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文章選自公眾號九行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時隔11年,王家衛的新片終於要開拍了。這一次他將鏡頭對準了上海,預備將金宇澄的《繁花》搬上熒幕。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著旗袍的回頭一瞥已經成為了上海形象的凝固瞬間,這讓我們輕易地拜倒在老上海的風情萬種下。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但無意中也建立了刻板印象,阻擋了繼續對這個歷史不長但文化不淺的城市,更深入的發問。

在燈紅酒綠的大上海和鱗次櫛比的金融城之間,上海的真實煙火氣是怎樣的呢?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熙熙攘攘的上海老街/圖蟲創意

我們早就知道,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了解它的食物。上海的弄堂小吃和市井夜市是一窺究竟的絕佳窗口。

但隨著老城整改,似乎真實的一部分正在走遠。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紙醉金迷,或許更適合上海/圖蟲創意

上海近現代發展的重要動力是移民和租界。粵菜、淮揚菜、清真館,西北移民的羌餅,加上西餅鋪子,日韓小吃,海南百川絕不是隨便講講。

不論你是個“早市面”還是“夜市面”,上海的小吃都能滿足。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曾經身為租界的上海,小吃又怎會少/圖蟲創意

出門前扒兩口的牛奶和麵包代替了弄堂口噴香的米飯餅、包腳布和老虎腳爪;路邊解饞的柴爿餛飩,熱湯飄著豬油花,要憑運氣才能見到了;

夜排擋的燒烤小吃和敲竹梆子的聲音也已經離上海的日常也來越遠。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彭浦新村整改,乍浦路衰退,古羊路凋敝,上海夜排擋的活力似乎再難尋覓。

之前老藝術家想帶朋友嘗一嘗上海油墩子,走遍了好幾處老店都已經不賣了。

但是別慌,所謂市井氣最終是要落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忽然一天,在長壽路一家拐角的小攤,我們又見到了還在滋滋作響的油墩子和臭豆腐。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躲到了弄堂深處的油墩子

上海的煙火味不會消失,只是退回了弄堂深處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扎鬧忙的辰光,還在眼前

“香炒熱白果,香是香來糯是糯,一個銅板買三顆,三個銅板買十顆。阿要香炒熱白果?”

上海小囡也不是都吃過生炒熱白果了,聽過這樣叫賣聲的更是寥寥無幾。

賣白糖倫教糕的廣東人,賣涼粉的北方人……叫賣聲吸引人的,味道也一定不會差。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慢慢做大的字號也不需要叫賣了/圖蟲創意

剛到上海時的魯迅,循著味兒,聽著聲兒,也饞了。

魯迅在《弄堂生意古今談》中說:“四五年前,閘北一帶弄堂內外叫賣零食的聲音,假使當時記錄下來,從早到夜,恐怕總可以有二三十樣。

而且那些口號也真漂亮,不知道他是從‘晚明文選’或‘晚明小品’裡找過詞彙泥,還是怎麼,實在使我似初到上海的鄉下人,一聽就有饞涎欲滴之慨。”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城隍廟附近的老弄堂/圖蟲創意

弄堂美食,起早不起晚。天還沒亮,街邊的微光和慢慢飄遠的油鍋香,喚醒了整座城市的味蕾。

“阿姨,一隻蛋勿要辣,香菜甜麵醬多一點,再加一根油條”。

這種看上去和北方煎餅果子類似的小吃,其實是烤出來的,名叫“包腳布”。香軟的餅面加上甜麵醬的醬香,一口下去,連早上都充滿了希望。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再搭配一碗“好燙好燙”的豆腐花。

豆腐花本身沒什麼味道,滋味全靠鍋邊一溜小罐子佐料,白色的豆腐、黑色的紫菜、黃色的榨菜和蝦皮,辣油是紅,蔥花是綠,這麼看著就心滿意足。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上海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所謂傳統小吃其實有很多都受到各地飲食傳統的關照。

從開埠前僅10條街的松江府到如今的魔都,上海的移民遠非“鄉下人進城”可以概括的。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民初通俗小說《海上繁花夢》中描繪的蘇州人,《發財秘訣》的廣州人,《市生》的揚州人和無錫人……

