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鐗”

引言

《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孫子雖然在他的兵書中講述了很多極具智慧的作戰謀略,但是他也直接表明了“如果能不打仗,就讓人直接投降,這才是最上等的策略,比百戰百勝還要值得讚賞”。而“不戰就屈人之兵”,則需要更大的智慧。

管仲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代表性人物,他是齊國的名相,尤其擅長經濟和管理。他曾經用一場著名的經濟戰,不動用一兵一卒,就戰勝了兵強馬壯的楚國。當時楚國和齊國為敵,而且楚國的兵馬實力更盛,齊桓公為此十分苦惱。他就和管仲商量法子,“楚者,山東之強國也,其人民習戰鬥之道。舉兵伐之,恐力不能過。兵弊於楚,功不成於周,為之奈何?(《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管仲雖不擅兵事,但是精通經濟的他,另外獻上了一條奇策“公貴買其鹿”。這句話的內容就是,讓齊桓公花大價錢去買楚國的野鹿。

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鐧”

▲齊桓公與管仲的雕像

01

齊桓公雖然不解,但是他知道管仲胸有謀略,聽他的準沒錯,於是就開始派人採購楚國的野鹿,每一頭鹿許價8萬錢。在購鹿的同時,管仲還提醒齊桓公修築邊境防禦工事,多準備糧草,這些後續都有大用處。

其間管仲特地派遣了使者,親去面見楚王收購野鹿,並且攜帶2000萬錢。楚王聽到使者的來意後,竟然哈哈大笑,說管仲是個大傻冒。在他看來,野鹿的存在對國家的建設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有不少的害處,而金錢,是一個國家發展的經濟基礎,同時也可以作為獎賞來鼓勵有功之人。管仲竟然要花重金來購買沒什麼用處的野鹿,這麼賺的事情,不幹白不幹。於是,楚王下令鼓勵所有的百姓捕鹿。當時楚國的百姓眼見捕鹿的收入,要遠超過種地所得,於是都放棄了種植糧食,轉而去山間捕鹿,大面積的田地都荒廢了。

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鐧”

▲管仲畫像

雖然楚國存有不少儲備糧,但也經不起百姓們這麼“只消耗、不生產”,楚國的糧倉很快見了底。在楚國大肆捕鹿的同時,齊國卻在悄悄地收購糧食。齊國的金銀雖然大肆流入了楚國,但是糧庫此時卻豐盈了好幾倍。眼見楚國即將出現糧食危機,這個時候管仲向齊桓公進言道“可以發兵矣”。管仲接著說:“楚國現在有了錢,但是糧食卻見了底。沒有糧食吃,他們必定會拿錢越過邊境購買糧食,這時候就可以封鎖邊境,禁止楚國人出入,切斷他們的糧食運輸通道”。

02

糧食短缺的楚國,馬上陷入了慌亂,糧價暴漲,很多人都沒有糧食吃。楚王也亂了陣腳,派人購買糧食,但是邊境的糧食運輸路線已經被切斷,國民紛紛逃往齊國避難,楚王叫苦不迭。經此之後,楚國元氣大傷,無力再和齊國抗爭,只好屈服於齊國。

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鐧”

▲淄博市-管仲墓園

管仲借這一條“重金求鹿”的計謀,不動用兵力,就使得強於自己數倍的楚國屈服,這樣的經濟手段和智慧,的確讓人折服。其實,這樣的計謀現代人也用過。說起“經濟戰”,還要數美國運用的最為嫻熟。美國掌握著美元和石油兩大利刃,相當於把握著世界的經濟命脈,玩起貿易戰,那簡直是信手拈來。美國也確實曾利用貿易戰,打壓了不少對手。

1970年9月份,阿聯德正式當選智利總統。阿聯德是典型的反美社會黨,他上位後頒佈了一系列國有化政策,這觸犯了美國金融巨頭們的利益。而智利當時內部又很團結,對總統阿連德的擁護度很高,如果動用軍事手段的話,比較棘手且極耗費人力和物力,於是美國也玩起了“重金求鹿”的手段。

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鐧”

▲智利總統阿聯德舊照

03

智利的銅礦很多,因此也成為他們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於是美國故意提高銅的價格。智利看行情見好,大量出售銅,於是大批的美元流入智利。當時,智利的GDP增長了8.6%,人們的平均工資上漲了33%,經濟一片欣欣向榮。阿連德眼看生意這麼好做,於是就大面積開採銅礦。人們見採銅收益高,就紛紛湧入到銅礦開採的行業中去,放棄了原來的生產和經營。

眼見阿連德已經上當,時機成熟,美國於1972年突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做空銅礦。銅礦價格立馬大幅度下跌,導致智利政府破產,物價飛昇,工人失業,人們都紛紛上街遊行。阿連德的支持率直線下降,美國瞅準時機,大力扶植右翼皮諾切特發動政變且趁機上位。就這樣,利用一次經濟戰爭,美國又重新掌控了智利。

管仲有一條毒計,兵不血刃滅掉一國,如今卻成了美國的“殺手鐧”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舊照

結語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很多炮彈的表層都裹有糖衣,吃起來是甜的,但是嚥下去就會腸穿肚爛。看待事物時,要注意抓本質,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也不要被一點蠅頭小利所引誘,忘記了自己立足發展的根本。

參考資料:

《孫子兵法》

《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

《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