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視頻與文案同稿·點擊看視頻

這部電影在壹戈以前的文章裡多次提到過,但從來沒有寫過完整的影評。諾蘭的很多作品都有兩極分化的評價,尤其這一部還涉及到是否借鑑今敏大師的《紅辣椒》等問題,一向不願參與這種爭執,單就電影本身來說一說。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據說這部《盜夢空間》被認為是燒腦片,對於有一些觀影量的觀眾來說,結構並不複雜,諾蘭是個話嘮,臺詞交代得非常清楚,比較有意思的是言外之意。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首先要理解片名《Inception》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在原片裡有多次對話出現,指的是“植入想法”,而不是盜取信息,翻譯為盜夢容易讓人誤解。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柯布的岳父是法國某大學的教授,是研究夢境的專家,他的研發支持人們共享夢境。起初是軍方用來建設虛擬訓練場景,民用是不合法的,但有些大公司會用盜夢來竊取商業機密。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受岳父的影響,柯布和妻子茉兒都迷上了共享夢境的遊戲,他們發現如果進入多層夢境,也就是夢中夢,時間會延長。柯布和茉兒沉迷其中太久,兩人甚至有過白頭偕老的經歷,以至於茉兒不願意再回到現實。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茉兒曾經發明瞭一種圖騰,用來區分虛幻和現實,她的圖騰就是一個小陀螺,如果在夢中,陀螺會永遠轉下去,只有在現實中才會停下來。茉兒為了留在夢境裡,將自己的陀螺藏了起來,柯布為了回到現實,在茉兒的腦中植入了一個概念“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他們才一起在夢中臥軌自殺回到現實。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然而柯布植入的概念最終真的害死了茉兒,她總覺得自己活在夢中,反而認為是柯布迷失了,在結婚紀念日設計了一個局,逼迫柯布和她一起自殺。茉兒先找了三個心理醫生證明自己沒瘋,然後寫下遺書說柯布要殺她,然後自己跳樓了,柯布從此成了美國的通緝犯,只能拋下一雙年幼的兒女浪跡天涯。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為了生活,柯布不得不發揮他的特長,為大公司竊取商業機密。某一次的盜夢對象是日本人齋藤,柯佈設計了兩層夢境,但齋藤受過盜夢的相關訓練,行動還是失敗了。最要命的是,只要潛入深層夢境,柯布潛意識裡的茉兒就會出來搗亂,這一次就是茉兒用手槍打傷了柯布的搭檔亞瑟。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柯布雖然失敗了,齋藤卻充分認可了柯布的實力,並且提出了一個難以抗拒的條件,如果柯布幫他完成一個任務,他可以幫柯布脫罪。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齋藤的任務就是“植入想法”,他的競爭對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帝國,老費舍重病纏身即將過世,兒子小費舍將會繼承能源公司,齋藤想給小費舍植入一個想法,讓他自願解散父親的能源帝國。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亞瑟認為植入想法不可能,柯布卻知道,只要潛入夠深,有可能會成功,因為他做過,只是他需要一個更強的團隊。


首先,柯布不能自己設計夢境,因為這一次需要潛入三層夢境,茉兒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柯布再次找到了岳父,岳父給他介紹了一個女生阿麗。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阿麗確實是一個造夢的天才,第一次嘗試造夢就學會了打破物理規則,但她無意中使用了一座現實中的橋,這座橋是柯布和茉兒戀愛的地方,導致柯布潛意識中的茉兒出現,殺死了夢中的阿麗。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阿麗由此得知柯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他把茉兒藏在心裡不願放手,只要進入深層夢境,茉兒必然會出現。因為柯布對茉兒一直心懷愧疚,覺得是自己害死了茉兒,所以茉兒總是以報復的角色出現。後來,為了保證完成任務,阿麗堅持一起進入夢境,防止茉兒的破壞。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柯布給茉兒植入想法之所以很容易,是因為茉兒一直信任柯布。這次想要成功,他們需要一個偽裝者,裝扮成費舍信任的人,所以柯布找到了伊姆斯。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然後伊姆斯推薦了藥劑師約瑟夫,要進入三層夢境保持穩定,他們需要比平常更強力的鎮靜劑。約瑟夫的藥劑專為多人共享而設計,可以加強每個人之間的聯繫使得夢境更真實。柯布答應所有的報酬都給約瑟夫,他只想恢復自由見到孩子們。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最後一個人是齋藤,他堅持一起進入夢境,親眼見證植入的過程,沒辦法,他是甲方。