逃難者、躲債者和亡命者,冒險者、投資者和理想者,共同建立起這座最典型的移民大都會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上海不僅是移民大都會,也是旅遊勝地/Pixabay

與之對應的是各地美食在上海的發揚光大。吃北京菜要去雲南路燕雲樓,想念粵菜了去的是新華樓,找淮陽師傅是去揚州飯店,清真館子也有,洪長興就是。

哪條路有什麼吃的老上海都能摸得清爽。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上海街頭/圖蟲創意

加之作為租界的上海,融合了各國的美食基因。

紅寶石的奶油小方、凱司令的哈鬥、國際飯店的蝴蝶酥、老大房的冰糕,不論是招待客人還是自己解讒,都絕對拿得出手。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蝴蝶酥,上海人下午茶的頭牌。

到了晚上,名副其實的夜上海就真的開始了。

冰啤毛豆先叫上,肉串就可以點起來了。老闆的招呼聲、鐵板上滋啦的響兒、拉開紅色或者藍色塑料凳子的聲音,在煙霧瀰漫中,口腹和心情都滿足了起來。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90年代後,大排檔在大陸出現。積聚的小吃攤,沿著馬路牙子一溜排開。

燒烤、串兒、麻辣燙和小吃開始固定下來。火苗沖天、人聲鼎沸,一經嘗試馬上欲罷不能。

位於虹口區的乍浦路是上海最早大排檔的美食街之一。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乍浦路,上海美食街鼻祖之一/微博截圖

上世紀80年代末,大多數菜館都是民營的,菜式對於市民們來說已經不新鮮了。乍浦路的居民們率先開了飲食店,立馬風評大好,90年代中期店家已經過百。

之後,上海的每個區幾乎都形成了自己的夜排擋文化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壽寧路小龍蝦、彭浦新村炸豬排、霍山路的豆漿油條、定西路砂鍋粥、通北路海鮮、棲山路燒烤,雲南南路涮羊肉……

這些街區和食物永遠排列在了一起。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和安全隱患一起消失的,還有昔日輝煌

這些30年代建造的弄堂,風情獨具。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年久失修引發的問題也變得無法迴避。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如何保住這份風情/Pixabay

大排檔雖是很多人夜晚棲身的好去處,但對於周圍居民來說,它帶來的困擾遠遠大於偶爾解饞時的便利。

“這個煙太厲害了,一回家只能把窗都關起來”;“吵啊,他們一直要吵到天亮的”;

“地上一眼看過去都是垃圾。自行車放在外面,明天早上都是油”。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大排檔讓食客盡興的同時,也給周圍居民帶來了困擾/圖蟲創意

還有從未消失過的食品安全問題,可以說各型各色。

幾沒有任何消毒措施,吃剩的竹籤、用過的紙巾扔得到處都是。有的店家甚至沒有冷藏設備,一旦食材不夠新鮮,各類腸道傳染病就會不斷再現。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安全問題,誰保障/圖蟲創意

深夜裡街角的狂歡還可能侵擾路邊的行人,遮擋來往車輛的視線。小桌子、小凳子、燃氣罐、鍋碗、和菜品都直接攤在馬路上。

在夜間擾民、環境髒亂、違規佔道、食品安全等多重問題的包圍下,夜排檔和周邊居民的矛盾不斷激化。

大量夜市被直接取締。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網紅店無證被叫停/微博截圖

上海紐約大學Anne Greenspan教授長期關注上海路邊的流動攤販,她通過2015-2017年蒐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地圖。

可以看到,曾經上海市區裡數量可觀的路邊攤,大部分已經逐漸消失。

這些原本流動的盛宴,在城市現代化的裹挾之下面對著各自的命運。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夜上海/圖蟲創意

