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我原谅了他,因为这样我才能活下去。

你们不能原谅他,因为这样其他女孩子才能活下去。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4月28日,“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话题登上热搜,把这个本该拥有美好人生的台湾女作家再次带到我们眼前。

2017年4月27日,也就是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两个月后,作者林奕含于家中卧室自缢身亡,青春、美丽、爱与写作全部在26岁的年纪戛然而止。

在林奕含自杀后,林奕含的父母发表声明,向大众揭开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林奕含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主人公,房思琪所经历的,其实是林奕含生平的自传。声明一出,立刻在台湾地区和大陆引起了强烈反响。

其实,林奕含在自杀前几天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的一生。”虽然语气轻柔,但是话语间压抑着痛苦。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作为林奕含的唯一一部完整著作(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描写了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名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发疯的故事。

在遭遇性侵后的几千个日日夜夜里,作者林奕含也同故事主人公一样饱受精神疾病折磨,她相信文字,企图用文字来治愈自己,可依然无法逃离被困住的人生。

值得庆幸的是,与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女孩,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情感共鸣,学会接纳自己。她用文字的力量治愈人心,可唯独不能治愈自己。

权利悬殊的施暴者与受害者

无论是房思琪,还是鲍某明的养女,抑或是北大的自杀女生,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通常存在着“权力”的悬殊与不对等,而“权力”落差包含诸多内容:力量强弱,地位高下,年龄长幼,财富多少,资源多寡……

在与房思琪的关系中,李国华无疑占尽优势。三十七岁的年龄差,家教老师,父母信赖和感恩的好邻居……李国华身上的这些“关键词”使得受害者完全无力与之进行任何意义上的抗衡,主动性,掌控权,身体力量,道德强势……房思琪一开始就注定极其弱势。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如今,儿童遭受诱奸的现象时不时出现在大众面前,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儿童性侵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

幼龄儿童作为权力的最底层,在面对拥有特权的另一方所进行的诱奸行为时,更容易掉入名为爱实则是刀枪利刺的陷阱里。当遭受过性侵的儿童长大成人,对“性”不再懵懂,如果她们不说服自己那是爱,便难以活下去。

我们作为旁观者,不能指责受害者因“爱”而接纳了被害的事实,权力悬殊时,不存在完美受害者。遍体鳞伤的人是不清醒的,但置身事外的人们需要清醒的愤怒。

关于儿童性侵,我们该做什么?

1、预防儿童性侵,需全社会共同设卡

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曾有人提议公开有性侵前科的罪犯信息,加大对儿童性侵犯罪的惩罚力度,对于可行性高的建议,应当予以完善和采纳。

父母不应再对性教育讳莫如深、羞于启齿。《房思琪的初恋花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值得所有父母去深思:为什么性教育在我们的亲子教育中,如此被轻视?家长应坦然面对,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学校应该更早增设性教育课程,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和教师行为规范管理,避免性侵案发生在校园内。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2、家庭教育作为预防儿童性侵的首道防线,家长应该怎么做?

1)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从婴儿出生起,父母就应该根据性别不同,从穿衣打扮、说话方式、词汇选择、行为表现等方面按不同的要求加以培养和教育。

2)其次,家长不要过分干涉儿童的性游戏。

2-4岁的儿童处于性教育关键期。而3岁左右的孩子已开始在朦胧中对异性感兴趣,出现了一些性游戏,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自乐式性游戏(大腿摩擦床、双腿夹被子等);

二是友爱式性游戏(假扮医生检查、扮新郎新娘过家家等);

三是探究式性游戏(偷看异性小便等)。

当家长面对孩子出现的性游戏行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期必经的过程,遮遮掩掩容易助长孩子的好奇心,而加以责骂则会使孩子惊慌失措。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如果孩子的性游戏没有出现实质行为,家长可以选择忽视;如果出现了具体的有害内容,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并加以适度引导。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3)最后,家长要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在婴儿时期的性别认同为:女婴模仿母亲,男婴模仿父亲。所以在这一段时期内,父母针对孩子的性别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给孩子足够的性别认同,尤其是对于男孩,父亲给其足够的关心和热爱。

幼儿从出生开始到3岁以前基本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而孩子在这段时间的模仿能力强,所以父母对幼儿的性教育特别重要。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有“出格”的行为,不要给孩子的心里留下对性的好奇。

父母最好一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让孩子在面对性时,有坚定的想法,最好不要出现在男孩向妈妈询问性时,妈妈让孩子去问爸爸的情况,面对几岁的孩子,父母在内心要正视性,不要不好意思。父母还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教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的部位。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3、如果孩子有过被性侵的经历,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应该了解一个概念——PTSD。

PTSD,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对于性侵,特别是儿童性侵的心理辅导是严重不足的,甚至性侵害之后需要辅导的意识,许多家长也根本没有。

事实上,除了正在遭受噩梦的这些孩子,历经侵害却已经长大的孩子也并不会好过多少。那些因曾经的侵害陷入抑郁的孩子,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困难的现状:那段经历就被轻描淡写地草草带过,“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你应该忘记”……

包括林奕含在内,许多受到性侵的孩子在事后寻求帮助时,总是得不到正向反馈。许多家长不以为意,耽误的却是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已经有过被性侵的经历,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不用掩饰、不用自责,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正在遭受的心理痛苦,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总体而言,认识和预防儿童性侵害的教育属于性教育的一部分,但这恰恰是在传统中国家庭中“羞于启齿”或者“无从下口”的一部分。这些重要的性教育信息,十分需要大人尽早和孩子交流,不要错过和孩子交流性话题的机会,等到悲剧发生后追悔莫及!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之际,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儿童安全教育的警钟。《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堪称杰出,可惜林奕含本人却没能借助文学和写作超越伤痛,获得救赎。

这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生出更多疼痛和遗憾。林奕含虽然离开了,但她的作品会永远存在:我们相信,在她无法完成自我拯救的地方,会有人借助她的书写走出黑暗。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他侵犯了我,人们却说那是我的错

我是兜妈,一位母婴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如果您有感兴趣或想了解的话题,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们,也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期待参与哦!

我和孩子奶奶吵架了,孩子居然埋怨我,为什么?

唐艺昕自爆孕期爱上游泳,这五种人,再爱游泳也应禁止!

日本幼儿园“裸体教育”走红,男女赤裸相见,这种方式是否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