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哈嘍 大家好 我是育兒柯柯(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居然還有人說和孩子講道理是愚蠢的,什麼情況?當然要講,一定要講,問題在於怎麼講?但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道理”。首先,你得自己弄懂道理。這不行那不行,到底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孩子最近喜歡洗澡玩水,在廚房把紙巾弄溼,模仿爸爸媽媽擦東西,結果當然是弄的一地水。作為家長,當然很生氣,但是我也有點高興:他自己弄懂了幹紙巾+水=溼紙巾,溼紙巾可以把地板上的東西擦乾淨。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好了,問題來了,你為什麼生氣,因為弄了一地水。那為什麼弄了一地水就不行?因為會把地踩髒了?那要是家裡的拖鞋都是乾淨的不會踩髒呢?那就麻煩了,因為這個時候自己“不能把地板弄溼”的道理不成立了,那我該怎麼講道理?我就得告訴自己“別把經驗當道理”。孩子沒有足夠的經驗,成人往往有過多的經驗,因此想講道理的時候先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不行”。以及怎麼讓孩子體驗到這樣的生活經驗。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比如今天孩子早上就不想穿外套,我和他說外面冷,不聽堅持不穿。怎麼辦?問問自己,我覺得冷=他覺得冷嗎?他要真不冷,那就不穿唄,那就穿著單薄的貼身衣服出門唄。結果剛一出門,風一吹,就冷了,就找外套了。就記住了,下次就自己穿好外套出門了,還不穿?那就重複以上過程嘍。我們的經驗和道理不就是這個學來的麼?道理在邏輯上一定要清晰可重複可驗證。還是剛剛的例子,如果把地板踩髒了呢?或者溼滑容易摔跤呢?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我會選擇等著他摔,摔了才好有經驗。這時如果我和他說把地板弄溼了會摔跤,他會直接說我沒有摔跤呀,如果把地板踩髒了。還是要問自己,為什麼髒了就不行呢?一會兒再擦乾淨行不行?然後等孩子玩的差不多了,地板也髒的差不多了,媽媽已經氣不的想理我們了,再和孩子一起有拖把,抹布擦乾淨。整個過程,如果孩子很開心。那有什麼不好呢?你以為弄髒再擦是件無用且無聊的事,孩子卻是個開心玩耍的過程。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如果孩子最後擦的累了不想收拾了,那麼此時再和他說他就知道玩水會把地板弄髒,擦地板很累,就記住了,下次看到他同樣玩水,只要把拖把和抹布默默擺好,他就知道不行了。沒記住?再來一遍嘛。人生的道理不就是這麼來的麼?孩子現在三歲多,越來越好帶,基本上不管什麼事都只要提醒就可以了。 但是要時刻問問自己,這個是不是孩子第一次經歷,在成人看來太多的習慣,對孩子來說都是第一次。某個時候孩子喜歡上玩膠帶,貼的到處都是,成人自然會很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很新奇。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我乾脆趁媽媽不在家,把家裡各種膠帶都拿出來給他玩,透明膠帶,雙面膠,水膠布,電膠布,寬膠帶,打包膠帶。和他試驗水膠布的防水,電膠布的絕緣,雙面膠怎樣用等等。他可以在這麼開心的狀態下學到這麼多東西不好嗎?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做一次孩子,和他一起成長。重新認識世界,積累經驗,是件很好的事情。總結一下:要明確什麼是經驗,什麼是道理,不要怕打破自己生活常規,要把自己變成孩子。要等待各種有利時機,幫孩子積累經驗。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是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引導式的講比較好。

和孩子講道理絕對有用,但怎麼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道理的確很難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