在“正規化”過程中凋敝的,不乏可以被寫進上海生活志的夜排檔典範。

上文提到的乍浦路就沒有逃過衰退的命運。如今再去,昔日光環已經淡去,街道旁的懶洋洋的小店漸露疲態,美食街只剩下了碩果僅存的一段。

乍浦路時代過去了,誰也不會為了一口生煎或是門腔,吭茲吭茲跑來這裡來。但當你在家吃著外賣燒烤的時候,總有一刻會懷念起乍浦路的逼仄和靈氣。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乍浦路/Pixabay

另一處聲名在外的草根夜市是北上海的彭浦夜市。

“彭浦第一炸”的創始人巧玲阿姨用一隻炸雞腿將彭浦美名傳遍上海30年。排隊6小時,或者拿著美食書從臺灣找過來的情況都不在少數。

憑藉秘製醬料和信得過的質量,巧玲把小攤做成了店面,做出了名堂。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生意最火爆的時候,“排隊真的跟世博會一樣,我只好跟顧客說,付好錢先回去洗個澡,睡一覺再來。”

就是炸雞隨處可見的今天,還有不少人衝著這份感情來找巧玲。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彭浦第一炸”/微博截圖

2013年,彭浦夜市因為攤販阻礙交通被取締,一大批攤主轉移到了2公里以外的“夜食尚”廣場。

但這裡遠比不上之前的人聲鼎沸,反而早教和培訓機構佔了許多店面。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人氣不足/微博截圖

開張做生意的鋪子,門口的6張小桌空了5張。原本一兩點仍舊滿街飄香,現在美食廣場的“夜市”也就七八點能哩哩啦啦有幾個人。

不時有外賣小哥的摩托開過,營業額下降,只能靠外賣來補充點生意。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什麼時候才能揮舞正規夜市大旗/微博截圖

也有些美食街經歷整改後,還保留了一些原本的風貌。

壽寧路整頓的消息剛出的時候,真實地嚇到了不少吃貨。

160米的壽寧路,是上海最有名的小龍蝦聚集地。62個門牌號有25家龍蝦店,“切小龍花啊,個麼壽寧路起啊“。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一說起壽寧路,就是小龍蝦

別有特色的麻辣小龍蝦、麻辣皮皮蝦、香辣蟹和鹽烤蟹,加上必不可少的烤蠔、烤蚌、烤北極貝。

店裡人塞不下了就露天吃,一條路上一天的龍蝦殼都能有好幾噸。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味道抗打,名字就隨意取了。“胖子龍蝦”,“兄弟龍蝦”,甚至有直接用門牌號命名的“十七號龍蝦”,“三十號龍蝦“。

別小瞧這賣小龍蝦的地方,它可佔據著這座城市的黃金位置,恰好在大世界、城隍廟、新天地、老西門的正中間。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2018年,上海宣佈要基本消除無證無照食品經營戶,壽寧路上七成兩證不齊的店家或整改或搬遷,路面、下水道改造也已經提上日程。

壽寧路上剩下的店不多了,希望煥然一新之後,這裡還是那個老闆、白領、明星、工人、學生在一起,用一種姿勢、一個吃相致敬夜市和小龍蝦的地方。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此外,還有不少美食街讓位給了更新的商業發展

吳江路的標誌,已經從小吃一條街變成了兩棟超高商務樓和三棟酒店建築;毗鄰復旦、同濟的大學路小店讓位給了更時髦的酒吧和簡餐店……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大學路的酒吧和簡餐店/圖蟲創意

城市的發展,特色的出現和消失,或者曇花一現,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任何新氣象都是從舊風情中建立起來的。

對這種市井煙火的懷念已經成為上海氣質的一部分。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煙火氣沒有消失,只是退回了弄堂深處

美食街在一條一條的減少,但標榜“滬上美食”的生意卻在增加。

城隍廟的記憶當然是上海特色。噴香滾燙的雞鴨血湯、皮薄多汁的小籠包,桂花拉糕、單檔雙檔、生煎包……“鮮得眉毛都要落下來了”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生煎包/圖蟲創意

如今,九曲橋畔,城隍廟依舊霓虹璀璨,吸引著四方遊客。

但一位過來“兜白相”的老伯卻無不遺憾地說,“城隍廟已經沒有當年的味道了”,南翔饅頭翻新的早已不僅僅是門面。

“價鈿漲了,咪道沒了”,幾乎成了所有傳統地標“景點化”的結局。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城隍廟的“景點化”/圖蟲創意

還有田子坊、小楊生煎連鎖店和各種以“美食廣場”的噱頭吸引人的工程,都成了供遊客踩雷的“必去景點”。

既然原汁原味不在這些傳統名店裡,那麼本地珍藏真的消失了嗎?

