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中国的年,不管怎么变,都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年,是积累了丰富物质的生活体现,是物质的享受;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但是在六七十年代,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思想禁锢,社会经济凋敝,老百姓生活困苦,过年虽然喜庆,但是,贫穷落后,物质匮乏,精神枯萎,缺少文化生活和物质基础的年也就没有多少年味了。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国民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过年的时候,人们丰衣足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文明逐渐显现,老百姓欢天喜地过大年。那种过年的感觉,真的幸福无边:如同久久待在黑夜,走出暗室,初见灿烂的阳光,朝气蓬勃,伸展双臂欢唱;如同久久憋闷于水下,刚露出水面,大口呼吸,酣畅淋漓。

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那是政治清明、人情温暖的春节:国家提倡人人平等,不在办夜校和学习班了,不搞批斗大会了,走资派、地主、富农、投机倒把、“四类分子”等各种满天飞的帽子也都摘去了,走亲访友也不再需要干部批准了,不敢往来的亲戚朋友也恢复往来了。整个春节期间,人们喜气洋洋,见面问好,合不拢嘴。当年最时兴的就是“带姑妈”和“请新娘”,不管什么身份,不论贫穷富有,春节前后各家都把出嫁的姑姑带回娘家过几天,最好的饭菜接待,最美的酒肉伺候。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姑姑回娘还要根据年龄从大到小安排,大舅舅家过几天,意犹未尽,二舅舅和侄儿们已经过来催促,再去二舅舅家过几天,一个新正月,出嫁的姑姑基本都在亲戚家里吃喝玩耍,乐不思蜀;个别姑姑心系家里老公孩子的,半夜三更跑回家看看,第二天天不亮,娘家人又等在门口了。还有就是“请新娘”,村庄里面有年前年后出嫁的女孩,或者带回来的新娘,整个村里的庄庄邻邻都会利用春节期间的喜庆时候,请她们回家吃顿饭,表达邻里感情和心意。村里谁家女儿出嫁了,沾亲带故的都会到婆家去请客,一来表达娘家家族大,实力雄厚,丫头在你婆家不能小看;二来也说明娘家人缘好,亲朋关系密切。最热闹的是本庄取回的新娘,全村基本家家都要请回家吃顿饭,每天早上天不亮,新娘家门口就挤满了人,有些路远的等待时间久了,满头都是霜冻,新娘家人一开门,各人都你争我抢往家里拉,挣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由新娘决定跟谁走。实在忙不过来,新娘的公公婆婆就给新娘出注意:跑场子,如同今天基层领导接待上级来人一样,一手拿筷子,一手端酒杯,一个晚上能跑好几桌,去了,坐下喝杯酒吃口菜,邻居心意也就尽到了,关系也就融洽了,正月里来喜洋洋,家家户户请新娘。八十年代的春节,是最有亲情和人情味的春节。

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那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春节:从“戳穿人类之爱的谎言”到“给爱情以应有的位置”,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从前的衣服色彩单调,白洋布、海山蓝,最多就是黄军装,乌压压的的蓝蚂蚁、绿军装一夜之间改成了牛仔裤、喇叭裤、西服等,过新年时穿件稀奇古怪的新衣裳,满村跑着炫耀。一色样板戏、革命歌曲变成了乡恋、流行歌曲,过年时家家开起收音机,村村传出刘兰芳的《杨家将》、《岳飞传》。县里的电影队虽然不再进村的,但是乡里都盖了电影院,过去的《上甘岭》、《创业》等说教影片不放了,新鲜而感人的《血疑》、《追捕》、《巴黎圣母院》等大出风头,大过年的,男女老少有的是清闲时间,手拿花生或瓜子,坐在电影院整天整夜看连场。到了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而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气候,一曲《我的中国心》全国传唱,《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一台春节晚会,不仅把一家人或几家人聚在一块儿,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艺形式,更为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巩汉林、蔡明、郭达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大年三十,农村几家人围在买了电视机的那位邻居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邻居各家坐前排,家主一家坐后排,还不时地递过来炒熟的花生和葵花籽,大家都在享受那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那是经济开始繁荣,物质生活丰衣足食的春节:在七十年代的短缺经济下,人们的消费主题依然是按等级和身份“排队”,定量户口或者定销户口还能购买一些大米、红豆等年货,农村老百姓没有布票买不到新布,没有粮票买不到粮食,没有糖票吃不起汤圆,没有烟票抽不到香烟,孩子们要想吃一顿稍好一点儿的年夜饭是很难的。到了八十年代传统经济开始抬头,农村集市、庙会、传统小吃逐步恢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出现,日本“尿素”的进口,让农村粮食由亩产一二百斤到了上千斤,农村开始了“旱改水”,农民也终于吃上了大米了。同时,鸡、鱼、蛋、糖、奶粉种类繁多、数量充足,各种鲜菜、糕点、干鲜果品也能及时供应。整个春节期间,人们嗑瓜子、放鞭炮、包饺子、吃汤圆,烧猪肉,发压岁钱,兴高采烈,互相拜年。拜年时,人们说的最多的是“过年好”这样的传统话语,表达了一直生活蒸蒸日上,逐步变好的心里和现状。贴春联也有了新特色,过去多是农家小院才贴,词句也无非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批林批孔掀高潮,复辟倒退无路逃”之类的语录和政治口号。80年代大不同了,春联不仅贴进了城里的单元楼和门面房,词句也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等,特别是一个倒贴在单元门上的大大的“福”字,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表露无遗!

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那是吉利喜庆、万家采购的春节: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私人可以养猪养鸡了,也可以赶街上集做点生意了,人们的手头开始宽裕,过年时候就图个喜庆和吉利,大量购买年货和生活用品。每逢年集,各家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前呼后应,披红挂绿,熙熙攘攘,到集市上采购年货,也购买一些新出现的时髦物品。皮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等街头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带有年礼的文化味也日渐浓郁,明信片、贺年片、挂历在春节的家庭里流行起来。另外,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这三大件也快步向人们走来,家庭主妇们再不用为过年大半夜洗衣服累得腰酸背痛了,再不用为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为了收看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人们出现抢购的电视机浪潮,大人从街上扛回来电视机,一家人在路口迎接,欢天喜地。接着就是安插座、加天线、选频道,大人孩子屋里屋外来回跑。电视机出图像以后,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期间过来看呀。”更乐的还在后面:三十儿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预备好记录晚会公布的谜语的纸和笔,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马季的相声、费翔的歌,更怕错过了节目间穿插公布的有奖谜语。一番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之后,已是大年初一的清晨,第一件事不是想着吃饺子,而是跑出去寄谜语答案。

人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的春节?

那些年,我们从失去着,到得着着;这些年,我们从得到着,到失去着,这就是我们怀念八十年代春节的原因。如今又要到春节了,没有变的,是每年春节期间亿万颗盼着回家团圆的心,是一桌和和美美的团圆饭,是零点钟声前那一碗滚烫的饺子,是春晚的那一首《难忘今宵》,是对来年深深的期冀和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