐飲門店,包括:海底撈、太二酸菜魚、呷哺呷哺、西貝莜麵村、肯德基、麥當勞等全國連鎖餐飲品牌,以及部分當地餐飲品牌。

  調研發現,顧客偏向於頭部品牌,海底撈、太二酸菜魚客流量恢復情況良好,平日和週末均需要排隊;知名度廣的連鎖品牌如香天下火鍋、重慶德莊火鍋客流恢復情況較好,高峰期達80%以上;呷哺呷哺和味千拉麵在調研地的上座率約為40%-50%;快餐品牌肯德基、麥當勞上座率較低,系由於很多顧客選擇外帶;小品牌門店即便大力促銷,仍鮮有人問津。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在日前券商組織的一次訪談中,“一派”創始趙葉果同樣透露,從其所投資餐飲品牌復工情況來看,部分餐企在3 月份陸續開業。與 1 月份對比,3 月份平均恢復到 40%-50%左右,4月以來恢復到 70%左右。

市場上大部分品牌恢復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消費者的情緒,從對客戶的調研瞭解到,1/3 的消費者從疫情開始到現在為止外出就餐次數為0,以外賣消費或自己做飯為主;剩餘 2/3 的消費者外出就餐頻次顯著降低。部分城市目前也不倡導市民進行商務宴請等社交屬性活動。

此外,不同賽道恢復情況不一,目前市場上有兩類餐飲業態恢復最快。第一類是火鍋,川式火鍋、潮汕牛肉火鍋及雲貴川的酸湯火鍋基本恢復50%甚至以上,某些門店甚至已經達到1 月110%-120%的水平。火鍋迅速恢復的主要原因是,商場供給量大幅縮水,消費者更願意到平時更想吃但排隊現象嚴重的品牌就餐。第二類是燒烤,恢復情況也比其他類型的餐飲好很多。此外,純商務宴請類餐企恢復情況較好,雖然 3月份數據並不樂觀,恢復率不到 30%,但 4 月份已經恢復到 80%-90%,主要由於近期生意上的往來開始升溫。

而中餐和簡快餐的恢復情況不佳,復工後情況較為一般,主要原因是消費者近期宅在家裡,每天就餐以米飯和麵條為主,疫情恢復以後反而對這類餐飲消費需求偏弱,對餐企的殺傷力較大。針對年齡層偏高的消費者的菜系復工情況一般,例如潮汕菜、本幫菜、江浙菜等,部分餐企僅達20%-30%的營業額。

做年輕人生意的好一點

對於“重口味”餐飲率先恢復,《金證券》記者接觸的南京吃貨笑言,憑藉重油、重麻、重辣、癮性強,火鍋和燒烤向來是超越菜系,打破地域,第一波“過嘴癮”肯定首選它們。而從《金證券》記者的觀察來看,一些網紅店同樣回暖明顯。往常這些網紅店均需要排長隊,趁著最近人流相對稀少,不少吃貨趁勢打卡。

在3月30日召開的九毛九2019年業績交流會上,公司高管也透露,最近一個星期外賣+堂食能恢復到疫情前的95%-100%,60%是堂食,40%是外賣,重新開業後基本上都會排隊。公司方面更是坦承,“年輕人基本上該回來的已經回來了,做年輕人生意的好一點。做其他的,可能就受點影響。

不過,《金證券》記者也注意到,個別店面雖然看似紅火,但相對比疫情前差距仍然很大。南京一家高端餐飲品牌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目前生意只到疫情前的五成,以前店裡走高冷路線,現在也不得不拉了熟客群,在裡面賣熟菜和點心。”

深刻改變著餐飲行業

趙葉果判斷,餐飲行業集中度勢必會提升,疫情期間很多品牌在逆勢增長,原因包括幾點:第一,疫情期間消費者外出就餐更加謹慎,傾向於選擇更好的品牌,頭部餐企的發展越來越快。第二,商業地產給頭部品牌開出的條件越來越豐厚。2018年以前,商業地產的議價能力更高,很多品牌受限於租金上漲。而目前很多商業地產邀請頭部品牌開店,例如上海最熱鬧的人民廣場能夠給頭部品牌的紅利以前是30 天免租期,現在有半年免租期,且租金扣點只有三到五個點。第三,疫情之後服務員人才儲備增加。餐飲企業很難招人,但現在很多工廠因為外貿受阻已經放假,很多餐飲品牌倒閉,服務員反而相對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頭部企業近期回溫明顯,但經營壓力猶存,一季度財報仍然堪憂。 

4月中旬,海底撈、西貝餐飲兩家餐飲龍頭企業因漲價風波連發道歉信,廣東餐飲行業協會發函公開交涉美團外賣。山西證券分析師劉小勇直言,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漲價—道歉—恢復原價”反映出餐飲行業受疫情衝擊影響嚴重。受原材料上漲、消費者進店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大多數餐飲企業盈利能力下滑明顯。很多中小企業已經開始轉讓,而原本對投資機構不甚感興趣的餐飲明星企業,也選擇對外融資。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在日前召開的2019年業績交流會上,海底撈高管坦承,短期幾個月確實有影響,雖然未來在品牌力下預計會持續恢復。九毛九方面也表示,“太二酸菜魚”恢復很快,最近也在談一些新店,至少太二今年還是80家新店規劃,但“九毛九”和其他品牌可能就要稍微謹慎一些。

對此,劉小勇表示,疫情正深刻改變著餐飲行業。佈局線上、餐飲零售化以及提高內生效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受限於整個行業連鎖化率偏低,以及直營模式下餐飲品牌承受的壓力,未來特許經營模式或將迎來較大發展,而新開餐飲門店可能更加青睞於加盟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