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蘭因絮果,初時美好,終將離散。相看兩厭,相見不如不見。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如懿傳》是一部適合年長一點的人們看的戲,沒有大女主一路開掛似的奮鬥上位經歷,也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愛恨情纏,沒有多少土味情話,它更像一部婚姻的圍城,更多的是無奈與自保。一路不爭不搶,不惹麻煩,遵從自己內心,始終如一的如懿最後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局。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即便自己只想要平淡安寧,奈何身處那個環境之中,你不惹麻煩,麻煩卻始終不斷地要來找你。孤立無援的她坐在屋門口對他說的話又何嘗不是說給自己的呢!“居人之下,聰明勁別往外露,尤其上面的人還是個不容人的人……滿眼的冤枉,悲痛卻是無用,人人都覺得你受了委屈,你自己就偏不委屈,恨有什麼用呢!忍不過去的事,咬咬牙笑著忍過去,之後再想辦法,你要是真當回事了,別人就把你當笑話,你要是提起精神來,不當回事,沒有人可以奈何得了你"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不為恩寵、權力、後位,唯將一個情份盡到底,只願善惡有報,生死無怨,守著本心。與看盡爭鬥,苦熬了大半輩子的人相比,到底哪一個更自在呢?"這要看每個人的追求吧,對於追求物質享受,地位,權力的人來說,得到那些便是榮耀是勝利,而對於一個淡薄之人,哪怕自己一生悽苦,只要無愧於心便是舒適自在。或許偶爾也會感慨、煎熬、無助、但無愧於心!一些文章,一些事,少時只覺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蘭因絮果,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多少感情初時美好,最終走向了相看兩厭,相見不如不見的結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我們總是感嘆,初時美好,為何相處著,就逐漸變了呢!人的一生會碰見很多心動的人,可能會誤認為那是喜歡,其實也不過是某一刻的好感,畢竟心動不是答案,心定才是。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我曾經以為喜歡就是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有了純粹的喜歡就可以在一起,一位朋友和我說喜歡就是好感,僅僅只是喜歡是不足夠在一起的,當時的我不太明白,後來全明白了。正如"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初識之時,可能會因為對方身上有你所欣賞的某些地方而產生好感,被對方所吸引,可是相處下來卻有太多的不同,太多不能接受的瑣事而將兩個人的感情毀了。就比如說:你的對象只會製造垃圾,從不打掃,不收拾,邋遢……生活上很多時候你像個免費的保姆一樣照顧對方,對方就當理所當然的一樣,你開心嗎?兩個人的生活過得比你一個人還累,而且是心累,你會堅持嗎?你想一輩子這樣和他過下去嗎?只是初識的好感,相處下來發現你們三觀不一樣,為人處世,思想上差距太大,能走下去嗎?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就劇中的男女主人公來分析,我覺得如懿一開始就選錯了人,他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那時侯是很要好,彼此都懂對方,相知相惜,但是他們在感情上的觀點是不一樣的,當如懿覺得一生只愛一人,只找一個對象時,他的反應是覺得荒唐……兩個人在一起連對待感情的態度,觀點都不一樣,還適合在一起嗎?就好比:一個人覺得對待感情要忠誠,另一個人卻覺得出軌只是解決一下生理需要……那麼這樣的兩個人還能好好在一起嗎?

一些文章,一些人事,少時只覺得惋惜,後來全明白了

最可惜的不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愛上了一個人,而是在什麼都有了之後,卻沒人分享,當時以為的平常,卻是最好的時光。愛藏在細碎的平常裡,很容易被錯過。有多少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感慨曾經的那段時光多麼美好而短暫。

有多少人,沒談戀愛的時候,獨立且堅強,笑得像陽光般燦爛,感覺身上有光。結果談場戀愛,丟了半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