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疫情影響下 看好A股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行業長期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4月24日,畢馬威(華南區)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人姜健成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預計A股及港股二季度IPO將受到短期衝擊,但在下半年有望逐漸迎來複蘇。長期來看,A股未來在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存在長期投資機會。

畢馬威在近期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IPO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勢頭受阻,但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IPO市場整體保持穩健。對此,姜健成表示,在今年一季度,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的IPO表現之所以整體穩健,除了中國積極應對疫情外,主要還是因為承接了2019年年末有利的市場氛圍。事實上,在此次疫情暴發之前,很多公司IPO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完成。

“整體判斷,今年二季度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市場的IPO情況將受到明顯的短期衝擊,但在下半年有望收回失地。”姜健成指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原油價格暴跌以及其他外圍擾動因素給資本市場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這些因素短期內對投資者信心和市場預期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具體到企業IPO募資來看,在疫情影響下,實地考察、財務審計、路演等工作的一度“停擺”阻礙了部分公司的上市準備的進程,將導致某些企業的IPO計劃有所延誤。但是從目前中國應對疫情及企業復工復產的表現來看,經濟活動正在逐漸復甦,預計今年下半年整個IPO市場會逐漸恢復正常。

對於今年下半年的A股市場存在的行業投資機會,姜健成認為,坐擁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市場,疫情影響下,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等行業很有希望成為A股IPO市場增長的動力來源。同時,從目前等候上市的擬IPO企業名單來看,超過6成的企業來自信息技術、媒體、電信業,這些行業有望繼續成為A股市場發展的長期驅動力。

對於疫情影響下,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走向,畢馬威持樂觀態度。姜健成認為,隨著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相關改革措施的逐漸落地,中國多層級資本市場的架構正在逐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的全球吸引力在增加。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穩健推進,有理由相信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此外,中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這些都有助於促進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避險資金的流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