於是植入團隊組建成功,策劃人柯布,造夢師阿麗,藥劑師約瑟夫,偽裝者伊姆斯,調查員亞瑟和監工齋藤。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柯布的計劃是三層夢境逐步誘導,因為每一層需要留一個人喚醒,所以夢主不能進入下一層。夢裡的時間會比現實延長20倍,現實裡的幾個小時,在第一層夢裡是一週時間,第二層是半年,第三層是十年。

植入的想法需要足夠簡單,最好是積極的想法,因為人們總是嚮往和諧,傳聞老費舍和兒子的關係不好,所以修復父子的情感裂痕會更容易成功。

在第一層裡他們會綁架費舍,讓他相信父親另外留了一份遺囑,並且讓他意識到“我不會跟隨父親的腳步”。第二層裡暗示細化成“我要自己打拼事業”。第三層裡進化為“爸爸不想讓我成為他”。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伊姆斯事先使用假的推薦信進入費舍公司高層,看到小費舍在父親床頭放了一副照片,是他小時候拿著一個紙風車,在第三層夢境裡需要費舍自己打開父親的保險箱,除了遺囑之外,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個紙風車。

這會讓費舍相信,父親一直是愛他的,平常的嚴厲是希望他能比父親更加出色。父親是石油大亨,我既然要比他出色,為什麼不能成為核聚變大亨呢?那麼這個植入想法基本就成功了。

最後,怎麼保證在現實裡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讓費舍進入別人的夢呢?首先要買通內應,讓費舍的私人飛機壞掉,然後他會去坐頭等艙,從悉尼飛洛杉磯需要十小時,為此齋藤買下了那家航空公司,植入計劃開始。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我們都知道,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一層夢主是藥劑師約瑟夫,但剛一綁架費舍就發生了意外,大街上出現了橫衝直撞的火車,有很多槍手攻擊柯布一夥,原來費舍有過反盜夢的訓練,所以他的潛意識會有很強的的反抗能力。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齋藤中槍即將死亡,但他如果死在第一層並不會醒過來,而是會進入迷失域,這就是強效鎮靜劑的副作用,現實裡十個小時過去之後,齋藤或許會在迷失域裡渡過幾十年,醒來什麼都不會記得。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只有儘快進入下一層夢境,齋藤在下一層反而不會那麼痛苦。約瑟夫一個人開著商務車在第一層逃亡,原計劃的一週時間絕無可能了,他只能逃到一座大橋上準備墜醒。這是之前預定的方案,他會給下一層的夢主放一首喚醒音樂,然後開車下河墜醒。


第二層的夢主是亞瑟,地點是一個酒店,由於第一層在開車逃亡,所以第二層已經不太穩定了。在這裡柯布嘗試扮演費舍的盜夢訓練師,取得他的信任之後,進入第三層。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第三層的主要目的是進入費舍的潛意識,誘導他收到積極的暗示,想法才能植入成功,阿麗為這一層設計了一個與世隔絕的雪山城堡,只要費舍進入城堡打開保險櫃,計劃就成功了。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然而在最後關頭,茉兒還是出現了,負責狙擊的柯佈下不了手,目睹她槍殺了費舍。然後齋藤也終於撐不住死在第三層,任務幾乎失敗。


柯布已經心灰意冷,阿麗勸柯布再賭一把,她進過柯布的夢境,知道他把茉兒藏在心底,如果追隨費舍的意識進入四層夢境,他們會有更多的時間,還有機會挽救一切。

這時第一層的約瑟夫已經被追到大橋上了,槍手不斷射擊,他只有選擇墜落,同時給第二層的亞瑟播放了喚醒音樂。


伊姆斯留在第三層炸燬雪山城堡,柯布和阿麗下到第四層營救費舍。柯布終於下定決心放下茉兒,讓阿麗先救回費舍,他必須要在迷失域找到齋藤。

費舍在第三層打開了保險箱,看到兒時的紙風車哭成淚人,任務成功。柯布在迷失域找到了齋藤,他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這就是開篇的那一組鏡頭。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最後,他們都在現實中醒過來,齋藤兌現諾言打了個電話,柯布順利入關回家,不敢相信這個現實,他拿出小陀螺轉動,然後孩子們出現了,柯布忘了還在旋轉的陀螺,鏡頭戛然而止。


