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孔子爱学习,从少年时就爱,到老犹手不释卷。


据《论语·为政》篇记载,夫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即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于做学问,到晚年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易经》,以至“韦编三绝”(穿竹简的熟牛皮绳子都被磨断了三次)。试想,熟牛皮既柔且韧,就是因为结实才用它来穿竹简,这么结实的牛皮绳都因为翻阅过多而被磨断三次,这是下了多大的研读功夫啊!


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学而时习”的要点

在《论语》中,孔子始终是以谦逊的面貌出现,唯独对于好学,孔子是很自信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有十户人家的村邑,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但不如我这么好学习。这种好学精神一以贯之,孔子甚至在晚年都感叹学习时间不够。《论说·述而》中记载孔子曾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如果老天借给我几年的寿命,我从五十开始学《易经》,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


孔子不但爱学习,终身学习,更主要的是会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怎么谈学习的呢?


其实在论语开篇第一章里孔子就把学习的法门告诉了大家。《论语·学而》记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同“悦”)要准确理解这段话,关键在“学”“时”“习”三个字。


什么是学?按《广雅》的解释:学,效也;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含有觉悟的意思。所以,学就是效法老师,觉悟道理。不仅是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向老师学修身、学明理,以至学做君子圣贤,这些都是着重修身方面。《论语·雍也》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为好学?在孔门弟子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而孔子独称颜渊,且以“不迁怒、不贰过”为好学,即颜渊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这说的都是修身为人方面的素养,而不是知识性的学习,即古人所谓“‘学者,所以学为人’也。学而至于圣人,亦不过尽为人之道而已”。


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明人焦竑 *[hóng]《笔乘》的卷一中,写了一个读《论语》的故事,颇可玩味。


李彦平曰:宣和庚子,某入辟雍。同舍赵孝孙仲修,伊川先生高弟赵彦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选,而某被黜,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何伤,姑归读书可也。” 某意不怿。赵曰:“公颇读论语否?”即应之曰:“三尺之童皆读此,何必某。”仲修笑曰:“公既知读此,且道‘学而时习之’以何者为学?” 某茫然不知所对。仲修徐曰:“所谓学者,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絺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既欲学圣人,自无作辍。出入起居之时,学也。饮食游观之时,学也。疾病死生之时,亦学也。人须是识得‘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方可以学圣人。”某闻其言,顿若有悟。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李彦平的人自述学《论语》的经过:宣和(宋徽宗年号)庚子年,我进入辟雍(天子所设的大学)学习,同宿舍的赵孝孙(名仲修)是理学家邵雍先生高徒赵彦子的儿子,比我大十岁。辛丑年我们一同参加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仲修考中而我落选。仲修勉励我说:“你还是壮年,一次失败怕什么?姑且回去读书就行。”我仍旧不高兴。仲修就说 :“您还读《论语》吧?”我当即回答说:“三尺童子都读这个,何况我!”仲修笑着说:“您既然知道读《论语》,不妨说说‘学而时习之’ 这句话中的‘学’是讲什么?”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仲修缓缓说道:“所谓学,不是指记问诵说,也不是指雕琢文辞,是指学做圣人。既然学圣人,自然没有间断。出入起居之时是学;饮食游观之时是学;患病生死之时也是学。人需要明白的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要守住仁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要守住仁德。站立时,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立在我的面前 ; 在车子上 , 就仿佛看见它刻在前面的横木上。这样才可以学圣人。”我听了他说的话,忽然有了感悟。


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程树德《论语集释》说:“今人以求知识为学,古人则以修身为学。”


什么是时?当其可之谓时,就是正当 “可”的时候,既不早也不晚,恰恰好,即最合适的时机。什么是习 ? 《说文》的解释是:习,数飞也。就是屡次飞。习,古时写作習,上边有一个羽字,表示小鸟长出羽毛后跟着老鸟学飞,一次一次地试着飞,所以这个习的意思不是复习而是践习。


这样一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就明晰了:跟老师学了以后在恰当的时机自己去践习,“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而内心因为明理了,有心得了,所以非常愉悦,故“不亦说乎”。


君子求学的要义

什么是朋 ? 中古时期,同门曰朋 , 同志曰友。同一个师门的师兄弟叫朋,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是友,比如笔者和一同修习太极拳的师兄就叫朋。而我练的是武氏太极拳,你练的是杨氏太极拳,我们就是友不是朋。朋自远方来访,来干什么?来印证、切磋、交流学问。


《论语》第一句是求师以后自修,有心得体会,有内心的愉悦。但如果不切磋不交流自己的体会可能就是闭门造车。故《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朋来一起切磋就有意思了,通过交流就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更深入更精细的体会。因为更有收获,所以更高兴。这种高兴是两人之间的喜乐,不同于自己的悦。悦是在自心,乐则发散在外,乐比悦更发散,程度更高。所以这里用乐字。世间乐有种种,但是这种有朋自远方来的乐,非声色犬马的淫乐,也非钟鸣鼎食的宴乐,而是身心充实、心宽体胖的道乐。


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论语》第三句是人不知而不愠,即别人不知我,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我也不郁闷。不被人理解这很常见,如何对待别人的不理解,这最反映一个人的学养。朱子把愠解释为怒,然而我们会奇怪:人们不知道你不了解你,你不发怒,这有什么了不得的?不知者不怪吗!难道这就是君子?这君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从文字学上说,凡带“昷”字旁的字都有涵隐内藏之意,如水不开叫温水,天地气不交,闷住了就是瘟。而加个竖心旁就是愠,是表明心中郁闷不通,所以愠不是怒,只是闷,犹言不乐。是心中微有不快之意,心中略有不平之意就是愠。不愠即是心中没有一丝的郁闷,敞敞亮亮,坦坦荡荡。这才是君子!为什么?


君子是为己之学,自己学习先王之道,中自有得。含章内蕴,不需要别人喊好,也不求人点赞。所以别人知不知道没关系,你不知道,我连一点儿郁闷都没有。这是说明修养的德性坚定,内心充实。如此才能不为外界所动,这才是君子。只有内心空虚的人才需要外界的装饰,比如炫富等等。所以古人说外有余者内必不足,这是有道理的。


孔子谈学习:今人以求识为学 古人以修身为学


因此这第二句就是落实在心性的涵养上,这也是儒家学习的目的,儒家的目的就是养成君子。


《论语》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儒家的学习方法,通过求师和自修,这是第一阶段;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交流切磋,是提高的途径,这是第二阶段;人不知而不愠,是目的和宗旨,这是第三阶段。所以悦、乐、不愠,循序渐进,次第极分明,绝不是三句不相干的话,而是儒门学习的方法、次第、目的和归宿,故放在论语开篇的第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