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四川,一個令世人羨慕的“天府之國”,卻在石油天然氣開發的道路上幾經波折。從1958年轟轟烈烈開始的“川中石油大會戰”,到1959年石油部勘探與基建會議上宣佈川中會戰失敗,再到1965年第二次“川中石油大會戰”,再到近年來中石油、中石化相繼在川東北、川東、川南地區發現特大頁岩氣田。幾十年來,四川可謂波瀾起伏。

四川 頁岩氣田 油氣新高地

共1288字|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文 | 探索者日誌

經過幾十年的不間斷的勘探與開發,四川,終於摘掉貧油大省的帽子,帶上天然氣大省的桂冠,成長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01、四川油氣資源的特殊性

根據李四光“盆地多油氣”的地質指導思想,四川盆地被寄予厚望。自古以來,四川盆地堪稱天然氣開發的發源地,公元前250年,四川就在成都天府新區一帶,開鑿鹽井的過程中鑽出了第一個天然氣井,成為人類天然氣開採的起點。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四川盆地是由大巴山、華鎣山、雲貴高原、青藏高原環繞而成的一塊“風水寶地”,從天然氣產量和儲量來看,18萬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可謂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根據自然資源部“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達到38.84萬億立方,超過鄂爾多斯盆地及塔里木盆地,約為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天然氣資源量的總和。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的石油天然氣開發難度也是世界級的。

四川地區海相碳酸鹽岩石四川天然氣開發的主力地層,經過多期次,長時間的地質變遷、流體改造,儲層孔隙成因的諸多不確定性,再加上四川盆地天然氣藏普遍高溫、高壓、高含硫的特點,在勘探開發技術、項目管理、外部環境等方面都需要極高的要求。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面對如此複雜的地質條件,以及前所未有的開發難度,曾經盯上四川油氣資源的國際石油巨頭們,包括殼牌、雪佛龍、BP等在內的外資、合資石油企業,紛紛撤出四川,但中國的石油企業,中石油、中石化卻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立志要讓四川石油天然氣開發舊貌換新顏。

02、鏖戰四川,探索終有收穫

從1958年轟轟烈烈“川中石油大會戰”開始,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就沒有停止過,幾十年來,四川盆地先後發現了新場氣田、普光氣田、龍崗氣田、涪陵頁岩氣田、元壩氣田、威榮頁岩氣田等為代表的132個大中型氣田。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按照產量來計算,中石油西南油氣田成為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網紅明星”,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完整的天然氣工業體型,累計開發天然氣4665億立方米。

根據西南油氣田的規劃,其將在2020年將產氣量提升到310億立方,全方位建成300億戰略產氣區,力爭2025年產氣量達到500億立方。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同時,作為競爭對手以及合作伙伴的中石化,幾十年來,在四川盆地的探索腳步也從沒停歇,新場氣田,元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威榮頁岩氣田的相繼發現,都是石化人面對四川盆地,不屈不撓交出的答卷。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涪陵頁岩氣田

涪陵頁岩氣田年產能達到100億立方,相當於在重慶地區建成了一個1000萬噸級的大型油田。2020年公佈的威榮頁岩氣田,探明儲量超過千億方,建成後年產能30億立方米,相當於1600萬個家庭的年用氣量。

03、腳步不能停,續寫新篇章

根據目前四川各石油企業的勘探開發進度來看,這一上升勢頭還將得到持續,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表示:“四川盆地還處於常規油氣早中期、非常規油氣起步期階段”

在過去的2019年,四川盆地天然氣產量達到504.5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產量的29%。數據表明,四川盆地油氣探明率只有14.8%,採出程度也只有18.5%。

四川,石油貧瘠之地,如何成為中國油氣新高地?

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高度重視石油天然氣開發,大幅度提高勘探開發經費的形勢下,四川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仍將保持迅猛的勢頭,徹底改寫“天府之國”的貧油歷史。

本文參加【科學V計劃】,內容為作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