片尾像是留了一個開放結局,柯布是否回到現實存疑。


《盜夢空間》是很明顯的表裡兩個故事,表面是給費舍植入想法,內裡交織的是柯布與茉兒的悲劇。


先說費舍的故事,關注的重點是夢的層次和時間延長的概念。一共有六個層次,現實層面柯布渴望自由接了齋藤的單,第一層是劫持費舍,第二層是酒店裡騙取費舍的信任,第三層是進入雪山城堡開保險櫃,第四層是一個特殊層,實際是柯布的心裡陰影區,應該就在迷失域的邊緣,第五層是迷失域(四和五層其實是同一層,之所以分開,是因為柯布的心理問題才是本片的關鍵。)。

夢裡的時間比現實長20倍,而且會隨著夢的層次疊加,所以第一層夢裡車子墜橋的那幾秒鐘,在迷失域裡會放大到幾十年。

諾蘭最喜歡在電影裡玩時間的錯位,比如《記憶碎片》的逆向追兇,比如《星際穿越》裡黑洞造成的時間延長,還有《敦刻爾克》裡一小時一天和一週的混剪。但我們不要被形式迷惑,那只是為了增強可看性,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言外之意。

有時候我們覺得富二代總是坑爹,實際很多二代的日子並不好過,父輩能夠成功並不一定是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處在時代的風口浪尖,所謂時勢造英雄,到兒子輩通常受的教育更好,起點更高,但時不我與,很難再獲得超越父輩的業績,這是其一。

其二呢,無論平窮或富有,兩代人之間慣常出現心裡裂痕,只因為對世界的認知不同,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費舍貌似最無辜的受害者,突然被人強行植入一個想法,但這個過程的副作用竟然是良好的,無意中修復了父親給他帶來的心理創傷。


壹戈其實更喜歡柯布和茉兒的故事,關乎自我救贖,這個故事的欣賞點從那首喚醒音樂說起。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Non, Je Ne Regrette Rien》是法國香頌歌后艾迪特·皮雅芙的名作,中文翻譯為《不,我不後悔》。2007年上映的傳記題材電影《玫瑰人生》,講的就是艾迪特·皮雅芙的生平事蹟,她中年痛失愛人之後,一度意志消沉,《不,我不後悔》這首歌是藝術家晚年與命運和解的絕唱。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選這首歌可能還有一個原因,艾迪特·皮雅芙的扮演者也是法國演員歌莉婭,和茉兒是同一個人。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人這一輩子總不能保證自己絕不犯錯,但有些錯犯了之後沒法補救,最痛苦的不是無法求得別人諒解,而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柯布給茉兒植入想法本來是為了回到現實,最終害死了茉兒讓他無法原諒自己,所以在自己內心保留了那些關鍵的時間節點,總幻想著改變過去。世上並無後悔藥,如果柯布不能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只怕會是如齋藤所言,“心中充滿遺憾,孤獨終老!”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不,我不後悔》就是與命運和解的歌曲,暗合柯布的傷痛,只有放下對茉兒的執著,才能獲得救贖。

表裡兩個故事講的都是植入想法,但我們可以反過來理解,一個人如果在內心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盜夢空間》燒腦科幻大片·隔離系列影評(八)

就拿網絡來說,表面上是信息非常的豐富,但其實呢很容易形成一種“信息繭房”。比如你在某網購物網站搜索一次機械鍵盤,接下里的幾天,會從各種渠道看到鍵盤的廣告,這就是背後的大數據在推送。你喜歡看某一種東西,大數據會不斷的推送這種信息,相當於植入概念,而你自己根本不會覺得。

久而久之你的世界將為變得相對狹窄,別的東西已經看不進去了,因為那些可能與你的三觀不符,無法再接受新的知識,這就是所謂的信息繭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