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生活的收穫之一《從對抗到共贏》Grace Shen

今天我是聽著著名歌手徐小鳳的《人生滿希望》這首歌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課前把今天的分享寫完,前幾天我已經講到《從對抗到共贏》的第10個策略-誘導,今天一講我們談第11個策略“文化差異”。

無論是商業上還是生活中,尤其是跨國貿易中充斥著大量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談判失敗的案例。談判果的文化和人文特質都會左右談判的發展和變化。

案例一

在歐洲,談判中尋求法律諮詢甚至運用並訴諸法律很常見,但是在中國,要是雙方談判,一方把對方告上法庭就會被認為是撕破臉受到最大的冒犯。

法國達能和中國娃哈哈的談判就存在中法文化差異,達能一邊和娃哈哈談著未來各自擁有多少股份,一邊上訴至歐洲法院尋求解決方案,這種文化差異使得談判不能順利。

案例二 中東談判

中國一談判小組走進中東某國談一個工程承包談判,閒聊中中方某成員無意中評價了依據中東伊斯蘭教,引起了對方激烈反應,差異造成了談判破裂。

我在美國讀書時,遇到阿拉伯國家的同學,告訴他們我是無神論者,他們很詫異,會和我講些他們對宗教堅定的信仰。

案例三 婚前協議

中西方對婚前協議理解不同,可能每個人也不同,中方認為結婚就準備離婚無愛無信任,就不要結婚了。西方有些人則認為生活無常,需要理性,未來未知需要保護婚姻雙方的利益等。

為展現各國談判文化思維的不同,《從對抗到共贏》或網易雲課堂上有更多案例分享。明天週一會是新的一週,希望各位好運連連。

作者簡介:Grace Shen,美國南加州大學IPPAM管理學碩士,法國尼斯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在讀第六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ESOL,曾飛赴巴西FGV大學商學院學習,杭州師範大學國際商科發展研究專家,教師。中非民間商會會員,江蘇省浙江商會及基金會監事會成員,中美硅谷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廣東及時雨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國際會議會展協會會員,美中投資促進會國際教育專家,華麟國際CSO,浙力教育英語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