也無需這麼悲觀,在CBD摩登圖鑑的背面,在弄堂的拐角,總有那一口熟悉的味道依然活躍在本地人的日常之中。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弄堂拐角總會有熟悉的本地味道/圖蟲創意

有這樣一條興盛至今的小吃街,從人民廣場就可以走著去。遊客當然要來打卡,就連本地人也會經常過來報道。

這就是彙集滬上小吃精華的:雲南路。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能留住人,都是因為它留住了以前的味道。

大壺春的蝦仁生煎、鮮得來排骨年糕、席永記的小籠饅頭、五芳齋的鮮肉粽子,還有從挑著擔子一直賣成老字號的小紹興三黃雞。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排骨年糕和小紹興三黃雞

“當時各家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孩子們只有得了零花錢獎勵時才會來雲南路買些小點心解解饞。”小吃串聯起了老食客們記憶裡的童年。

當然了,整條街保留的美食街已經不多了。但還有不少散落在各處的遺珠。

就像對老上海來說,“柴爿餛飩要路邊的吃來才香”,迴歸弄堂深處的地道小店也生髮著自己的活力。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弄堂味道/圖蟲創意

肇周路在2018年經歷了拆遷的命運,但傳奇破爛一條街還是有不少店面留了下來。

其中的盧灣一霸,是店名就是菜單的“香酥牛肉煎包”。店主一句“我們真的不會關門的,會一直在”,不知撫慰了多少阿姨爺叔的心。

不到10平,3張木桌,卻每天能賣出近2000個包子。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熱騰騰的煎包,外皮金黃酥脆,肉餡香軟濃郁,咬一口就是一嘴湯汁。小店另有牛骨熬製的粉絲湯,就是最好的配搭。

放學回家的孩子、周圍的老住戶,一買到就在路邊開吃,味道好不好還需要評說嗎?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賣鵝油拌麵、鵝肉餛飩的逸記鵝館,老店遷新用骨頭湯做陽春麵的逸桂禾,憑心情出攤接受過CNN採訪的長腳湯麵……

這些你未必聽過的地方還在陪伴滋養著上海人的口腹。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骨頭湯做的陽春麵

還有山陰路上,飯點時分的人群裡,懂吃的人的目的地,是藏在小區裡的雞湯麵館、非連鎖虹口糕團店的奶香年糕團和馬路邊二樓的國營老字號。

或許兜裡揣著100塊錢就能從街頭吃到結尾的日子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只要有生活就會有煙火氣

所有標新的事物永遠是在傳統中發展起來的。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上海大都會的煙火氣/圖蟲創意

最近,不少頻臨沒落的小吃店又以網紅的形式火了起來,在街頭消失的包腳布也出現在了美食博主的種草名單上。

上海街頭美食和夜間經濟的形式將充滿無限可能。傳統的這一種會經歷起伏興衰,會經歷變革取捨,但永遠,不會消失。


參考資料:

《通俗小說中的上海早期移民潮》東方早報2012-11-22

《石庫門弄堂裡的叫賣聲》上海檔案信息網2013-06-26

《弄堂生意古今談》魯迅1935-05

《上海大排檔消亡史》企鵝吃喝指南2017-08-07

《“彭浦第一炸”老闆娘今何在,魔都夜市背後的故事》新民週刊2018-05-16

《一位“老上海”的一聲嘆息——“價鈿漲了 味道沒了”》新民晚報2018-11-31


https://sh-streetfood.org/map/ 上海紐約大學Anne Greenspan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

你覺得上海有煙火味嗎?

【今日作者】

荷西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